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死於胡亥之手的始皇妃子可能是個波斯人?
原標題:慘死於胡亥之手的始皇妃子可能是個波斯人?
據《南華早報》報道,疑似秦始皇嬪妃與始皇之子的兩具考古遺骸,日前成功運用計算機顱面復原技術模擬出「真容」。他們很可能死於胡亥在秦始皇死後進行血腥屠殺。
被複原的「始皇嬪妃」來自一名死亡時大約20歲左右的女性。
2012年,《文匯報》曾報道在秦始皇陵內城西北部大型建築遺址的東側,發現了99座墓葬。墓葬中,所有的屍體都是年輕的女性,考古專家當時根據墓葬的排列和位置,推斷它們很可能就是秦始皇后妃的陪葬墓。墓中一些古屍散落在墓室的通道中,推斷她們可能是在秦始皇死後慘遭殺害,作為殉葬。
證據表明,當時的殉葬並沒有對不同年齡和品級的宮女嬪妃網開一面。這符合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二世曰:先帝後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眾。」也就是說,當年埋葬秦始皇時,他的后妃中,凡是沒有兒子的都要陪葬,當時死的人非常多。
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復原了墳墓中,一位地位比較高的女性面容,她非常有可能是秦始皇的后妃,面部復原圖中她有一雙圓潤的大眼睛,和高挺的鼻樑。根據顱面復原的結果,這名女性可能有非漢族的血統——她的面部特徵並非典型的漢族人,可能有中亞甚至歐洲血統。這一結果或將引發激烈學術爭議。
而「秦始皇之子」來自秦始皇陵外城牆東側上焦村西的10多座陪葬墓,陪葬中有大量高價值的文物,包括陶瓷、玉器、絲綢、青銅劍、銀器和金條,表明了墓主人的身份地位極高。專家認為,它們很可能是秦始皇的公子及公主墓。
在「王子」頭骨底部的右顳骨中,發現了一個青銅箭頭,明確指向了他的死因。落葬時,他的頭骨和四肢已經和身體分開,放在棺材頂部的一個寶盒裡。根據復原圖,秦王子死時約30歲左右,有橄欖形的眼睛和一個大鼻子。
在附近的公子、公主墓中發現的其他青年男女遺骸,同樣也都是如此分開落葬。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這表明秦始皇去世不久,他的子女就遭到了屠殺,死時可能還遭到酷刑。
司馬遷說對了?
復原歷史人物的「真容」,主要是為了讓人們對中國的歷史有更直觀的感受。秦始皇滅六國,大一統,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主中央集權國家。根據最新考古發現,秦軍是古代世界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之一,以嚴格的紀律著稱,他們配備了當時最先進的武器,包括射程可能達到800米之遠的弩。
司馬遷在秦始皇的死後一個世紀,寫下了秦朝皇室在秦始皇死後的血雨腥風。秦始皇在公元前210年去世後,他的小兒子胡亥隱瞞了始皇之死,並偽造遺詔命令扶蘇自殺,篡奪皇位。隨後胡亥下令所有未生育的嬪妃都不得離開皇宮,司馬遷記載她們後來都被強迫殉葬,「死者甚眾」,而其他一些記載中,有一些嬪妃甚至被活埋,但目前還沒有找到支持這一點的證據。
隨後胡亥又殘殺他的兄弟姐妹,18位公子被公開處決,四名公子被迫自殺。連公主都不能倖免,司馬遷記載有10位公主也死在這場風波中。共有30多名秦始皇的公子公主死在胡亥手中。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學家張中立表示,司馬遷的記載「相當可靠」,近年來在陵墓遺址內發現越來越多的證據,都支持了司馬遷對一些重要歷史事件的記載。作為漢朝的太史令,司馬遷可能直接能讀到秦朝遺留下的官方資料。
秦始皇的嬪妃是波斯人?
據《南華早報》報道,中國西北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的李康表示對研究結果充滿信心。顱面復原用計算機生成肖像,運用深度學習演算法和大型解剖資料庫重建了人的主要面部特徵,該技術同樣廣泛用於法醫學。但髮型、眼睛顏色等細節只能推測。
一些研究人員推測「真容重見天日」的秦始皇后妃可能是波斯人,甚至歐洲人,但更多專家覺得匪夷所思。秦始皇陵博物院考古工作部主任張衛星就認為,這位女性看上去不像西方人,「沒有更進一步的證據,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儘管亞歷山大大帝在秦始皇大一統的一百年前,已經征服了波斯和印度部分地區,但歷史學家認為當時的中國與西方不太可能有廣泛頻繁的接觸,現有歷史文獻和考古證據都不支持這種假設。
秦始皇陵博物院正計劃對這兩具遺骸進行DNA檢測,希望能提供更多他們身世的線索。同時,張衛星指出,並非所有考古學家都一直斷定這些遺骸就是秦始皇的皇子和嬪妃,他們也可能是秦始皇的大臣。
※呂不韋獨特的看人眼光使得秦國跨入新時代
※秦滅五國時齊國為何無動於衷?
TAG:一條尋秦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