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如果這樣,侵犯者會很難過

如果這樣,侵犯者會很難過

請讓這把火再烈一些。

#MeToo在中國

今年以來,#MeToo在中國就開始集中爆發:

全國52所高校的學生和校友以給校長寫聯名信的形式,呼籲建立高校校園性騷擾防治機制。

與2017年席捲美國的#MeToo運動類似,中國的反校園性騷擾的#MeToo運動,藉助公共事件的影響力和社交媒體的動員、傳播,變成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浪潮。

到雷闖開始,公益圈也陸續被爆出有類似事情的發生,而後女律師控訴章文強姦登上熱搜,中國式#MeToo噴薄而發。

像其他所謂的「婦女問題」一樣,性騷擾也時常被歸為「婦女的問題」,會被認為是不自重、不反抗以及投機誣告的問題;騷擾者可以免於處罰,而受害者無論如何選擇,都會陷於指責和凌辱——不是被騷擾者凌辱,就是被譴責受害者的文化凌辱。

先有公益人馮永鋒將自己的性侵歸罪於酒;而後章文回應著指控,對受害人實施著「蕩婦羞辱」。如此路數,對很多受害人而言,不想遭遇二次傷害的,往往便會選擇啞忍迴避。

現在,這把火漸漸燒到學術界、文化界等各個領域,引發了對這些事件的廣泛討論,對此,整個社會都不應繼續迴避。

關於性侵,你該知道的

如此諱莫如深的話題,能夠勇敢地站出來談論自己受到侵害,更是難上加難,而以下情景的困擾更足以被稱為二次傷害:

路人:「你當時不會拒絕和反抗嗎?誰知道你是不是自願的,事後再反咬一口?」

嘉姐說:不管出於什麼目的、動機都不應忘了受害者沒有過錯,施害者受到他們應得的懲戒,事實就是事實。

路人:「你穿成那樣,還不是要誘導別人嗎?」

路人:「你既然和別人同住一間房,還不是你自己不檢點?」

侵犯人:「我當時喝了酒,這...我也控制不了啊!」

嘉姐說:在任何本人非自願的情況下,無論是衣著還是行為,只要不願意,誰都沒有權利去侵害她,同樣酒精也不是為你錯誤買單的借口!

路人:「你既然覺得自己受侵害為什麼不在事後馬上報警?」

嘉姐說:我們不是當事人是無法完全地設身處地的,這裡的質問沒有意義,我們作為事件之外的人應該有同理心,可能當事人覺得這是一件很丟臉的事,又或是害怕受到報復呢?

受害人:「他有權有勢,是我的上級,我又能怎麼辦呢?」

嘉姐說:面對性騷擾,不管是何種你認為有用的行為、行動,一定要追問到底,要一個結果:讓施害者受到懲戒,不管這懲戒是不是與我們內心的訴求一致。你可以向其上級投訴;向施害者的利益相關方告知其惡行如果可能,尋求法律的幫助。

受害人:「還是就當這件事情沒發生吧...」

嘉姐說:性騷擾里的第一個受害者如果沉默,那麼極可能會有第二個受害者出現,這樣的事情也將會接二連三的發生。

受害人:「我們這個圈就是個江湖、不是什麼凈土,也許這就是遊戲規則吧?我應該接受的...」

嘉姐說:無論哪個圈子或是行業都可能有人渣!

看到這裡的你,不要再沉默,不妨把這把火繼續傳遞下去。

讓這場運動來得更猛烈一些

我們的確不確定自己的火把舉起來會照亮多遠,但不可否認,這又可以引發更多支火把的重新燃起。

每一個打破沉默站出來控訴的勇士,她們的勇敢不僅對自己有意義,而且也激勵了更多的人。

回想當初#MeToo話題登陸社交平台上短短十天之內,推特上一共有170萬條推文使用了這個標籤。

在臉書上則出現了超過12萬條推送。發聲的人來自社會各界,包含不同身份背景:政府官員、演員、老師、記者、醫生、學生、服務員等等。

#MeToo這一運動已經擴散到全球至少85個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性騷擾和性侵不僅普遍存在,而且這一問題的形勢相當嚴峻。

幾乎所有的性侵受害者都曾經在遭受屈辱之後沉默了很久,從一兩年到五六年不等,甚至還有讓記憶塵封幾十年的選擇。直到最近,當看到有那麼多的陌生人說出了類似的遭遇,她們中的一些人才意識到自己也可以這麼做。

所以,勇氣會傳遞、會積攢、會聚集,並最終,形成勢不可擋的巨大力量。而#MeToo最重要的意義,即在於受害者之間的先後接力與互相聲援。

往往只是對一件醜聞冰山一角的揭露,就引發驚人的蝴蝶效應,這正是因為有更多的受害者一個個站了出來,於是整個社會似乎也來到了一個即將打破沉默的臨界點。

如果說現在正在發生的已經是中國版#MeToo運動,那不妨讓這場運動來得更猛烈一些吧!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東方IC/網路

置頂嘉人,縱覽全球風尚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嘉人 的精彩文章:

請嚴肅進來,再嚴肅看完
下半年包袋怎麼選?它會是我的葯神嗎?

TAG: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