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光緒大婚十年沒有兒子,腎功能有問題,身體時好時壞影響兩宮關係

光緒大婚十年沒有兒子,腎功能有問題,身體時好時壞影響兩宮關係

文|馬勇

慈禧太后治下的同治朝,應該是慈禧太后的完全治理,恭親王儘管擁有極大權力,但最終的決策權,尤其是否決權畢竟在兩宮。因而對慈禧太后功過對錯很容易區分。

至光緒朝,前半場類似於同治朝。光緒十四年(1888),慈禧太后歸政後,權力格局有所調整,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慈禧太后並沒有完全退出決策層,致使所謂帝黨後黨相繼產生。這兩個政治集團儘管與帝後兩人並無直接關聯,但其權力二元格局顯然不合乎兩千年來中國的帝制原則,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圍繞在新主周邊的一派不能不想著如何讓新主建功立業,甚至御駕親征,重建威權;而圍繞著老太后的一派,大多年高德劭,功績顯赫,人生已經到了晚期,輝煌只是往事,因而他們大多得過且過,不願折騰,只願隨著太后的離場而離場。如果從這個意義上反省甲午年的政治決斷,甚至包括戰與和的猶豫不決,內與外的複雜交織,都可以獲得不一樣的感受。

光緒大婚十年沒有兒子,腎功能有問題,身體時好時壞影響兩宮關係

甲午戰爭及其失敗,使帝後之間的權力移交又拖了下去,戰爭期間,戰爭善後,都需要太后的決斷。維新時代開始,更需要太后的默許、支持,如果不帶偏見去理解戊戌政變前的慈禧太后與光緒帝,應該承認他們母子之間的真實關係,可能並不像康有為等人所渲染的那樣緊張、糟糕,太后信任光緒;光緒尊重太后。閱讀《清實錄》,不難體會在那時那種交通條件下,光緒帝時常風塵僕僕往來於宮中、頤和園,看望太后,陪伴太后吃頓飯,看場戲,聊聊家常,聊聊國事。母慈子孝,兩宮和睦,這並不是一般的官樣文章,而是歷史事實。

但是,戊戌政變後一段時間,情況確實不一樣了。特別是與「圍園劫後」政變陰謀相關聯的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銳被迅即處死,而流亡在外的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又不停地渲染他們的情懷,渲染他們的一切作為都是為了救皇上,為了反對慈禧太后。這個說法不管是否有依據,有道理,都勢必將光緒帝逼上一個無比尷尬的地位。光緒帝要想洗刷自己,要想重建太后的信任,光靠自己的解釋顯然是不行的。

由此,重新理解光緒帝在政變之後的病,我的看法是:既有生理上的,更有心理上的。光緒帝幼年時代就身體不好是事實,腎功能有問題也是顯而易見,大婚十年依然沒有兒子,可能就和其身體狀況有關。至於心理上的,既然說不清楚與康、梁「保皇」運動的關係,那剩下的路只有一個,以離開換取太后的認同、信任。所以我們看1898年底幾個月和1899年全年,光緒帝的病情時好時壞,法國公使館醫生公開給出的診斷也說明光緒帝有病,但不至於影響履行皇帝職務,沒有換人的必要。(「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戊戌變法》卷三,549頁)

光緒大婚十年沒有兒子,腎功能有問題,身體時好時壞影響兩宮關係

電視劇中的慈禧形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納粹外籍「戰五渣」軍團:不知納粹思想,就是想得到武器
滑鐵盧大決戰:拿破崙如遭天譴,皇家近衛兵也潰不成軍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