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論壇報》:哈佛大學是否欺騙了亞裔學生?
近日,哈佛大學被控在招生中涉嫌歧視亞裔學生的消息在美國高教界乃至整個社會持續引發熱議。2018年6月24日,美《芝加哥論壇報》刊發了社論,稱應該從兩種價值觀碰撞的角度來看待這一問題。
《芝加哥論壇報》:哈佛大學是否欺騙了亞裔學生?
曉舟/編譯
圖片 |網路
對於希望在一所精英大學爭奪一席之地的學生們來說,最神秘或者最不可預測的莫過於招生過程了。在那些很難進的大學,大學招生官員在做出錄取決定時究竟如何衡量包括一名學生種族、家庭收入、考試分數或課外活動等在內的各種因素,一直是一個諱莫如深的問題。
自2014年以來,哈佛大學一直在和一項有關該大學系統性地歧視許多亞裔學生的法律訴訟抗爭。由一個名為「學生公平錄取」的團體所提交的一項訴訟稱,哈佛大學對亞裔學生錄取數量進行人為限制,實施一種所謂的配額制度,結果造成不太合格的白人、黑人和西裔申請人被錄取機會反而高於更合格的亞裔申請人。
這個原告團體稱,其分析顯示,雖然亞裔學生在諸如考試成績和課外活動等錄取標準上的評分高於其他族裔學生,但在諸如好感度、勇氣、友善和受到廣泛尊敬等人格特質方面,哈佛招生官員給亞裔學生評分較低,這無疑減少了後者被錄取的機會。
哈佛大學則為其招生過程辯護,稱這類指控是誤導性和不準確性的,部分原因是因為這些指控低估了諸如個人陳述或者教師推薦等關鍵因素。哈佛大學辯稱,儘管亞裔學生總體比例保持穩定,但在過去10年里,該校已顯著增加了亞裔學生被錄取的人數,該校2021屆被錄取的新生當中有22.2%是亞裔。
現實中自然不存在一個完全客觀的招生過程。招生官員是根據由人類所創建的標準來錄取學生的,人類天生的和有時候是有意的偏見會影響到他們的評估結果。並非所有具有高評分或者豐富課外活動履歷的申請人都能如願進入自己心儀的大學,總會有一些學生由於被拒絕而感到憤憤不平。
在錄取學生時,每一所大學都會設法應對價值觀碰撞問題。一種價值觀支持機會均等。這些大學稱它們渴望給每一位申請人一個公平待遇,不僅僅根據考試成績和評分,而且根據個性特質和其他無形資產。不過,限制任何一個群體入學人數的規模,將意味著這所學校的招生官員實際上在審閱入學申請材料前就已經不公平地貶低了一些申請人。
但是,還有另一種價值觀在起作用。各個大學都試圖建立一個多元化的學生群體,希望錄取擁有某種獨特或令人信服之處的申請人,即便那意味著將一些有著較好學習成績的申請人拒之門外。
預測這場法律訴訟的最終結果並不是重點,這兩種相互衝突的價值觀值得讚賞。原告們將試圖證明哈佛大學存在一種欺騙有才能亞裔學生的種族配額制度,而哈佛大學則將試圖證明自己的招生制度是公平和合法的。此案裁決結果將會對全美各個高校招生辦公室產生不小影響。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17期第7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復刻棉花糖實驗,我們找到了它的「局限性」
※百年之際,回首「狂人」來時路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