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做事才會顛三倒四?是這兩項能力沒跟上
媽媽留言
求助1:
「孩子4歲多了,說話顛三倒四,前言不搭後語,講故事講不明白,問他在幼兒園一天都幹了什麼也說不清。真讓人著急!」
求助2:
兒子2歲了,我們每天都在教他說話,但效果似乎不明顯,簡單的詞語搭配都會說錯,比如「寶寶吃飯」說成「吃飯寶寶」……為了糾正說話的毛病,孩子可沒少著急沒少哭,我們大人是又著急又心疼,會不會是有什麼語言障礙呢?
求助3:
寶寶3歲了,說話很流利但就是顛三倒四,無論說什麼都把行為和結果放在最後,比如「媽媽上街帶我去」或「爸爸媽媽和我沒有一起」……該怎麼給他「扳過來」呢?
超級育兒師答疑
孩子在3-4歲期間,伴隨語言能力、社會性和想像力的發展,說話的慾望會逐漸增強,但由於這時孩子的辭彙量和邏輯能力的限制,有很多需求無法準確地用語言表達出來,或者是心裡知道說什麼,一著急就說錯了,造成不能完整表達意思、句子顛三倒四的問題,而且男孩兒比女孩兒還要普遍更嚴重些。
遇到這種情況,父母不必過於擔心,通過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小節,有意地加強孩子對秩序感的認識和辭彙量的提升,就可以明顯改善孩子的表達習慣,比如我們可以帶著孩子依次做這幾件事:
語言表達混亂的孩子,日常生活也往往是有頭無尾,毫無秩序、顛倒順序。爸爸媽媽可以通過生活小節,來訓練寶寶的順序概念,比如:先刷牙後吃飯,先洗臉洗腳再後睡覺。帶孩子到戶外玩兒的時候,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觀察路邊的樹,從樹榦、樹枝到樹葉;數一數樓房有多少層;一路走過,都有哪些店鋪或路標……通過生活的體驗和觀察,讓孩子體會什麼是上下、遠近、前後、先後、早晚……
引導孩子做事要按照規定的步驟進行,不能「下跳棋」。通過強化孩子在接收信息時的條理性,從小培養孩子做事情的秩序感,可以帶動孩子提升表達的調理。
在孩子逐漸建立了順序感之後,接下來就可以認識一下「時間」了。這是說的時間並不是狹義的、具體的幾點鐘,而是順序意識的延伸,比如「在……之前/之後」、「一會兒」、「等一下」、「馬上」等。在孩子說話的過程中,父母可以有意識地讓這些表示時間的詞出現在句子中固定的位置——「誰+時間+幹什麼」,使孩子不但聽得懂,還能「照著說」。
等孩子逐漸掌握了時間概念,接下來父母還可以示範一些邏輯性的表達,比如把「不但……而且……」、「因為……所以……」、「雖然……但是……」、「首先……其次……最後……」等最常用的邏輯關係詞運用到日常跟孩子的對話當中。理解這些詞,對提高寶寶說話的完整性和邏輯性都能有很大的提升。像「在起床之前,先穿衣服」、「因為餓了,所以要吃飯」……在描述這些對日常活動時,我們可以有意放慢語速,強調這些順序和邏輯關係,引起孩子的注意。
孩子語言表達有障礙,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有些需求或行為孩子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說,不會用言語表達——辭彙量不夠。這種情況父母可以試著結合身體語言來表達,比如通過做遊戲,引入新的辭彙——見一個,學一個,用一個,記一個。讓周圍的一切成為刺激語言的素材,隨著孩子腦海里的這些素材的積累,孩子說話也會越來越精準,越來越簡潔。
這時家中的成套卡片、繪本故事書、連環畫就派上了大用場——通過辨識、閱讀這些素材,加深孩子對順序的理解,提升孩子說話和做事的條理性和邏輯性。因為卡片和繪本中的場景和對話,也會在潛移默化中讓言語的訓練生動有趣。
此外,家庭氛圍對孩子表達能力的培養也有影響。遇到孩子表達不上來的時候,父母不要埋怨,允許孩子保持沉默。孩子表達不清,部分原因是來自內心的害怕,怕說錯話而被父母批評,所以小心翼翼的。讓語言的啟蒙在放鬆的狀態中進行,鼓勵孩子把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不怕犯錯,在一次次啟發和練習中逐漸習得。
3-4歲左右,伴隨孩子語言能力的躥升,表達中的問題也逐漸暴露,詞不達意、顛三倒四在所難免。對此父母沒必要太過擔心,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通過有意識地觀察和互動,提升邏輯思維和辭彙習得,可以讓寶寶在表達和溝通上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流暢。
參考來源:寶寶樹、深圳東方啟音、起跑線-育兒早教網
轉發至朋友圈,可以幫助更多媽媽解決和孩子分離的困惑哦!
文中所用圖片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無法一一和版權所有人聯繫,如無意中侵犯了版權所有人的知識產權,請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們迅速採取適當措施。
※會買的家長更省心,會玩的孩子更聰明,連專註力都這樣玩出來的
※全套16元秒殺,不僅送英語卡片還包郵!各位家長了解一下?
TAG:超級育兒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