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自動駕駛晶元是人工智慧晶元中的珠穆朗瑪峰?

為什麼自動駕駛晶元是人工智慧晶元中的珠穆朗瑪峰?

編輯、整理 | 彭賽瓊

來自新智駕(AI-Drive)的報道

新智駕按:2018 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CCF-GAIR)在深圳召開,峰會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雷鋒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承辦,得到了寶安區政府的大力指導,是國內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學術界、工業界及投資界三大領域的頂級交流盛會,旨在打造國內人工智慧領域最具實力的跨界交流合作平台。

人工智慧的浪潮帶動了AI晶元的創業潮流,而在AI晶元中,有人說,自動駕駛的晶元才是AI晶元的珠穆朗瑪峰。自動駕駛領域道阻且長,算力要求、車規、產業化的影響因素使AI晶元公司面臨更多的挑戰。針對這一主題,2018 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CCF-GAIR)的智能駕駛專場的圓桌上,新智駕邀請到了零跑汽車副總裁許煒、西井科技CEO譚黎敏、黑芝麻智能科技晶元架構副總裁齊崢、地平線市場拓展和戰略規劃副總裁李星宇,四位嘉賓共同探討。耀途資本的合伙人楊光是本場圓桌的主持人。

在圓桌開始之前,四位嘉賓向在場觀眾作了簡單的公司介紹和公司在晶元方面的進展。

主機廠視角——零跑汽車

*零跑汽車副總裁許煒

許煒表示,零跑的定位是IT人造車。與偏向軟體和交互的 「互聯網造車」概念不同,零跑更偏向於軟硬體的結合——包括生產、製造。目前零跑已經規划了三個整車平台,另外還自研出了三電系統以及智能網聯繫統、自動駕駛系統。零跑位於金華的智能製造工廠也將在今年7月份封頂,11月份投產。

目前,零跑正與其股東大華聯合開發AI自動駕駛晶元「凌芯01」,預計明年2月份進行實車應用。許煒介紹,項目在2017年底已經開始啟動,在2018年5月到6月開始集中驗證,到2019年,零跑將會進行實車的驗證。

許煒表示,到2019年,零跑第一輛上市的車將會達到L2的水平,實現城市跟隨和交通擁堵路況跟隨;在2020年通過後端的軟體支撐,實現L3級別的功能;2022年爭取實現特定工況L4級的駕駛水平。

應用場景視角——西井科技

*西井科技CEO譚黎敏

譚黎敏表示,比起All in AI,西井更希望做到Ai in All,讓AI賦能各個行業。他認為,場景、數據和技術驅動了AI。而這三者當中,場景最受關注。

他表示,西井科技目前的發展路線是從晶元到演算法,再開拓到應用層。今天,西井科技還有自己的自動駕駛產品。西井科技希望研究出一個行業的解決方案,晶元和演算法就是西井科技的優勢。2017年10月,西井科技完成了一顆流片, 該晶元參照了一定的仿生原理,脈衝神經網路的一部分成果運用在這個晶元上。

西井科技從AI晶元起步,進入到自動駕駛領域,是因為其在2016年年初進入的應用場景是智慧港口。目前,西井科技有兩條產品線——與振華重工(目前全球港口港機市場佔有率80%)合作的無人跨運車,以及西井科技開發的無人駕駛集卡。

晶元架構視角——黑芝麻智能科技

*黑芝麻智能科技晶元架構副總裁齊崢

齊崢表示,自動駕駛SOC已經成為了最具有挑戰性的邊緣晶元,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首先是晶元的設計和驗證非常複雜,集成了大量第三方的IP,需要集成很多軟體模塊;其次,汽車應用對於功耗、可靠性和功能安全的要求非常高;高性能晶元需要用最先進的封裝設計,這給晶元的加工、生產和測試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他認為,只有自動駕駛獲得穩定、可靠的感知和認知後才能保證安全。要達到這一目的,要有清晰的圖象和視覺,以及優化的演算法對獲得的圖象的視覺進行智能化的分析。此外,還需進行多感測器融合的技術,對晶元的要求就非常高。

他表示,黑芝麻在把感測信息收集起來之後,對於圖象進行增強,接著對圖象進行智能化的分析,最後再對系統的軟體、硬體進行全程的優化。在安全性、功能都優化後,黑芝麻科技才將晶元提供給客戶,實現端到端全棧式的平台解決方案。黑芝麻科技已經與很多合作夥伴達成了合作關係,核心是視覺感知和感測器融合的綜合運算平台。(PS:黑芝麻科技CEO單記章上周在「大咖Live」視覺技術專場開講,分享《ADAS如何精準感知——視覺感知演算法與晶元詳解》。歡迎進入新智駕年度會員,聽更多音頻實錄。)

計算構架視角——地平線

*地平線市場拓展和戰略規劃副總裁李星宇

李星宇表示,今年,AI晶元是人工智慧業界最大的主題,但是在AI晶元公司中,投身自動駕駛這一賽道的公司並不多。自動駕駛對算力的要求是最高的,對初創公司來說,是巨大的挑戰。

在自動駕駛的算力需求下,晶元的設計很容易達到功耗、成本的極限,因此需要逆轉設計理念,從演算法出發,推導所需要的計算構架。跟GPU構架的性能相比,地平線第二代BPU的構架的優勢非常顯著。這種演算法和計算構架的協同設計,使得地平線也極大地提高了計算能力的利用效率。

自動駕駛的設計首先面臨的挑戰就是計算構架,面對人工智慧演算法的高速演進,深厚的演算法積累對晶元設計非常重要。

第二個挑戰是功能安全。在汽車安全領域,要使自動駕駛達到ASIL-D的要求,流程上要符合ISO26262的全生命管理,就需要在開發流程設計、驗證等所有步驟中做到符合規範。

第三個挑戰是成套技術的開發難度高。不同的環境對系統架構的需求不同,因此需要開放的平台來支撐。但開放的平台需要完整的工具鏈,從雲端的訓練平台到端上的編譯器,一套技術開發的難度可能是研發晶元的5倍甚至10倍。

圓桌探討

這四位嘉賓針對「為什麼自動駕駛晶元是AI晶元的珠穆朗瑪峰」這一問題,進一步進行了探討。以下是圓桌內容,新智駕在不改變原意的基礎上進行了編輯。

楊光:現在大家投身AI,有很多的場景,為什麼大家選擇了智能駕駛?對這個問題我想請黑芝麻和地平線的兩位跟我們分享一下。首先請齊總講一下,黑芝麻為什麼沒有從其它的場景出發,而是專註做自動駕駛?

齊崢:我們認為自動駕駛是改變下一代人生活的關鍵技術。由於AI科技的進步,由於晶元計算能力的提高,汽車將面臨一場革命,給我們帶來機遇和挑戰。自動駕駛晶元面臨很多挑戰性,讓我們這些小公司能夠提供獨特的技術,來迎接這些挑戰和市場機遇,這是我們最後決定這一方向的很主要的原因。

楊光:地平線也是一樣,地平線在創業初期也嘗試過很多不同方向的AI應用,現在專註在做自動駕駛,請李總分享一下。

李星宇:從技術來講,自動駕駛晶元是所有AI應用中難度最高的。這就意味著如果我們能夠將自動駕駛的晶元做出來,在其他賽道上的應用就是降維攻擊。地平線的想法是萬物智能,但創業公司不可能同時觸及所有行業。把最高的行業攻克下來後,才有能力去開拓生態,通過降維的方法實現萬物智能的夢想。

楊光:自動駕駛晶元也是目前L3、L4級自動駕駛走向量產的瓶頸,在主機廠看來,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算力、什麼樣的晶元,才能讓我們真正走向自動駕駛?有請許總談談您的觀點。

許煒:在我們自己的自動駕駛設計中,需求主要有四個方面,第一是感知,第二是融合,第三是規劃和角色,第四是人機交互。從我們的架構和演算法、算力的情況來看,我們覺得感知這一層,算力要求TOPS接近20到30。從融合角度來說,我們的算力處於T級。如果從規劃決策來看,簡單場景可能是T級,複雜場景可能到10T左右。自動駕駛的演進不僅僅是外部的物體情況,我們也關注車內駕駛員的情況,尤其在L2、L3的時候,檢測駕駛員是否疲勞,或者進行駕駛員駕駛工況的模擬,這一部分的算力預計也在大概10G左右。

楊光:除了這些東西,我們一直沒有探討成本的問題,大家從行業的角度看,什麼樣的成本能讓自動駕駛晶元走向量產?這個問題我想問一下西井科技的譚總。

譚黎敏:按照我們的理解,這個問題分兩個維度,一個是降成本,我們會通過壓縮演算法、減小晶元的面積,以及量產來降低成本。另一個維度是幫助用戶發現晶元的價值,減少用戶對成本的敏感度。在初始階段我們不會過於關注成本問題,當然成本在產品中一定是越來越重要的衡量指標。

楊光:其實現在自動駕駛晶元還在比較早的階段,可能也很難在早期拿到整車廠的訂單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我想請各位回答一下你們對成本的考慮是怎樣的?

齊崢:實際上從晶元優化的角度來說,功耗、良率都是很重要的。這樣就需要非常有經驗的晶元設計團隊,保證晶元順利地流片。這也是晶元降低成本的非常重要的途徑。

李星宇:過去,晶元基本上是按照面積定價的,但是在自動駕駛領域,已經擺脫了這種定價模式。

對地平線來說,我們把晶元當成軟體的載體,基於商業的ROI推算成本。另外,我們看到,在實踐中,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的硬體是8000美金,如果使用它的軟體,需要再花9000美金,這代表了軟體的重要性,以及軟體背後的服務,這是我們對成本的定義。

楊光:其實很多領域都在探討,自動駕駛領域中ASIC晶元是否為終極方案,在FPGA、CPU+GPU的架構是否也可以實現?大家對這個行業的趨勢是怎麼判斷的?為什麼用ASIC是最高效的?

許煒:使用ASIC首先是出於成本,同樣的算力,ASIC的成本要比GPU、FPGA、DSP要低。或許使用ASIC前期的投入較大,但量產後就能回收成本。第二,ASIC的運行效率要比其他的方案要高。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這是自動駕駛的需要,因為自動駕駛稱得上是對安全要求最高的一個行業。

譚黎敏:自動駕駛是非常適合使用邊緣計算的場景。雲的延時性使之無法達到自動駕駛的安全保證要求,自動駕駛的計算不能放到雲端。ASIC有非常好的功效,比起傳統的處理器要更理想,功耗更低,處理特定任務的表現更好。另外,當ASIC穩定之後,可以將其和其它的處理器一起做成SOC,這樣協調的效率也會做得更好。

齊崢:FPGA和GPU是通用性的晶元,所以在計算單元和編程的模式都要考慮其它應用。通用晶元在原型開發時表現很好,但到真正量產的時候,就會遇到很多瓶頸問題。比如計算效率、資源的限制等等。而AI晶元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因此ASIC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李星宇:高盛最近有一個報告,預測了2025年,FPGA、GPU和ASIC的比例。到2025年,GPU仍然佔據2/3的市場,但是FPGA和ASIC的增長幅度較大,這個數據可以說明,從GPU到FPGA,再到ASIC,是一個靈活性逐漸減弱,成本逐漸降低的過程。

在自動駕駛系統部署的初期,大家不會在意成本,這時候使用GPU有利於搶時間、卡位,所以它的市場佔有率比較高。但是在產業化的後期,成本成為比拼的重點,這時候FPGA和ASIC的市場佔有量就會上去。在增長上,FPGA明顯比GPU要高,ASIC又比FPGA要高。

楊光:大家覺得目前是一個什麼樣的環境,這條創業之路的風險是不是特別高?

李星宇:我們堅持一個原則——做正確的事,而不是做容易的事。地平線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成長、不斷地摸索,我們最近也邀請了國際頂尖的半導體公司的專家加入。自動駕駛的前景足夠高,值得追求,能否成功,往往取決於態度和定位。

最近寧德時代上市給了我很大的觸動,他們之所以成功地從鋰電池的紅海中殺出來,就是因為他們一開始就制定了最高水準的要求,服務要求最高的公司。地平線也把全球最頂尖的車廠Tier1作為我們的主要客戶,與他們共同成長,這樣成長的空間也是最大的。

齊崢:確實有很大的風險和挑戰,但是它同時也是一個機遇,首先這個行業是非常新的,在這個領域它的技術和商業的運行模式都在變化,在過去,車廠幾乎不可能主動跟半導體廠家交流。另外,晶元設計的難度非常高,需要資深的團隊。

黑芝麻也請了一些半導體領軍人物,帶領研發。另外,在架構實施上,我們也有一個平台化的概念,讓我們的產品能夠擴展,應用到不同的方向,或者為未來的需求留餘地,從這幾個角度,我們覺得都是能夠減低風險,最後能夠成功的一個策略。

譚黎敏:其實風險還有分別的,自動駕駛肯定仍需要通用處理器。今天我們聊的大部分都是針對深度學習或者是AI的ASIC,其最大的風險是自場景的不確定性,因為任一AI場景都需要特定的優化和開發。這也是地平線針對車和安防部分有的特定的兩個產品線,而不是布局全行業的原因。

我們瞄準的是用戶的痛點,為他們提供解決方案。我們獲得的場景數據都是一線的真實數據,又能優化和進一步開發底層。今天如果我們花大量的時間和團隊精力去針對主機廠、Tier1不同的場景、不同的需求做開發,這對一個初創公司來說,是耗不起的。所以採用打包的方式,在保證核心技術競爭力的同時,給用戶提供解決方案。盈利問題是初創公司最大的風險,這是需要優先考慮的。

楊光:對主機廠來說,選擇一個成熟的方案,肯定能降低風險,但在中國目前缺乏特彆強的Tir1的情況下,主機廠有能力去自主選擇這種自動駕駛晶元的初創公司嗎?請許總分享一些不同的觀點。

許煒:整車的集成複雜度是比較大的,零跑從整車開始切入,主要還是看重汽車向電動化、智能化的演變過程。在手機行業中,諾基亞、愛立信、摩托羅拉已經淡出,取而代之的是蘋果、小米、華為,整車廠也有類似的機會。零跑和大華開發智能駕駛晶元,也遇到了你說的問題。英偉達PX2和其它的方案,整機功耗和成本都非常高。我們想開發一款滿足自身演算法性能、演算法架構、算力要求的晶元,從而降低產品成本並提高競爭力,這是我們選擇和大華聯合開發晶元的原因。【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智駕 的精彩文章:

日本車企巨頭豐田的自動駕駛技術與策略

TAG:新智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