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信達生物俞德超:抓住創新葯未來發展的關鍵

信達生物俞德超:抓住創新葯未來發展的關鍵

《聯想之星·十年十人》今天對話的嘉賓是:聯想之星創業CEO特訓班第六期學員——信達生物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俞德超

研發國際標準的創新葯,在今天看來,既符合政策導向,又受到資本和市場的認可,因而受到熱捧。但在七年前,俞德超不得不面對曲高和寡的境遇。

2011年,他創立信達生物。當時,中國生物葯市場是仿製葯的天下,因為這是一條簡單、安全、來錢快的捷徑。但在創辦之初,俞德超卻把開發難度巨大、風險巨大的國際標準創新葯作為公司定位,他的「不走尋常路」迎來了一片質疑:「在國外待得太久,不接地氣。」

直到2015年左右,俞德超的迎難而上才讓人刮目相看。當時,國家葯監局開始進行大規模改革,做國際標準葯成為重要導向。信達生物由於提前把握了產業發展的關鍵點,而取得了領先優勢。

俞德超的專業背景與眼光,使信達生物擁有更高一籌的戰略格局。

俞德超是中組部「千人計劃」國家特聘專家,中國科學院分子遺傳學博士,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博士後。也是國內唯一發明兩個國家一類新葯(安柯瑞和康柏西普)並成功領導開發上市的中國科學家。

2006年,俞德超發明生物新葯「安柯瑞」,開人類用病毒治療腫瘤之先河。

2011年,他創辦信達生物,致力於開發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質量生物葯。

2013年,他共同發明並領導開發的「康柏西普」在中國上市,改變了中國眼底病致盲患者無葯可治的歷史,這是我國首個具有全球知識產權的單克隆抗體類藥物,被評為「中國眼科學最大科技突破之一」。

2015年,信達生物先後兩次與世界醫藥巨頭美國禮來製藥達成產品開發全面戰略合作,獲得首付及潛在里程碑款等超15億美元。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生物醫藥領域金額最大的國際合作,創造了「中國企業第一次將創新生物葯的國際市場授權給世界500強製藥集團」等多個「中國第一」。

發展至今,信達生物已累計完成五輪融資。其中,2016年11月,信達生物完成2.62億美元D輪融資,這是中國製藥史上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融資,也是2016年全球範圍第二大融資案。今年4月,信達生物又完成1.5億美元E輪融資,成為獨角獸級別的生物醫藥公司。

隨著近期信達生物披露香港上市的招股書,信達生物有望躋身首批赴港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這也將成為信達生物發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信達生物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俞德超

情懷驅動十二載創業

很多人知道俞德超「海歸」的背景,其實,「海歸」背後有一個山裡人的質樸情懷。

1964年,俞德超出生在浙江省天台縣的一個山村,他從小在山裡放牛砍柴,上小學時,教學條件非常簡陋,班裡有5個年級的學生一起上課,到了初高中階段,有些科目的任課老師還常常缺位。

1982年,俞德超考入浙江林學院經濟林專業,成為當地第一個大學生。

1993年,他在中國科學院獲得分子遺傳學博士學位後赴美,在加州大學博士後站從事藥物化學專業研究,隨後在美國多家生物葯公司從事新葯研發,積累了豐富的研發經驗,成為業界知名的腫瘤治療藥物專家。在美10餘年,俞德超擁有了數十項專利。

2006年,俞德超發明全球首個抗腫瘤病毒類創新藥物「安柯瑞」,開創了利用病毒治療腫瘤的先河。

也是這一年,他告別家人,隻身回到中國,投身創業。

做出這樣的決定,並非一時起意。在美國時,俞德超常聽說一些老家的鄉親患上癌症等重疾,有些疾病在美國有葯可治,但鄉親們因買不起昂貴的進口葯而不得不放棄治療。這樣的狀況激起了俞德超心中的漣漪。2006年,他決定回國,研發中國老百姓用得起的、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葯

時至今日,回國創業十二載,俞德超認為,情懷是支持他走到今天最重要的一點。這也早已融入了信達生物的企業文化。目前,信達生物擁有600多名員工,其中有60多位是海歸,俞德超說:「我們的想法大抵相同,雖然在國外生活得都不錯,但我們還是想回來為國家做一點事,這應該就是使命和情懷吧。」

與禮來合作,創造多個「中國第一」

與製藥巨頭禮來的合作,是信達生物發展過程中的的重要節點,不僅讓信達生物揚名業內,也切切實實在國際上為中國創新葯長了志氣。

2015年,信達生物兩次與美國禮來製藥集團達成產品開發戰略合作協議,獲得首付及里程碑款超15億美元。

這創造了多個「中國第一」:

第一個中國企業將創新生物葯的國際市場授權給世界500強製藥集團;

第一次讓中國發明的原創葯賣出了國際價;

第一個中國企業與全球500強企業達成的在高端生物葯從研發、註冊、生產到銷售的全面合作;

迄今為止中國生物醫藥領域金額最大的國際合作。

講述這段合作時,俞德超坦言,跟「老外談合作很簡單,他們只看你的產品好不好。產品好,他們會主動找上門來。」

在信達生物與禮來合作正式達成合作前,禮來要對信達生物的研發能力和產業化基地生產線進行現場審計,並進行「盡職調查」。為此,禮來派出157人的檢查組,三次進駐信達生物公司檢查。結果禮來發現,信達生物的新葯藥效領先美國最好的同類藥品,最終決定與信達生物合作。

與禮來的合作,為信達生物提供了發展機遇,同時,也讓信達生物吸收了更多國際合作的經驗和教訓。信達生物的格局、視野都進一步提高。在俞德超看來,與國際大公司合作的前提,是產品有創新力,在達到國際標準的同時,還要有自己的特點。另外,包括產品質量、生產基地等各方面都要符合國際標準。最後,誠信是最重要的,做事要規範,不能耍小聰明,或者打擦邊球俞德超認為,信達生物的優勢也體現在這三點上。

從研髮型走向商業化

一路走來,俞德超認為,信達生物創立伊始把握了產業未來發展的關鍵點尤為重要。

2011年成立信達生物時,俞德超規劃的公司定位就與眾不同——做國際標準的大分子葯。在當時,沒人知道這應該怎麼做,能夠做成什麼樣。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國沒有能力研發國際標準的葯。另外,站在企業發展的立場來看,做國際標準的大分子葯成本高、速度慢、風險大,極有可能血本無歸,遠不如做仿製葯簡單、來錢快。

因此,在當時的大環境下,投資機構特別是國內基金都對俞德超的做法持觀望態度,信達生物的早期投資方,基本都是美元基金。

直到2015年左右,國家葯監局開始進行大規模改革,做國際標準葯成為重要導向。踩准了這個點,信達生物取得了領先同行五年的優勢,才有可能與禮來達成合作。「正確的路最難走,這條路,我們走對了。」俞德超說。

在醫療行業深耕多年,俞德超也觀察到了一些新的趨勢和特點。在他看來,最大的變化是政策法規越來越有利於創新葯的開發;此外,由於大批海歸回國,中國創新葯的人才基礎更加充實;更大的變化體現在近年來資本向行業的注入,初創企業更容易獲得資金支持;國家支付體系也在逐漸改善,創新葯可以進入醫保,為創新葯研髮帶來更好的回報;而如今,還未盈利的初創型生物公司可以進入二級市場,有了這個退出機制,一級市場會有更多資金流到生物創新葯領域來

信達生物和俞德超本人也同時面臨大考。長遠看來,在高效產品鏈的建設上,目前信達生物擁有17個品種,「如何更快地實現後期開發,形成連續上市的產品梯隊,對於信達生物的業務發展是最重要的。俞德超說:公司商業化後,對人才搭建、組織建設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對公司來說,是機會,也是挑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邦 的精彩文章:

明星、CEO爭相追捧的天價商學院,為何是萬金油?
拼多多上市,黃崢僅用3年,身價飆升至1000億的背後,這是其他人不會告訴你的真相!

TAG:創業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