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七品琴師」治縣,全靠音樂教化

「七品琴師」治縣,全靠音樂教化

在中國歷史舞台上,倡導勤政廉政的清官不勝枚舉。而有一位唐代魯山縣令元德秀,卻是一個利用音樂教化,移風易俗,構建和諧社會的「音樂縣令」,雖然他職位不高,卻獨具特色。

據《新唐書》《舊唐書》記載,元德秀(695—754),字紫芝,祖居洛陽,是唐代大詩人元結的宗兄和老師。元家世代廉潔,雖然元德秀的父親曾任延州刺史,但臨終時除了那張祖傳古琴之外,竟是家徒四壁、兩袖清風。

元德秀幼年喪父,家境貧寒,但他天資聰慧,除滿腹經綸、酷愛古琴之外,還千里迢迢,背著老娘赴京應試,賢孝聞於四方。元德秀在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舉進士後,出任河南魯山縣令。從此,這位精通音律的「七品琴師」,便按照「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的儒家經典理論,獨闢蹊徑,探索嘗試。

提起古琴,人們便想起春秋時的「琴聖」俞伯牙,可嘆這位「琴聖」的知音,只有鍾子期一人。鍾子期亡故,俞伯牙只得摔琴謝知音。而唐朝開元年間,在魯山築琴台撫琴與民同樂的魯山縣令元德秀,不僅把承載許多傳統文化內涵的古琴藝術,由曲高和寡變為雅俗共賞,還把琴台當作體諒下情與「審音理政」的窗口。就知音多少而論,奇特的「七品琴師」元德秀,才真正是華夏的「琴聖」。

元德秀彈琴圖

中國自古就有「樂在人和」之說,為什麼老百姓盡皆元德秀的知音呢?據史書記載,元德秀終生以七弦為妻,不曾婚娶,平日所得俸祿,多用來扶老存孤,賑濟窮困百姓。元德秀在魯山當了三年縣令後,便抱琴乘車,退隱於陸渾(今嵩縣境內)山村。魯山百姓見父母官空手而去,擁上來夾道相送,含淚話別。

元德秀通過質樸的音樂教化,把魯山治理得山無盜賊,路不拾遺。由於政通人和,百姓愛戴,納皇糧時,不用衙役下鄉催促,只要元德秀抱琴登台彈奏一曲《慶豐收》,全縣百姓聞琴便奔走相告,爭先恐後地繳納皇糧。

故而這以仁德、誠信為核心的「琴台善政」,千百年來,一直為文人墨客所歌頌,如明代詩人姚裕,在《琴台》一詩中寫道:「琴台百尺枕蒼天,今日登臨憶往年。漫想紫芝為政暇,幾多情思付絲弦。」

明代成化年間,魯山教諭陳孜,在《琴台善政》一詩中,更畫龍點睛地寫道:「賢侯德政愛民深,百尺高台靜撫琴。一曲清風弦上調,滿腔和氣軫中吟。伯牙昔日堪同操?單父當年不易心。高山流水非獨樂,至今追慕仰德音。」

仔細推敲「七品琴師」元德秀名垂青史的原因,除了他那嘆為觀止的音樂教化外,還有令人拍案叫絕的歷史機遇。因為元德秀在魯山築琴台與民同樂時,不僅盛唐音樂在「首創梨園」的風流天子唐玄宗大力倡導下,正處在空前輝煌的藝術頂峰,而且元德秀更有幸親率民間歌手,參加了唐玄宗在東都洛陽舉辦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文字記載的「地區性文藝調演」。

大唐開元二十三年(735),為恭賀邊塞大捷,唐玄宗御駕親臨東都洛陽,詔令三百里內的刺史縣令,率能歌善舞之伶人,俱赴東都五風樓前獻藝,唐玄宗品賞過目之後,對優勝者嘉獎重賞。四方刺史、縣令接詔後,為了媚上邀功,不顧百姓死活,慌忙精選歌女,趕製車輛服裝。懷州刺史更獨出心裁,不僅讓數百名歌女,俱著綾羅錦繡,戴環佩珠翠,連拉車黃牛都披紅挂彩,扮作犀象虎豹之狀。

唯有元德秀,像「雞立鶴群」一樣親攜古琴,僅帶民間歌女數人,巧借東都洛陽獻藝,演唱元德秀反映民間疾苦、哀嘆一米一粟來之不易的《於蒍》歌。

大概是唐玄宗聽膩了歌功頌德之音,猛然換換口味,頓覺耳目清新,對魯山所獻村歌連聲誇獎道:「妙哉!妙哉!真乃堯舜之風、聖賢之音哉!」並對身邊的宰相說:「天下官吏,若都像懷州刺史一樣揮金如土,百姓將難免塗炭之災。」乃重賞元德秀,並將懷州刺史削職為民。

學習古籍版本,離不開查看實物、進入圈子、了解市場價格!網拍是無成本、最方便的學習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公開徵集拍品:古籍、碑帖、信札、印譜、書畫等藝術品
天天網拍:29套西文簽名本今晚八點開拍!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