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林風眠的堅守散文

林風眠的堅守散文

林風眠的堅守

文 | 風鈴陣陣

杭州西湖,植物園大門口,綠樹掩映中,一棟三層灰色小樓若隱若現。馬路邊一塊半人高的石頭上,是吳冠中題寫的「林風眠故居」五個字。

在蜿蜒的花間小路步行二三十米,就到了故居門口。走進小樓,映入眼帘的是林風眠的一張畫像。屋內靜悄悄的,一個女工作人員百無聊賴的看著手機。看到人來,眼神猛然一亮。1934年,意氣風發的林風眠選擇此地,親自設計這座中西合璧的小樓。他看中此處的正是這種遺立於西湖之外的靜謐清幽。

故居的二樓是一個大大的平層,足有幾百平米。正中間放著一張大大的畫案,整齊的擺放著筆墨紙硯,彷彿主人剛剛出去小憩。四周靠牆的地方是幾個帶玻璃的柜子,裡面陳列著林風眠曾經用過的東西:衣服,小刀,筆等。這裡距離中國美術學院只有幾里地。1928年,年僅28歲的林風眠在蔡元培的引薦下,擔任國立藝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院長,並創辦這座學院。他曾經無數次在這座房子里為藝術學院的事業輾轉難眠,也曾經無數次邀請有志之士來此共商大計。

從故居到藝術學院,恰好繞行西湖。這條路,不知道他走了多少次。春看蘇堤春曉,夏看麴院風荷,秋看平湖秋月,冬看斷橋殘雪。這些美景,不知不覺深深地刻在他的腦海。他邀請文化界名人冰心周作人等來校教授文學,也曾邀請木匠出身的齊白石來校授課。將近十年的光陰,林風眠以一顆赤子之心讓國立藝術學院走在世界的前列。

1938年,因對美術教育的大膽改革和創新,林風眠被迫離開藝術學院。此後門可羅雀,無人問津。此前,也是因為提倡中西繪畫無界限,作了三年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的林風眠被迫辭職。這次,林風眠躲到重慶的一個倉庫里畫畫,閉門謝客,自己挑水,洗衣做飯。用廢的畫筆堆如小山。這一呆就是七年,直到抗戰結束。杭州的山山水水,幻化成他筆下的一幅幅風景畫。他畫中的柳,是極為濃烈的綠,就連那些水,也是濃綠;荷塘上的飛雁,雖孤獨,卻讓人感到震撼;那些鳥,或佇立枝頭,或竊竊私語……他畫中的景,有東方的神韻,兼有西方油畫的特質。他心甘情願地退守在屬於自己的角落,藝術賦予他使命,也讓他重新找到安身立命的信念。

文革期間,他迫不得已把所作的畫撕碎浸濕,從馬桶沖走。那一幅幅視若生命的作品,讓他心如刀絞。被捕入獄,雙手被拷得紅腫,疼痛難忍,最好的朋友傅雷上吊自殺。他一遍遍地告誡自己:「我絕不自殺,我要理直氣壯地活下去。」他在監獄中不能作畫,就寫一首首的詩,鼓勵自己。

文革結束,他被釋放,輾轉去了香港。生活的磨礪彷彿是手中的刻刀。他的畫,粗放強悍。他離群索居,又好像和時間賽跑,一幅幅畫作相繼問世,引得世人交口讚歎。他把東方的水墨和西方的色彩結合,孕育出獨特的「風眠體」。而這,正是他一生的追求。

從19歲遠赴法國學習繪畫,他一直渴望在中西繪畫中找到一座橋樑,來打破中西界限。他希望以一己之力來帶動眾人,最終改變整個民族的文化審美,但以失敗告終。無法兼濟天下,那就獨善其身,他最終自己站在了藝術的頂峰,讓後人高山仰止。

?

END?

簡介:風鈴陣陣,等你FM主播。從事太陽下最光輝的事業16載,業餘寫作。作品曾在《人民文學》,《散文》等雜誌發表。外表沉靜,內心淡然,希望通過等你FM結識更多的同道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等你FM 的精彩文章:

達芬奇的驕傲

TAG:等你F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