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康熙游孔林時當導遊,藉機當了官,因何後來被炒魷魚!
孔尚任是山東曲阜人,明初詩人,著名戲曲作家,非常有才華。但為何他在年輕時考取功名失敗,35歲時卻給康熙帝當「導遊」升官發財呢?他又因為哪件事,得罪了康熙,讓他捲起了鋪蓋卷回家?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孔尚任考舉人時,意外落榜,此時,他為了完成自己「做官」的理想,典賣了家中的田地,捐資獲得了「例監」(國子生)。
「金子總會發光」。這年,康熙帝準備親自到曲阜祭孔,此時,孔尚任便被當地高層選為「御前講經人員」,正因為這個難得的機會,孔尚任受到康熙的賞識,被破格封為國子監博士。
孔尚任是如何被康熙賞識的呢?這裡面還有五個帶有傳奇色彩的小故事,接下來,小編便帶大家了解一下。
一、機智對答
康熙是一位親民的皇帝,因此,他見到孔尚任後,先是了詢問孔尚任祖籍、家中基本情況等等。
在瀏覽孔廟的過程中,康熙帝突然問:「古迹看完了嗎?」孔尚任聽到這個問題後,腦中靈光一閃說:「先師遺迹湮沒已多,不足當皇上御覽。但經聖恩一顧,從此祖廟增輝,書之史策,天下萬世,想望皇上尊師重道之芳躅,匪直臣一家之流傳也。」
這句話的內在含義是果皇帝親臨孔家遺址,已經讓祖廟蓬蓽生輝了。
二、情商高
在祭拜途中,康熙帝為衍聖公寫了一首闕里詩,「鑾略來東魯,先登夫子堂。兩楹陳俎豆,萬仞見宮牆。」寫完後,康熙特意讓孔尚任看一下,並提提意見。
孔尚任是個滿腹經綸的人,一眼便看出,康熙寫的這首詩,缺少內容,平淡無奇。但皇帝寫的詩怎麼會不好呢?
看完後,孔尚任重新組織了語言說:「自古帝王中,只有唐明皇寫過一首闕里五言律詩,感嘆孔子生不逢時,而陛下這首詩,卻充滿對孔子的稱讚,真是好詩。」
三、馬屁拍得到位
在遊覽的途中,康熙隨口一問,「曲阜有沒有占筮用的一叢五十莖的蓍草。」
孔尚任急忙說:「陛下來到曲阜,這蓍草自然會生長出來,臣只要一經發現,立刻快馬加鞭將其送往京城。」
康熙聽孔尚任這麼說,心中的花一定怒放了好幾次。
四、有心之人
在遊覽其孔林時,何孔尚撒了個小謊,為何卻讓康熙十分開心呢?
康熙曾問一棵樹的名字,此時,孔尚任回答:「此樹為橡子樹」,聽到孔尚任的答案後,康熙卻笑了,直接將其拆穿:「愛卿說的不對吧!」其實,這棵樹本名槲樹,康熙是胡人,而「槲」字與「胡」發音相同,需要避諱,正因如此,孔尚任才回答此樹為橡子樹。
孔尚任心中有康熙,正因如此,他才會考慮避諱,這點讓康熙十分滿意。
五、巧妙規避制度
孔子墓前的「大成至聖文宣王墓」碑,其中的「王」字,為何會被紅紙遮擋呢?這其中究竟有何緣故。
原來,康熙去曲阜的主要目的,就是祭拜孔子,但在當時流傳一句「自古君拜師不拜王」的古話,康熙作為皇帝,怎麼能給文宣王叩頭,孔尚任就在王字上,貼了一塊紅字,寫上了「先師」二字,康熙皇帝這才在孔子的陵墓前叩頭。
孔尚任有如此多的「優點」,深受康熙賞識,為何他卻抑鬱而終呢?原來,孔尚任寫過《桃花扇》一書。此書剛寫完,便在京城內引起轟動。
《桃花扇》的主要內容有隱晦的反清傾向,康熙讀完這本書後,當即對孔尚任非常失望,因此,對孔尚任的喜愛逐步被淡化。
康熙四十一年,孔尚任丟官免職,最終,他帶著悲憤的心情回到家鄉,抑鬱而終。
※武則天入葬,戴有一頂「珍貴」鳳冠,這頂鳳冠誰看完都說是好東西
※和珅用這招讓朱珪免官,朱珪用這招讓和珅丟命,誰更厲害一點?
TAG:歷史解密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