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到骨子裡的教養,是從不做這種事
—回復『 早安 』,迎來一天好心情—
◆◆ ◆
約翰·洛克說過:在缺乏教養的人身上,勇敢就會成為粗暴,學識就會成為迂腐,機智就會成為逗趣,質樸就會成為粗魯,溫厚就會成為諂媚。
舉手投足、待人接物也能看到一個人的教養如何,並且對於給別人留下怎樣的印象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這些行為並不是場面上的形式主義,而是深到骨子裡的教養。
- 01 -
記得曾國藩的一副對聯: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群聚守口,獨居守心。
曾國藩年輕時就因口無遮攔而得罪朋友,後來才在多年的「戒多言」後,才慢慢得以改善。
當時,曾國藩才考上進士進入翰林院不久,有一次給父親過生日,一位叫鄭小珊的好友來祝壽。
因為鄭小珊跟曾國藩關係很好,又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所以說話已有夸夸其談的架勢。而且當天曾國藩又多喝了二兩酒,不知說了什麼,就跟鄭小珊當場吵了起來,鄭小珊當場拂袖而去。
曾國藩對此後悔萬分,他在日記里反思說:
「此事余有三大過:平日不信不敬,相恃太深,一也;比時一語不合,忿恨無禮,二也;齟齬之後,人之平易,我反悍然不近人情,三也。」
我們在與別人相處的時候,說話一定要注意分寸,要給自己和對方都留有餘地,才能讓彼此舒服地相處下去。
深到骨子裡的教養,懂得分寸,相處得舒服,不讓人難堪。
- 02 -
清代金纓在《格言聯壁》裡面寫道,「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了不起的蓋茨比》里有這樣一段話:
我年紀還輕,閱歷不深的時候,我父親教導過我一句話,我至今還念念不忘。
「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他對我說,「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一個人有教養與否,在與其閑談中就能看出一二。
深到骨子裡的教養,從不隨意評價他人。
- 03 -
著名的人際關係學家戴爾·卡耐基曾忠告人們,天下只有一種方法能得到辯論的最大勝利,那就是像避開毒蛇和地震一樣,盡量去避免辯論。
其實很多時候,只要我們能夠管理好自己的理智與情緒,生活中的大部分爭執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不講道理的人,你大可不必費心力解釋;認知不同的人,你也不必非要將自己的意見強加在他身上。
所以無論在什麼境況下,請保持心平氣和地與人溝通,這點不會錯的。
深到骨子的教養,從不與他人爭執。
教養,不是一個人讀了多少書,而是根植於內心的修養,是無需提醒的自覺,是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是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教養,不只是表面乾淨得體的穿著和看似彬彬有禮的舉止,還有對人不分窮富美醜行君子之風,對弱者不分男女老幼行舉手之勞。
真正有教養的人,其實內心裝著一個溫暖的春天。
TAG:詩詞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