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石家莊旅遊名勝楹聯賞析

石家莊旅遊名勝楹聯賞析

聯賞石門 楹聯滹沱

石家莊是中華大地人類文明發祥較早的地區之一,這裡文化璀璨、人文薈萃,山水名勝眾多,文化遺址遍布。古往今來,眾多文人墨客、名流大家在此駐足流連,賦詩題詠,懷古撫今,留下了許多內涵豐富、異彩紛呈的精美楹聯,成為石家莊歷史長廊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美景配佳聯,令人嘆為觀止。

隆興寺

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正定隆興寺,

帶你了解此處楹聯背後的故事……

隆興寺

隆興寺位於正定縣中山東路北側,為1961年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寺院始建於隋開皇六年(586年),初名龍藏寺,唐改額隆興寺。北宋開寶四年(971年),奉宋太祖趙匡胤旨,於寺內鑄造一尊七丈三尺高的銅鑄千手觀音菩薩像,並建大悲寶閣。此後,寺內大興土木進行擴建,以大悲閣為主體的宋代建築群便相繼告成。金、元、明各代對寺內建築均有不同程度地修葺和增建。清康熙、乾隆年間,又曾兩次奉敕大規模重修,寺院形成了東為僧徒起居之處,中為佛事活動場所,西為帝王行宮三路並舉的建築格局。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賜額「敕建隆興寺」並沿用至今。

寺院建築南北縱深,中軸線南端為一座高大的一字琉璃照壁,自三路單孔石橋向北依次為天王殿、大覺六師殿(遺址)、摩尼殿、牌樓門、戒壇、慈氏閣、轉輪藏閣、大悲閣、御書樓、集慶閣、彌陀殿、毗盧殿、龍泉井亭等十幾座殿閣,主次分明,高低錯落,氣勢恢宏,是研究我國古代佛教寺院建築布局的典型實例。

寺內有六處文物堪稱全國之最,即:造型獨特的宋代建築摩尼殿,被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譽為世界古建築的孤例;被譽為「東方美神」的倒坐觀音;我國現存早期最大的轉輪藏;被推崇為「隋碑第一」「楷書之祖」的隋龍藏寺碑;舉高21.3米的銅鑄千手千眼觀音菩薩,是我國古代最高大的銅鑄大佛;設計巧妙、富於變化、做工精細堪稱我國一絕的銅鑄毗盧佛像。同時寺內還薈萃了歷代碑碣、壁畫等藝術珍品,均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中國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曾讚譽:京外名剎當首推正定府隆興寺。

寺內東北側建有集文物展示、旅遊休閑為一體的明清式園林——龍騰苑。龍騰苑佔地40餘畝,園內古迹眾多,有北朝石造像、金代廣惠大師經幢、元代壁畫墓、明代龍泉井亭和「三世中丞」石牌坊,同時還能欣賞到紫虛山、明遠亭、龍吟榭、千秋鑒園、春蔭亭、延光堂等園林景觀。

正定隆興寺是一座千年古剎,也是一座古代文化藝術的寶庫,千百年來,她以巨大的藝術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1974年以來,先後有7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蒞臨隆興寺視察並指導工作,對其所蘊涵的深厚歷史文化積澱給予了高度評價,並留下了「國之瑰寶」「文物寶庫,旅遊勝地」等多塊墨寶。

隆興寺是座皇家寺院,清康乾盛世之時,康熙、乾隆二帝及王公貝勒多次蒞臨隆興寺捻香禮佛、書寫匾額、楹聯、詩詞等。康熙四十二年至四十八年,隆興寺奉敕大規模修繕。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皇帝駕幸隆興寺,見重修後的隆興寺壯麗輝煌,喜悅之餘為隆興寺題寫了十九塊匾額。乾隆帝不僅是一位崇佛的皇帝,而且喜歡寄情翰墨,巡幸之處,必題詩作賦。據載,乾隆帝曾七次駕幸隆興寺瞻禮大佛、御書詩聯。

聯一

具何神通三界俯歸一指;

得大自在四禪不隔微塵。

橫批:慧眼無邊

楹聯釋義:

此聯懸於大悲閣廊下,乾隆十六年(1751)清高宗弘曆御題。佛陀具足了怎樣偉大的神通,三界眾生都傾倒在佛的教義之下;心離煩惱,他的造化達到了通達無礙的境界,絲毫不受塵世間一切事物的污染。清高宗弘曆對於書法的嗜好和倡導,比之祖父清聖祖玄燁更勝一籌。歷經數年,刻意搜求歷代書法名品,御覽、御批、欽定多部傳世藏帖,集我國歷代書法藝術之大成。

橫批「慧眼無邊」由西泠印社社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啟功先生題寫。橫批形容佛以無上的智慧看透了世間的一切事物。

聯二

妙相顯光明非空非色;

凈因傳定慧不滅不生。

橫批:白毫相光

楹聯釋義:

此聯懸於大悲閣後檐下,乾隆十三年(1748)清高宗弘曆御題。佛的妙相顯現出智慧的光芒,照見世界一切現象,卻是剎那間生滅,虛幻不實。唯有離卻了煩惱,生成定慧的大志,才能不生不滅,到達涅槃的境界。

橫批「白毫相光」為釋迦如來三十二相之一。意為世尊眉間有白色毫相,旋轉時放光,就像一輪太陽。

聯三

慧日普圓通下禪枝而返照;

靈台凝正覺浮定水以涵光。

橫批:香剎清華

楹聯釋義:

此聯亦懸於大悲閣後檐下,雍正帝第五子和親王弘晝題。禪枝,比喻寺院;定水,以水比喻心定的境界就像一池不流動的水,湛然清澈。意為佛法像智慧的太陽,普照著叢林寺院,佛子定心湛然,在慧日下如水浮游。

和親王弘晝自幼酷愛書法藝術。幾十年的刻苦臨池,加上得天獨厚的條件,得窺內府所藏,而自藏又甚富,其書名重一時。他的書法流便妍美之體、若斷不連之狀、如斜而反直之勢、瀟洒雋越之韻,又有自得之意和自得之趣。小楷行筆溫潤,橫畫纖細,豎畫較粗,顯得端莊而巧寓變幻。結字以正為主,又有一些字略為傾仄,布白又能與王羲之的尺牘統一起來,使他的法書顯得遒勁婉麗,頗有風姿。

橫批「香剎清華」,和親王弘晝題,描寫的是寺院清幽、莊嚴的環境。

聯四

寶綱絢雲霞 現耆闍崛山莊嚴自在慈容

問法相變相 那是本來面目;

金繩懸日月 歷恆河沙劫 普度大千世界

示真語實語 共證無上菩提。

橫批:三摩妙地

楹聯釋義:

此聯懸於大悲閣殿內,乾隆十六年九月清高宗弘曆御題。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匾題「三摩妙地」,系漢梵並舉。贊三摩地不可思議,妙不可言。上聯:珍貴的佛法典籍像絢爛的雲霞,出現在佛陀講法佈道的印度耆閣崛山上,佛陀法相莊嚴面目慈祥,無論法相有多少種變化,那都是一念不生人之本性的本來面目。下聯:金繩為界,覺與不覺,佛法如同日月高懸,開悟世人無明之迷津,不管經歷萬般劫難,都要普渡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用真語實語,共同印證諸如來正真正覺的無上菩提。

聯五

幻化何因但應念而成自爾無去無往;

莊嚴有象祗隨心具足可知即色即空。

楹聯釋義:

此聯懸於摩尼殿內,乾隆十三年(1748)清高宗弘曆御題。摩尼殿,又名五花大閣殿,始建於北宋皇祐四年(1052),重檐歇山頂,大殿布局奇特,正方形殿身四面正中各出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廈,使平面形成「十」字形。整座大殿外觀重疊雄偉,富於變化。檐下斗拱宏大,分布疏朗,柱子粗大,有明顯的卷剎、側角和升起,為宋《營造法式》之典範,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著名古建專家梁思成先生大加讚譽:「摩尼殿重疊雄偉,可以算是藝臻極品。」,屬早期建築之孤例。當年,梁思成先生特意拍照收入《世界建築史》。

念,對所經歷過的事情、境界不忘,記憶儲存;住,留下;色,指能感觸到的,有形的東西皆為色;空,任何事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中,剎那間生,剎那間滅,假而不實,皆為空。幻化是怎麼產生的呢?是念念相續,隨緣而起,所以就無所謂來去停留了。莊嚴妙境是有一定表象可見的,也只不過是隨著自己的心境臆造的,要知道,色空是一體的呀!

石家莊微旅遊(sjztour_)

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就點贊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