三十二區今何在——70年上海市行政區劃變遷(上)
上海歷史上的三十二區
三十二區,是指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對上海市統轄地區的劃分(此後馬橋和塘灣兩區歸返江蘇省上海縣,實際只剩下三十區,但編號一直到三十二區)。由於租界回歸,上海特別市的範圍向外拓展,新的行政區劃與1927年上海特別市初創時的有很大的區別。
1947年1月,上海市陸續將數字編序的區名改以文字命名,於是那些我們熟悉的如「黃浦」、「靜安」、「虹口」等相繼登台了。因為三十多個區,一一數來頗費一番功夫,本周,我們先來看第一區至第十五區。
本文所配分區地圖采自中華地圖學社出版《上海老地圖系列》之《上海1953》
因漢字簡化正式推行為1956年,地圖上的文字仍為繁體。
1952年上海分區簡圖,此時三十區
註:下文的老黃浦區、老南市區等均以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的名稱、區域為標準。
老黃浦區屬地
第一區:黃浦區(保留至今)
西至山西路,北至蘇州河,南到延安路,東到黃浦江。上海特別市成立後,所有租界地統一命名為「黃浦區」,因此這個名稱有著別樣的意味。而這個真正的「黃浦一期」,確實也是當年英國人在上海割占的第一塊租界。
第二區:老閘區(-1956)
西至西藏路,東至黃浦區界,北至蘇州河,南至延安路。老閘區也屬於公共租界較早割占的地區,當年有人戲稱南市區為「黃浦二期」,殊不知這老閘區才是真正的「黃浦二期」。「老閘」指的是今天福建路橋附近蘇州河上的「老閘」,清中期就已經湮滅了,老閘之名倒是留存了下來,福建路橋也曾稱為「老閘橋」。其範圍相當於租界時代的老閘巡捕房。1956年,老閘區與黃浦區合併成為新的黃浦區。老閘區的歷史使命就此告終。
老南市區屬地
第三區:邑廟區(-1960)
南市一直是上海老縣城以及其以南華界的統稱。到了1945年重新劃定城市區域之後,大致以復興東路為界,北面的成立了邑廟區,命名原因是此地有上海城隍廟。
1956年,由於浦東諸區合併為浦東縣,部分浦東東昌區轄區劃入邑廟區,邑廟區曾經跨江而治。跨江而治的情形一直延續到浦東新區成立,楊浦、黃浦和南市的浦東地區以及閔行區的三林劃歸了浦東新區。
第四區:蓬萊區(-1960)
第四區也就是蓬萊區,是復興路以南的上海縣城以及其他南市區域,以區境內的蓬萊路命名。
1960年,邑廟、蓬萊兩區合併,這才誕生了南市區。但金陵東路以北,西藏南路以西等原先還算不錯的地段悉數劃歸黃浦和盧灣,對於新的南市區來講,略微有些遺憾,也固化了人們對南市區下只角的印象。
至2000年黃浦、南市區合併,才真正消弭了兩大租界在上海留下的分割線。
老盧灣區屬地
第五區:嵩山區(-1956)
北到延安路,西到重慶路,東至西藏(南)路,南至黃浦江。
早期的行政區划過於細密,在1950年代初如果從徐匯區和龍華區交界的淮海西路往東走,會途徑常熟區,盧家灣區,嵩山區、邑廟區,這些原屬法租界,許多還是1914年經袁世凱之手劃給法國人的。如今,經過幾十年的兼并,分別只屬於黃浦區和徐匯區。其中,嵩山區原名泰山區,取自境內泰山路,後來改名淮海路之後,就以南北向的嵩山路取名。嵩山區與盧灣區合併時,曾有部分轄區暫時劃歸邑廟區,在邑廟區與蓬萊區合併時又劃歸新的盧灣區。
第六區:盧(家)灣區(-2011)
1950年,原來的盧家灣區,正式地去掉了一個「家」字,稱為盧灣區。盧家灣據說是「蘆家灣」訛傳而來,是肇家浜上的一道河灣,也有說是羅家灣訛傳而來。肇嘉浜是法租界與華界的界河,北為租界,南為華界。法租界的巡捕房(原上海市公安局盧灣分局所在地)和監獄以及廣慈醫院(瑞金醫院),震旦大學(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法國公園(復興公園)等均在該區之中。1956年,嵩山區與盧灣區合併為新的盧灣區。1960年南市區成立之際,又劃入黃陂路以東原劃給邑廟區的嵩山區故地。
2011年,盧灣區正式被黃浦區兼并。
徐匯區(中山環路內)
第七區:常熟區(-1956)
東至今徐匯、黃浦區交界,北至徐匯與靜安、長寧交界,西至興國路、宛平路、宛平南路(時稱謹記路)與徐家匯區相隔。以區境內常熟路得名
1956年,常熟區整體併入徐匯區。至今,原常熟區屬地仍然是徐匯區中最有歷史文化韻味的地方,如永嘉路、武康路、烏魯木齊路(曾稱迪化路)等道路,非常有自己的風格。
第八區:徐(家)匯區(保留至今)
徐家匯區是最初為上海法租界的最西一片,西至凱旋路,南至龍華鎮北,東至常熟區界,原來已經屬於上海市區的外圍,因為城市化而擴張迅速。與盧家灣區同時去除了區名中的「家」字。
1956年常熟區併入之後,1958年又從西郊區中併入了龍華鎮和漕河涇鎮(今田林街道)。1964年至1982年,老閔行和吳涇地區短暫併入,1984年,朱梅路、虹梅路、上澳塘港以東,淀浦河以北上海縣區域併入徐匯區(含上海植物園,上海中學、漕河涇開發區等)。1986年上海縣虹橋鄉東部劃入徐匯區,1992年上海縣華涇鎮劃入徐匯區。1992年徐匯區的面積(46.64平方公里)約相當於1946年徐家匯區(4.63平方公里)的十倍。
1956年的地圖,徐匯已經兼并常熟區,盧灣也兼并了嵩山區
長寧區(中部)
第九區:法曹區(長寧區,保留至今)長寧區也是1946年以來一直保留的建制,但初建時的範圍僅限於江蘇路以西,今長寧區華陽路街道一帶。
解放前,因其屬地內長寧路命名為長寧區。但,又因為境內有名的集鎮曹家渡和法華鎮而改名法曹區。1949年6月,重新改為長寧區。
從1950年代至1990年代,陸續從西鄰(新涇區,後並為西郊區,而後併入上海縣)劃入大片城市化區域,如天山新村、天原化工廠、虹橋機場、虹橋開發區等。
1956年,靜安區撤銷時,曾劃入江蘇路以東,常德路、富民路以西的靜安區管轄地。而後,在靜安區重新建立之時又划出鎮寧路以東的地塊。
老靜安區屬地
第十區:靜安(寺)區(-1956,1960-至今)
1946年的靜安寺區,僅為今靜安寺街道和南京西路街道部分地區。靜安寺區是公共租界最西邊的一個區,西以江蘇路與長寧區為界,北面為江寧區,東面為新成區。
解放後,隨盧灣、徐匯等區作減字法,縮為靜安區。
1956年的上海城市區劃大變局中,靜安區不幸遭到裁撤,以常德路、富民路為界,東邊劃給新成區,西邊劃給長寧區。在今天上海各個市轄區中,靜安區和閔行區(曾經長期屬於徐匯區)是唯二曾經遭到過裁撤又恢復並依然存在的建制。
但僅四年之後,1960年,在新一輪的合併中,江寧區與新成區合併,成立靜安區。同年,靜安區和長寧區重新劃定邊界,鎮寧路以東劃歸靜安區。
2015年,靜安區與閘北區合併,成立新靜安區。
第十一區:新成區(-1960)
新成區如今分屬靜安和黃浦兩區。區名新成取自境內成都路和新閘路兩條馬路,為當初公共租界成都路和新閘路巡捕房管轄區域。東至西藏中路與老閘區相鄰,西至陝西北路與江寧,靜安兩區相鄰。
第十二區:江寧區(-1960)
今天的靜安區仍下轄一個江寧路街道,在50年代初,江寧區也是和靜安寺區平起平坐的一個區。江寧區以境內江寧路得名。
江寧路原名戈登路,而江寧區則是根據當年戈登路巡捕房的轄區而劃定,範圍大致相當於今靜安區曹家渡街道和江寧路街道。
1960年,新成區與江寧區合併,原新成區成都路以東地區劃給黃浦區,稱為靜安區與黃浦區之間持續至今的楚河漢界。
1956年的上海地圖上,沒有靜安區,1956年長寧和新成兩區將靜安區「瓜分」
普陀區(中山環路內)
第十三區:普陀區(保留至今)
靜安、閘北合併之前,普陀區是市區唯一一個跨蘇州河兩岸的行政區。因蘇州河的河道曲折,南岸正好有一塊如五指一般伸向北岸的「突出部」這塊勞勃生路(長壽路)以北的區域就是普陀區最初的轄區——即今天的普陀區長壽路街道,而命名則以境內的普陀路。解放後,普陀區陸續從原真如區、新涇區劃入蘇州河對岸中山環路內區域。1956年,真如區撤銷,中山環路以西長風、曹楊地區劃入普陀區。1958年,隨著西郊區併入上海縣,原先劃給西郊區的真如區其他屬地也劃入普陀區。
改革開放後,嘉定縣與普陀區毗鄰的長征、桃浦等地區也劃入普陀區,寶山縣滬太路以西,靈石路以南地塊也劃入普陀區。普陀區與長寧、徐匯一樣,也是因為超快速的城市化而使得轄區面積不斷擴大。
老閘北區屬地
第十四區:閘北區(-2015)
閘北與閘北區的概念並不相同,閘北區初建時僅相當於中山環路以內,西藏北路以西與蘇州河夾成的狹小區域。而「閘北」地區則包含新閘路橋以北,蘇州河北的大片區域。
1956年,閘北區與毗鄰的北站區合併為新的閘北區。1958年,北郊區場中路以南,俞涇浦以西,滬太路以東區塊劃入閘北區,相當於今彭浦鎮、大寧路街道、共和新村街道。
1982和1984年,在廣肇山莊基礎上建起的彭浦新村地區(分屬彭浦新村街道、彭浦鎮和臨汾路街道)劃歸閘北區。
第十五區:北站區(-1956)
北站區得名於上海火車北站。在1987年新客站啟用之前,上海北站是自20世紀初以來,上海最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
北站區東到今靜安區、虹口區界,南到蘇州河,北到中山環路,西到西藏北路一線。其中,天目東路以南原屬公共租界北區,浙江北路上曾有中外混合法庭——公共租界會審公廨。
1956年,北站區併入閘北區,宣告其歷史終結。
前十五區中,僅有黃浦、徐匯、靜安、普陀四區依然保留,那麼從第十六區至第三十二區的情況又如何呢?請看下篇。
本文參考(黃浦區志,南市區志,盧灣區志,徐匯區志,長寧區志,靜安區志,普陀區志及閘北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