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能預測孩子未來能否上清北?
科研結果表明,人類的基因會影響人們在學業上能走多遠。本文經授權譯自MIT Technology Review原標題為" Million-person genetic study finds gene patterns linked to how long people stay in school"的文章。
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人類認知遺傳學研究發現,人類的基因與學歷之間有極大聯繫。
這項研究涉及來自40個機構的研究人員,他們研究了來自110萬人的DNA,得出了一個評分系統,可以通過檢測某人的DNA來大致預測某人的受教育程度。
那些基因得分最低的人只有10%的機會從大學畢業。相比之下,那些基因得分在前五分之一的人,有50%的機會從大學畢業。
一個人在學業上能走多遠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基因決定的,這一點也不奇怪。例如,對同卵雙胞胎的研究表明,他們在學業上的表現驚人地相似。然而,直到近期,科學家們還沒有找到定位影響人類學業表現基因的方法。
但是如今有所改變的是,研究人員現在可以研究更大的群體。這使得他們可以解讀基因組中的細微差別,幫助解釋一個人可以長多高,或者有多大可能會患上像糖尿病這樣的常見疾病,甚至解釋一個人多聰明。
「這篇論文將成為新型社會科學研究的里程碑,」 未參與這項研究的弗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Eric Turkheimer說,「作為一種非常成功的新基因技術的應用,它的意義非常大。」
具體來說,與教育相關的基因將使科學家們能夠「開始研究個體的基因如何影響生物發展途徑,從而最終導致大腦發育和學習表現,」他說。今天在自然遺傳學雜誌上描述的將DNA與教育聯繫起來的新研究,受益於首次同時研究100多萬人的基因。它在英國收集了40多萬份DNA資料,作為英國國家生物庫項目的一部分,另外還有365,536個是由舊金山地區消費者基因檢測公司23 andMe提供的。
一些研究人員說,這項研究成果將可以幫助我們做基因智力測試,通過對兒童的DNA進行檢測以評估他們的學習潛力。這讓家長們或學校能夠識別哪些孩子具有突出的潛力,或者解釋為什麼其他孩子在學校表現的不是那麼好。
但是,這項研究的作者強烈駁斥了這一觀點。在發給記者的FAQ文件中,他們說他們的評分系統僅僅是一個科學工具。他們寫道:「任何這項研究或類似的研究的實際應用,不管是個人層面還是政策層面的,都是極其不成熟的,而且不受科學的支持。」
據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南加州大學的行為經濟學家Daniel Benjamin說,利用基因對個人學業進行預測仍然不是太靠譜。他和他的同事所測量的基因變異只能解釋在受教育程度人群之間的差異的11%。
Benjamin說:「只有在我們更好地優化評分系統,並理解其中的因果關係之後,我們才會願意用它來預測個人的學業表現。為了達到很好的預測效果,我們還要做出更多努力。」
儘管如此,本傑明依舊錶示,目前來講DNA是一個能預測人們學業表現的更好的指標,優於用家庭富裕程度來預測學業表現。在準度上,基因指標和父母的教育水平一樣好。
基因到底如何影響受教育程度仍然是不清楚的。它可能是由其他特質的行為造成的,比如責任心,智力,甚至體重。基因對人的影響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社會環境。例如,在一個沒有正規學校教育的社會裡,人們的DNA對他們完成的教育水平沒有什麼影響。
「這些基因不會在任何地方都有同樣的效果,」Turkheimer說。「相反,它們會以微妙的、對環境敏感的、難以追蹤的方式影響人的表現,而這種影響只有在很大的樣本中才能被檢測到。」
TAG:每日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