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到根本
按:這是筆者近期在河南、湖北、四川等軍地系統授課內容之一,題目是《美國國防教育的10個關鍵詞——兼與中國比較》,在本公眾號已經發布了4個關鍵詞——「童子軍」、「陣亡將士紀念日」、「尊重軍人」、「軍營開放日」,今天發布第五個關鍵詞,如果大家有興趣,後面繼續推出。
「美國國防教育的十個關鍵詞」之五——國防教育法
美國頒布《國防教育法》是在1958年,從名字上看,似乎是對美國人進行「國防教育」的法案。這個理解狹隘了,正確理解是這樣的:通過加強對教育的重視和投資,強化國防安全。也就是說,美國把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國家安全的高度。這部法案被政界和教育界稱為「教育史上劃時代的文獻」,憑什麼?
國防教育法(美國版)
美國《國防教育法》出台,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背景。1957年10月5日,蘇聯發射了人造衛星,這是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之前,美國老是拿第一,一直跑在前面,都習慣了。現在,蘇聯突然追上來超過自己,而且是在航天領域,美國人慌了。只有一個人很淡定——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畢竟是二戰走出來的盟軍司令,見過大場面。他安慰全國人民說:「科學並不是競技體育,蘇聯人只不過在空氣中放了一個小球而已,好,祝賀他。」他還抱怨美國人擔心害怕,是心理太脆弱的表現。
不到一個月(11月3日),蘇聯又發射了第二顆人造衛星,還帶了一條狗上天。這一次,連艾森豪威爾也坐不住了。為了挽回面子,給全國人民一個交代,美國也於12月6日匆匆發射了一顆衛星。不料,這顆衛星沒能上天,直接栽地上了。
這下美國炸鍋了,政府成了千夫所指。
怎麼辦?
美國人總結原因,結論是2個字——「人才」。為什麼美國沒有蘇聯那樣的國防科技人才?美國進一步檢討,認為根子是教育系統出了問題。「全國教育協會」發言人保羅·迪克森的話最有代表性:「不要期望每年支付教師4200美元的國家能夠第一個將地球衛星送上空間軌道,與俄國相比,我們的教育顯得那麼糟糕。」
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
知錯就改,第二年(1958年),美國政府趕緊出台《國防教育法》,以維國家安全的名義,對教育系統進行徹底改造。這個法案一共10編,其中6條都和「錢」有關,核心就一條——給錢。
第二編:為研究生提供無息貸款;
第三編:為加強自然科學、數學、外語(和蘇聯在全世界競爭搶「小弟」)和其他重要學科的教學提供財政援助;
第四編:自1959年起向研究生髮放獎學金;
第五編:通過指導、諮詢和測驗,發現和鼓勵有才能的學生;
第六編:向學習國家急需外語的研究生髮放專門的獎學金;
第八編:關於地區職業教育計劃,向各州贈予6000萬美元以上,為沒有上大學的年輕人實施教育計劃;
政府對教育的投資重點是高等教育,特別是研究生教育、天才教育、「新三藝」(「新三藝」,即自然科學、數學、外語,區別於歐洲的「老三藝」——文法、修辭、邏輯學)的教學。之前,很多美國年輕人讀完大學本科就直接參加工作,不會讀研,認為從事研究工作才繼續念碩士和博士。但從國家角度看,要培養國防科技人才,本科學歷顯然不夠。
為了刺激大學生攻讀研究生,美國政府捨得撒錢,拋出無息貸款和巨額獎學金之類的誘惑。1975年,美國在校研究生達126萬人,這是什麼概念?比1950年增加了4倍多!法案還特別設置了「國防生貸款計劃」。據此,1958-1969年這11年中,靠這類貸款完成大學教育的國防生達150萬人,其中1.5萬人還是博士。
看完美國的《國防教育法》,再來看我們自己的《國防教育法》。
國防教育法(中國版本)
我國的《國防教育法》於2001年通過,比美國晚43年,可以借鑒人家,按說應該更好。可惜,我們這部法案,內容比較抽象,可操作性不強,特別是關於「經費」的規定,只有這麼一段話: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國防教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根據開展國防教育計劃的需要,在財政預算中保障國防教育所需的經費;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開展國防教育所需的經費,在本單位預算經費內列支;企業開展國防教育所需經費,在本單位職工教育經費中列支。學校組織學生軍事訓練所需的經費,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中國國防生
中美兩國的《國防教育法》有什麼區別,大家看出來沒?我認為有兩點。
第一,內容不同。我國的《國防教育法》內容比較狹窄,主要是對年輕人進行「國防教育」;美國的《國防教育法》內容更為寬廣,是以國家的名義改造提升整個教育系統。
第二,方式不同。我國的《國防教育法》,國家缺乏投資,各單位費用自理。單位和個人一樣,對自己有好處的事兒才會有動力。搞國防教育,等於是讓下面單位自己掏錢,做的事兒對自己又沒什麼好處,請問誰會有動力?這等於是,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所以,我們應該向美國學習,由國家進行投資,而不只是作規定和提要求。
※全世界都在學美軍 你可知道美軍在學誰
※美軍新兵訓練將增加兩個多月,主要練啥?
TAG:這才是美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