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國藩死前給子孫留下的遺囑:想了很久,只有四句,句句經典

曾國藩死前給子孫留下的遺囑:想了很久,只有四句,句句經典

曾國藩生前封侯拜相,滿族榮華,死後沒有留下什麼財產田地、金銀珍寶,留給子孫後代的,是一樓富厚的藏書、一道著名的遺囑。他認真思考了很長一段時間,把自己一生所得歸納為四條,並將它端端正正地寫下來,要兒子懸掛中堂,每日誦讀,恪遵不易,並一代一代傳下去。

1872年二月初四日,這是一個令曾國藩悲痛的日子。15年前的二月初四,他的父親去世了,這天,他拜過父親的牌位,讓兒子紀澤扶他去花園散步。他對紀澤說:「我這輩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造孽,我曾家後世再也不要出帶兵打仗的人了。」父子倆拉著家常,不知不覺走近一片竹林。忽然,一陣大風吹過,曾國藩連呼「腳麻」,便倒在兒子身上。扶進屋時,曾國藩已經不能說話了。他用手指指桌子:那是他早已寫好的遺囑。曾紀澤雙手把紙展開,以顫抖的聲音念道:

一是慎獨則心裡平靜。「慎獨」就是指一個人獨處,也就是在沒有人管束的情況尚能嚴格要求自己。這是儒家修身的最高境界。自我修養的道理,沒有比養心更難得了。心裡既然知道有善惡,卻不能盡自己的力量去行善除惡,這是自己欺騙自己的表現。內心是不是自欺,別人無從知道,只有自己的心知道所以能夠慎獨的人,自我反省時不會感到愧疚,可以面和天地、鬼神對質,絕對不會有行為無悔恨而心卻退縮的時候。人假如沒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對天地便神色泰然,這樣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是人生第一自強之道,是最好的藥方,修身養性的第一件大事。

二是主敬則身體強健。「主敬」一條講的是一個人的精神狀態的問題,一個人的精神狀態是好還是壞,直接決定了他事業的成敗與否。程子說上下統一在於恭敬,則天地自己運行,萬物自己發育生長,氣數沒有不和的,四靈都來了。聰明睿智,都有這些而產生。以這些侍奉天帝,那麼敬就沒有不完美的。我說敬字最貼近我們的功用,尤其就在於能讓肌膚得到鍛煉,身體變得強健。如果不論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麼身體的強健,還有什麼令人懷疑的呢?

三是求仁則人悅。一般的人生下來,都得到天地之理以成心性,得天地之氣以成形體,我和民間萬物,根本是同出一源的。如果只知道謀求私利,而對百姓不知道寬仁,對萬物不知道愛護.這是和大本一源的道理相違背的。至於高官厚祿,高居在百姓之上,就有拯救百姓於水火之中,教百姓於飢餓之中的責任。倘若只是自己知道,而不懂得教養百姓,這就等於辜負了天地的寬厚之心

四是習於勞苦則鬼神也敬重。「習勞」一語是說人應該以勞動來換取社會的認同,抨擊不勞而獲。大凡人的性情,都是好逸惡勞,無論貴賤智愚老少,都是貪於安逸而害怕勞苦的,這一點古今是相同的。如果一個人每天穿的衣服吃的飲食,與他每天所做的事所出的力相稱,則旁人會贊同他,鬼神也會加以稱許,認為他是自食其力。倘若農夫織婦終年勤勤懇懇,收穫數名之粟,織成數尺之布,而富貴人家終日安逸享樂,不做一事,而食必付佳肴美味,穿必錦衣綉袍,高枕而眠,一呼百諾,這是天下最不幸的事,鬼神也是不贊同的,怎麼能長久呢?告誡他們不管處在什麼位置,不管富裕到何種程度,都必需身體力行的去參加勞動,更不得鄙視勞動,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這種思想值得我們永遠弘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佳妮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去台灣的最後一天前,做了一件事,當時沒人明白

TAG:佳妮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