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優秀論文——老醫生的懸壺濟世心

優秀論文——老醫生的懸壺濟世心

我小的時候,是個十足的藥罐子,雖然沒去過什麼大醫院,但村裡的小診所可是熟門熟路,老醫生就是小診所的主人,是醫生也是護士,誰家有個頭疼腦熱都去他那裡瞧病,診斷、開藥、扎針、輸液,都是他一人干。

老醫生瘦瘦的,很精神,戴上他那副大框的花邊眼鏡,寫藥單子的時候就更有那種老專家的感覺了。沒病人的時候他話不多,溫溫雅雅的,院子里也有他養的花花草草,我有時候打完針會在院子里看他的花,也偷偷摘過他的蘭花,也不見他生氣,也許是沒發現,偶爾發現了也只是搖搖頭又回屋了。

老醫生的話似乎攢著都對病人說了,來了病人便立馬仔細詢問起來,看完又是不停地叮囑,直到送走病人。那個夏天出奇的熱,空調、西瓜、電視是三寶,吹空調感冒的,吃水果吃壞肚子的自然也就少不了,我是診所的「常客」,默默坐在旁邊的板凳上,等著挨針,好不容易快沒什麼人了,小診所的門被撞開了,一個女人抱著一個幾個月大的孩子伴著蟬鳴沖入室內。「我的孩子發燒了!醫生你快給看看吧!」老醫生唰的一下就站起來了,過來摸著孩子的額頭問,「孩子大概什麼時候開始燒的?怎麼就發燒了?」摸完他就皺了眉頭,甩了甩體溫計給孩子夾上了,孩子也不怎麼哭鬧,可能燒得厲害,精神狀態不好。這位媽媽額頭上也是滿滿的汗,黑眼圈很重,是守了一夜吧。「昨天晚上我把孩子哄睡著了,就去後邊看電視了,睡著的時候忘了把溫度調高,兩間屋子是通著的,孩子吹著空調就著涼了,昨天半夜我上廁所的時候就發現孩子開始燒了。一直用涼水敷著,早上怕醫院不開門,就現在才來。」「小孩子燒這麼厲害,你怎麼不趕緊來看,高燒太久了會燒壞腦袋的,都這麼大的人了,怎麼這點心都不留!」老醫生的語氣幾乎是斥責,女人聽完這句話,眼淚在眼眶裡打轉,量完體溫,灌完針,他戴著大花邊眼鏡給孩子開了葯,說了注意事項,「孩子要是有什麼狀況,你來就行,這裡很早就開門了,要是晚上就從後門那裡叫一下,我肯定會醒,不能耽誤小孩子。」他說話時表情很嚴肅,給人一種必須聽從的威懾。

那種好似自己孩子病了的神情,我當時是不能理解的,覺得作為醫生只管看病就行了,其他的無須多問多說,說多了還招人恨,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就好了。直到自己接受醫學教育,才開始明白,我們面對著的是人,不是機器,修好了就能用了,不是數學公式,做對了就滿分,他們是人,活生生的人,除了疾病本身表現出來的癥狀和體征,他們還有複雜而又脆弱的情感,豐富卻有時茫然的思想,我們在關注疾病的同時,還要充分體會和感受承載疾病的患者本身的思想和情感。老醫生站在發燒的小孩角度,要求他的母親儘早地送來看病,為他減輕痛苦,這也正是共情於患者。而作為患者的母親,聽到這樣急切的「訓斥」,和一再的「叮嚀」,我想心理是安慰的,感激的,而不是反感的。正如特魯多醫生所言,「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或許老醫生的做法並不是有多麼的妥當,但那卻是真真切切的一顆關愛患者的懸壺濟世的醫者心!

有時我在村子裡轉的時候,還經常會看到他背著包騎著自行車,帶著針管、藥劑,又是哪家的老爺爺,老奶奶腿腳不方便,他去扎針。這一村子人的健康成了他風裡雨里不辭辛勞的最大動力,而這一村子人也就把自己的健康結結實實地交到他手裡,只要不舒服,無論日里夜裡都會毫不猶豫地敲開他的診所門。

前一段時間,我從爸爸那裡知道了一些關於老醫生的事情,我爸爸小時候他就在村子裡了,一直到現在。他這麼多年看了好多書,醫術也精進了不少,不過,人也老了,都80多快90啦。眼花了也耳背了,小診所交給了他兒子。

這可能是一個鄉村醫生的一輩子了吧,沒有多出彩,很普通,很樸實,也很充實。

(作者及單位:吳喜燕 丁永霞 山西醫科大學護理學院)

本文已收錄在《中國醫學人文》雜誌2018年第7期

2018年中國醫學人文大會

時間:2018年8月30-31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醫學人文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醫學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