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愛TA卻不讓TA知道

你愛TA卻不讓TA知道

15

前兩天我做了一個小手術。手術當天隊友問我:

「你告訴你媽了嗎?」

「沒有啊。」

「哦,也是,怕她擔心是吧?」

「不是啊,我怕她罵我,她肯定會叨叨叨,說我不小心啊什麼的。」

「也應該有怕她擔心的成分吧?責備的背後都是愛啊。」

我想了一會兒,誠實地說:

「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怕她說我,還真沒有想到她會擔心什麼的,當然現在再想想,她如果知道我手術,肯定也會擔心我。」

說完我又陷入了沉思,一方面我作為女兒不想和自己的媽媽溝通,遇到問題了不想告訴她;另一方面我作為媽媽又很能理解當媽媽的那種擔心子女的心情,我肯定是一百個不願意自己的孩子遇到問題了瞞著我。

問題在哪兒?就是隊友說的「責備的背後都是愛」。

是的,責備的背後有愛,但是可惜,責備不能傳遞愛。正面管教創始人簡.尼爾森博士說:「我們究竟從哪裡得到這樣一個荒誕的觀念,認定若要讓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讓他感覺更糟?」

如果是我的父母,尤其是我爸大概會回答尼爾森博士,就是要讓孩子長記性唄。他們是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傳統父母,所以小時候我犯了什麼錯誤結果就是非打即罵。記性當然可能會長,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連接也可能就慢慢打罵斷了。

我一直立志做朋友式的媽媽,直到有一天我聽到布布和奶奶說:「你不要告訴媽媽。」後來經「查證」,他不過是想吃糖,我是家中比較講原則的那一個,但老人有時候難免縱容一下。所以在奶奶給了他糖之後,他強調了一下「不要告訴媽媽」。我當時有些錯愕,覺得自己已經算是很有耐心的家長了,僅僅因為我堅持原則他就要「防範」著我嗎?

後來,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我去上正面管教家長講師認證班的時候,導師花了很長時間讓我們練習一個句式「I message」,由I feel(我感覺)+ because(因為)+I hope(我希望)三個部分組成。例如有同學提出孩子不好好吃飯的問題,導師問:

「孩子不好好吃飯會怎麼樣呢?」

「會長不高啊,身體不好啊,也許還會生病啊。」

「那你是什麼感覺呢?」

「著急啊,擔心啊。」

「那你告訴孩子了嗎?」

……

大部分家長包括我自己,面對孩子不好好吃飯的問題,先是苦口婆心的勸或者花樣百出的哄,如果都無效大概率就是要生氣斥責了:「你為什麼不好好吃飯?」「你再不好好吃飯就餓著吧!」

可是你擔心他為什麼不告訴他?你不告訴他他怎麼知道你擔心他呢?如果變成了斥責,孩子的又如何能感受到你的擔心呢?當然,針對孩子不好好吃飯的問題,正面管教還有其他很好的方法,導師舉這個例子只是為了讓我們練習這個句式,理解這個方法。

導師讓我們用「I message」句式來重新和孩子溝通。我當時練習的是:「布布,我很擔心你,因為你飯吃得有點少,飯吃的不多小朋友就會長不高,身體也不能很強壯,很容易生病,我希望你好好吃飯,把身體養得壯壯的好嗎?」

布布之所以會有事瞞著我就是因為我經常用責備的語氣在和他說話:「你怎麼又把玩具倒得到處都是?」「你為什麼不能自己走路?」「你怎麼又哭了?」哪怕你自己覺得這個話沒有很重,但是孩子能感覺到你的不耐煩和嫌棄。

而我找到的答案就是尼爾森博士說的:「孩子只有在感覺好的時候才會做得更好。」

回家之後我就「依樣畫葫蘆」在布布身上應用了。

這天,布布想看iPad里的動畫片,我們說好了只看十分鐘。結果到點了之後他想耍賴再看一會兒。同樣的場景之前也上演過好多回,以前我都是「鐵面無私」地奪過ipad,然後關上放到他夠不著的架子上,每次他都會再哭鬧一會兒,儘管我不會妥協,但聽著孩子哭鬧還是會心情煩躁,鬧得久了就會呵斥制止。

這次我想換個方式。

我坐到布布身邊,看了一眼iPad說:「這個動畫片確實很有趣啊,如果我被打斷了也會不開心。」布布停下來望著我,我繼續說:「我很擔心你,因為你總是看iPad的話對眼睛很不好,你看爸爸媽媽都戴著眼鏡,鼻子壓得可疼了,摘了眼鏡就什麼也看不見。如果你眼睛看壞了,也得戴眼鏡,我希望看十分鐘iPad就能休息一會兒,保護好你的眼睛,你看我們晚飯後再接著看可以嗎?」

布布把iPad關上然後遞給了我,真的是好驚喜!當然晚飯後我遵守約定又讓他看了十分鐘,他也同樣遵守約定到點就把iPad還給我了。

當然,表達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過了兩天,我和隊友一起帶布布出去玩。布布看見前方有個垃圾桶上面有一灘水,他竟然飛奔過去,雙手拍起水來。隊友當即火冒三丈,沖布布大叫:「這是垃圾桶啊,多臟你知不知道?」然後氣呼呼地拖著布布找了個地方洗手。

洗完手,隊友顯然還沒有消氣,路上還在叨叨布布,布布只能老老實實地挨訓,大氣也不敢出。等隊友氣消了,我和他說:「我覺得剛才的場景很適合用I message 句式啊。」

隊友看了我一眼,他大概覺得我學習正面管教「走火入魔」了吧。不過過了一會兒,他真的和布布說了:「布布,剛才爸爸有點生氣,所以凶了你,對不起。爸爸很擔心你,因為垃圾桶上面的水很臟,有很多細菌,細菌要是跑到你的肚子里,你就會生病,生病多難受啊。爸爸希望你以後不要再這樣了行嗎?要多注意衛生可以嗎?」

我看到布布眼神恢復了光彩,他說:「行。」

「那你能原諒爸爸嗎?爸爸不應該凶你。」

「可以!」

父子倆又和好了,我問隊友:「說完I message 是不是自己心情也會好一些?」「還行吧。」隊友嘴硬,但臉上的笑藏不住。

表達愛也是需要練習的,我們從笨拙地模仿句式,慢慢將之變成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事情,勤說:「謝謝、對不起、我愛你、我擔心你、我關心你……」說實話,對我來說尤為困難,我一向不擅長表達自己,自詡是個「理性」的人。

但孩子的變化給了我們很多感動和驚喜:

爸爸病了,布布會說:「爸爸我擔心你,我想照顧你,你快點好起來。」

媽媽給他買了禮物,他會說:「媽媽謝謝你,你給我買了禮物我真是太開心了,你們這麼愛我,我真是太幸福了。」

妹妹哭鬧,他會說:「小米,你別哭了,你再哭我就該上火了,我很心疼你知道嗎?哥哥抱抱吧。」

……

可惜,我還是經常不知道怎麼向自己的父母表達愛。

手術後的第二天我在家休息,晚上我媽給我發了微信語音:「你今天的微信步數怎麼只有16,你沒去上班嗎?」

天哪,我媽竟然還能通過微信運動來「監視」我!

我回了一個蹩腳的理由:「上了啊,大概坐車去上班,步數沒有計上吧。你沒事看我微信步數幹嘛?」

「我天天都給你點贊啊。」

「哎呀,走得不多不用點贊啊,也沒什麼用。」

僥倖矇混過關,但我心裡有點不是滋味,「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相距一千多公里,一年在一起的時間也就是她來北京幫忙看孩子的兩個多月。不在一起的日子,父母只能通過朋友圈的狀態和微信運動來獲知我的生活。

這裡面當然滿滿的都是愛,只是要用如此曲折的方式讓我知道。我的心裡有些許愧疚,感覺欺騙了愛我的人,但我的」應激反應「就是逃避,就是怕她責備我。

都說「愛之深,責之切」,殊不知「責之切,愛不及」。愛一旦不能讓孩子感知,彼此的溝通連接可能也就斷了。

龍應台曾說,做父母都是有有效期的,「過期」後的父母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10年前來得有效了。同樣,傳遞愛也是有有效期的,過了那個時點,斷了那個連接,想再接上就很難了。

最後,不要用責備、懲罰包裹你的愛,讓孩子知道你的愛,感受你的愛。

要知道,孩子只有感覺好的時候,才會做得更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註冊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世界盃競猜推薦 世界盃:波蘭 VS 哥倫比亞
世界盃預測分析:烏拉圭 vs 葡萄牙 前瞻分析

TAG:新註冊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