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與世界交往的不朽外交書︱意外

中國與世界交往的不朽外交書︱意外

原標題:中國與世界交往的不朽外交書︱意外



大家好!我是帥炸了的畢減索,好久不見。


這是畢減索的第9篇文章。


今天這篇文章,來源於一本叫做《瓷耀世界》的書。


畢減索在看它時,對瓷的認識,瞬間被刷新了。


我們說瓷的時候,更多的是討論中國國內瓷的發展、文化與美,但這本書,主要討論的是中國生產的瓷器如何外銷到世界各國,世界各國又是如何反應的。


書中說,瓷不僅僅是流行最廣的承載著中國文化的世界性藝術化商品,更是中國與世界交往的不朽的外交書。對此畢減索是十分認同的。


確實,從世界的角度,去看瓷的時候,瓷器真的是非常浪漫,它的浪漫不在於一器一物之間,而是在整個歷史長河裡的文化激蕩和美的交融。


所以,畢減索今天要聊瓷的文化,聊瓷的浪漫,聊這部土與火鑄煉出的「史記」。


那在開聊之前,我們先留下個問題:為什麼瓷器china會成為中國在世界的稱謂?我們最後來做解答。


融合(跨文化融合)


促進(經濟全球化)


變革(審美的變革)

融合


跨文化融合


瓷不只是器皿,更是千年里漫長的文化。


它有在千年的歷史長河裡,流過來的淺灘、激流、高峰,所有的這些東西。


因此當我們看它的時候,我們也會發現,瓷有太多的風景。


有雨過天晴的痕迹:



也有異國情調的結晶:



這些風景,不僅是靜態的影像展現,更是動態的文化融合。

標誌性的是我們熟悉的「青花瓷」,青料圖像紋飾是多民族文化和審美的交融。



它有伊斯蘭和中國的雙重血統,元代時期,中國主要輸出燒瓷技術,伊斯蘭人提供青花原料,共同打造了款瓷器爆品「青花瓷」,從此風靡於各個民族之間。


而這種融合產生了世界範圍的現象級事件,叫迷戀中國文化現象。


迷戀到什麼程度呢?


就比如我們說的這款「青花瓷」,曾經讓不可一世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君王都小心翼翼、偷偷摸摸的。


這個國王叫菲利普二世,他執政期間是葡萄牙歷史上最強盛的時代。但就是這麼個霸主,生前收集了3000件陶瓷,各種保密地進行,否則難免會引發搶劫掠奪的戰爭。因為在這個國家之外的地方,一個花瓶、一個碗都是王侯級的禮品。


你看,這就是中國瓷的魅力,連國王都「偷偷摸摸」,生怕會遭到其他國家人的搶劫。


中國瓷器作為中華文明和文化物化的載體走向全球,但同時,又在有意無意之間汲取世界各國文化,豐富滋養了中國文化。


就比如下面這兩個盤子的透視關係:



左邊的這個叫《柳夢梅故事五彩盤》,亭子、人、桌椅透視關係都還好,但是這面牆與亭子的關係就混亂了,像是兩個不牽連的東西強行牽扯在一起。


但到了右邊的這個《廣彩人物原來山水盤》,可以看到,裡面道具的透視關係比較複雜,但人、桌子、牆、山水、樹比例都很和諧,這就是引入了西方的焦點透視的關係。


你可以把這種文化對話和融合理解為,古代器物版的微信。


每個民族、每種文化,在這裡留下他們的語言、感情和影像,然後這條記錄未被刪除,輾轉流傳到今天。承載著無數祖先的記憶,也承載了人類一路走來的文明:

它是中國農耕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交融。


也是民族文化、科技文化、世界文化的大融合。

這種跨文化融合多麼地浪漫,我們智人這個種族,自走出非洲,我們分道揚鑣,在外流浪了數萬年,直到那年那月,終於因為瓷這個器物,重新連接在一起,有了共同的文化訴求,重新走向融合。


文化融合曆程當中有根槓桿,就是經濟的促進,它讓瓷在世界範圍,在國與國之間真正地流通起來。

促進


經濟全球化


如果沒有讀這本《瓷耀世界》,畢減索真的不敢想像:


瓷器,居然曾是全世界非常多國家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什麼叫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呢?


就是國家戰略級發展的產業。


就像我們今天說「科技興國」,如果當時也有口號標誌,大概會叫「瓷器興國」。


有美國學者曾說:

人類物質文化首度步向全球化,是在中國的主導下展開的。在絕大部分的人類歷史時光中,中國的經濟都是全世界最先進最發達。

這個「物質文化首度步向全球化」,其實就是「瓷的全球化」。

而中國瓷器產品向世界各地輻射,從很早就開始了。

唐代之前主要銷往東亞、東南亞地區;唐宋元時期,主要銷往中亞、西亞地區;明清時期,主要銷往歐美地區。在中國瓷器向世界輻射的過程中,形成了國與國之間往來密切交流的局面,促進了絲綢之路沿途經濟帶的繁榮,直至最終形成了古典時期的全球化經濟狀態。(程庸)

在這樣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瓷器經常成為其他國家變革的表達載體。


比如兩百多年前,華盛頓領導的獨立運動解除了英國的統治,最終建立了我們現在知道的美國。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以瓷器的形式來紀念他。


因為,那時候的美國不像今天,有臉書,有推特,有很多可以傳播消息的公共平台。一個消息往上一發,所有人就都知道了。


所以,就如我們之前講的器物版的微信,瓷器也成為了美國器物版的臉書和推特。瓷器也成為了日常使用最廣泛、也是傳播思想最合適的工具之一。



美國人民把總統華盛頓的肖像印在了瓷器上,藉此傳播出去。


但是,由於當時美國沒有能力燒制這種瓷器,就委託了中國生產。


於是,這類帶有美國圖案並由中國生產的瓷器,成了中國與美國外交史上的第一個重要的物證。

除此之外,瓷器還促進了茶、咖啡產業的發展。咖啡產業的興起,不是好喝,而是因為有了合適器具——瓷。不止如此,連世界上很多皇家裝飾,到處都是中國瓷,從陳設到天花板,「頂天立地式」的應用。



可以說,經濟的這根槓桿,撬動了全世界範圍的瓷的浪漫與中國的風采。


變革


審美的變革


那為什麼會發生文化融合與經濟促進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美!


舉個例子,絲綢之路也是扮演著文化融合與經濟促進的角色,而它的展開,我們聽過很多諸如是政治、經濟等原因,但是實際上還有一層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為美。


兩千年前,除中國外,世界上大多數的女子,衣著打扮都是雷同的,大約都是直筒式的、粗麻布的外套,行走在街上,背後望去,難分性別。即使是一個身材姣好的女子,也難顯其柔美的曲線。


但是,當女人們穿起絲綢時,就驚艷了所有人的目光。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埃及豔后,據說就是第一個穿上絲綢的西方女人。

從此,遙遠的西方人千里迢迢來到中國,為了尋找這些漂亮的絲綢,偉大的絲綢之路也就拉開了序幕。



所以,穿著中國的絲綢能讓人漂亮性感,這應該是古代人們開發絲綢之路的最重要動力。


絲綢之美引發了絲綢之路,引起了貿易的變革,而瓷的美,則引起了餐桌文化的變革。


當時餐具文化上,人類還停留在半文明半原始狀態,中國瓷器傳播到世界之後,才漸漸改變了這個現狀。


美貫穿在飲食器物中,這是文明的標誌。


從野蠻到文明,在瓷器面前,西方人承認自己是野蠻人,有了瓷器才是文明人。


瓷器,瞬間像青銅之於中國般,成為了西方人餐桌上的「禮器」。


難怪羅蘭·巴特說:

在精緻的東方餐具前,一個西方人動用刀叉,感覺像一個殘忍的屠夫,是用長矛與大刀武裝起來的掠奪者。

你看,就如同喬布斯重新定義了手機一樣,中國瓷重新定義了西方的餐桌文化。


這相當於在西方底層的審美操作系統里,不僅植入了程序,安裝APP,還改變了UI界面,


甚至,還有西方哲學家說這是神秘東方的文化侵略,那為了防止這種剝削和侵略,他們幹了非常多的事。比如山寨,想用自己的雙手把中國的瓷器山寨出來,但山寨得不好,怎麼辦?


這時候,催生了一個你想也想不到的職業,叫:瓷器間諜。


世界各國,派來了大量的傳教士,以傳教的名義,實際是來中國偷瓷器燒制秘方的。


瓷真的好浪漫,宋徽宗為了留下天青色之美,所以他燒瓷。西方人為了瓷之美,所以他們派間諜,正所謂「偷美」之心人皆有之。



所以你看,瓷給西方人帶來了一次徹底的審美變革,中國瓷器的進入,豐富了他們的日常餐具,還為餐桌禮儀提供合適的道具,假如沒有瓷,他們的餐桌禮儀估計都不復存在。


到這,我們來總結下。

因為美,瓷走向了世界的中心,促進了經濟的全球化,也帶來了多種多樣的文化融合。


大約可以說,瓷器是中國與世界交流不朽的外交書,也是人類有史以來與世界最浪漫的對話形式。

從這個角度去看瓷,瓷很浪漫,它不再只是一種器皿,更是一種哲學,生命態度的想法。


它促進了人類文明進程的發展,甚至是智人文明的重新交融與整合。


到這,在開頭留下的問題:為什麼瓷器china會成為中國在世界的稱謂?


我們就有了答案:

因為china是世界級、歷史級、文明級的產品。它對整個人類的發展和全球交融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畢減索覺得,要說文化自信,這就是文化自信,更是文化自豪了。


所以,畢減索將今天瓷的這個能量,叫做文化自信的能量。


恭喜大家,又和畢減索挖掘出了藝術的第四個能量,文化自信的能量。


最後,應讀者要求,畢減索將原來寫的文章整理了下,附在文末,裡頭雖有好幾篇廣告,不過,畢減索依然推薦你看這些文章,它們值得被閱讀,甚至一讀再讀。


因為畢減索也是自信的,不僅對自己自信,更是對藝術的自信。


最後的最後,讓我們一起:


致敬china!


致敬China!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意外藝術 的精彩文章:

一不小心就創作了驚世巨作
過了1000年,人們依舊愛它

TAG:意外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