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一戰的鐵鍋,到如今的防彈頭盔,是如何一步步演變而來的

從一戰的鐵鍋,到如今的防彈頭盔,是如何一步步演變而來的

從一戰的鐵鍋,到如今的防彈頭盔,是如何一步步演變而來的

在人類漫長的戰爭史上,武器與護具的發展就像是矛與盾的雙方,相互拉鋸此消彼長。

13世紀,中國火器傳入歐洲,加快了火槍的發展。15世紀,西班牙研製出火繩槍(就是明朝時的鳥銃)。1525年,達芬奇發明了燧發槍,不但克服了天氣對槍的影響,還簡化了槍的操作程序,做到了隨時發射。遠程武器的不斷進化,讓笨重、不防彈、造價昂貴的古代盔甲在戰爭中越來越站不住腳。18世紀後,軍隊開始陸續徹底放棄穿戴盔甲,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經濟輕便且能在戰場上區分敵我的軍用制服,古代盔甲逐漸成為歷史。

其實早期軍服鮮亮的顏色也是一種防護手段,混亂的戰場上誤傷頻繁發生,鮮艷的顏色至少可以避免被友軍的子彈擊中。但是隨著武器的精度和射程的不斷進步,鮮艷顏色也會引來殺身之禍,於是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以灰、綠、褐為主的低純度色系成為制服的主要顏色。

19世紀,後裝槍和自動武器的出現,以及火炮的廣泛應用,更是讓士兵的生命脆弱不堪。這讓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提升士兵的戰場生存能力勢在必行。但是盔甲被淘汰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單兵護具的發展是出現了一個斷檔期的,這段時間裡,護具的研發幾乎是停滯的。包括一戰正式打響之前,士兵普遍連頭盔都沒有。比如當時英軍佩戴的是大檐帽,美軍裝備的蒙大拿式野戰帽等。德軍的普魯士軍盔是皮革加少量金屬裝飾,沒啥防護性。全金屬頭盔也有,比如德國的M15鋼盔、法國的龍騎兵頭盔等,但它們更多的是對古代頭盔的一種傳承,裝飾價值遠大於實戰價值,在槍林彈雨面前其實跟裸奔沒啥大區別。

從一戰的鐵鍋,到如今的防彈頭盔,是如何一步步演變而來的

直到1914年,一名法軍炊事兵在遭到德軍炮擊時隨手把鐵鍋頂在頭上,因此只受到了輕傷。也是這哥們運氣好,要是有一發炮彈正巧落在他頭頂上就神作了我跟你講~法軍的路易斯·亞德里安將軍得知此事後,深信鋼盔能減少士兵的傷亡,他要求部隊研製金屬頭盔,於是現代軍用頭盔的始祖「亞德里安鋼盔」誕生了。亞德里安頭盔的特別之處在於內部結構的設計,這種看似簡單的懸掛裝置可以有效減緩爆炸對人體頭頸部位的衝擊。雖然不能防護近距離直射的子彈,但是對遠處射來的流彈和彈片還是有一定防護作用的。不過這款頭盔還是沒有徹底擺脫古代頭盔的影響,比如頂部隆起的部分、外接式的盔沿、金屬雕刻的花紋等。

從一戰的鐵鍋,到如今的防彈頭盔,是如何一步步演變而來的

隨後英國研發出了MK-1型頭盔。它的外形很奇葩,首先這款頭盔設計得十分淺,有點像草帽或是飛碟、鍋蓋、洗臉盆......從正面和側面來看,這種扁平的頭盔只能護住三分之一的頭部,而盔沿延長得卻十分誇張,顯然MK-1不是用來防平射而來的子彈的,而是用來抵禦來自上方的攻擊。 一戰時期的士兵雖然有塹壕做掩體,但是面對敵軍火炮發射出來的空爆彈和榴霰彈則完全沒有抵抗能力,這些炮彈的彈片幾乎是垂直從天上落下來的,以及當時馬克沁機槍的縱深散布射(之前微博關於機槍的那篇文章有提到過),也讓塹壕里的士兵苦不堪言。顯然這種草帽形狀的頭盔能更大限度的從上方保護士兵的頭部和肩頸部位。

頭盔的確能減小傷亡,現在連小學生都知道剛槍至少得有個二級頭。但是在1914年一戰剛剛打響的時候,大多數軍隊仍然不喜歡使用頭盔,認為戴頭盔上戰場是貪生怕死的表現,衝鋒時戴頭盔會影響進攻士氣......這種想法似乎已經蠢得沒邊了,但是仔細想想似乎又有一點道理,它可能是一種源於人類最原始進攻的本能。

從一戰的鐵鍋,到如今的防彈頭盔,是如何一步步演變而來的

德國也不甘示弱,1916年開始裝備了M16頭盔,隨後在此基礎上改進,又推出了M17、M18頭盔。德國鋼盔的設計思路是在不影響視線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保護頭部,所以M16頭盔被設計得像煤桶一樣深,扣在腦袋上能覆蓋到耳朵和枕骨部位,然後切掉前方妨礙視線的部分。這種頭盔外型的設計思路一直沿用到今天。M16頭盔的兩側還有兩個凸起的透氣孔,也兼用作附加裝甲的支點。

從一戰的鐵鍋,到如今的防彈頭盔,是如何一步步演變而來的

那麼這段時間美國人在幹啥?其實美軍也有著急頭盔的事兒,但是戰事緊張,與其自主研發,不如山寨別人家的用著先。於是美國給遠征軍裝備了山寨英軍MK-1的M1917式頭盔。它跟MK-1的不同之處是內部懸掛和下顎帶是一體的,其中一個斷裂就要更換全部懸掛系統。但是這麼大個國家沒有屬於自己的頭盔顯然有點說不過去,於是美國政府請來了時任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武器部部長——巴什佛德迪安。任命他為美國軍械少校,兼任國家頭盔及盔甲研究委員會主席。此人酷愛古代武器盔甲,所以他設計出來的頭盔一件比一件復古,軍隊以不複合實際為由屢次拒絕採納它的設計。直到一戰結束,也沒有一件作品被批量裝備部隊。他甚至提出了要將全身板甲重新引入軍隊,這在當時是十分可笑的,但是這種想法如今卻獲得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我們仔細想想,追求全身防禦不正是當今各國軍隊夢寐以求的么?

從一戰的鐵鍋,到如今的防彈頭盔,是如何一步步演變而來的

二戰期間,戰爭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原地蹲坑的塹壕戰已經無法與機械化軍隊抗衡了,頭盔也應該順應時代進行改變,但是因循守舊的英軍始終捨不得改,從MK-1到MK-2,再到之後的MK-6頭盔的外形始終沒有重大革新,這個國家的創造力也真是讓人著急。

而德軍的M16頭盔的設計本身已經很優秀了,作為一戰結束後的剩餘物資一直沿用到二戰初期。1935年,在一戰頭盔基礎上,德國推出了著名的M35頭盔。M35要比以往的頭盔做工更精緻,特別是新的懸掛系統更加緊湊堅固,不僅耐用,還能減少頭部疲勞。但是德軍在1935年並沒有拿到新鮮出爐的第一批M35頭盔(1936年才裝備),因為當時德國接到了來自中國和西班牙的大批訂單,1936年以前生產的M35都出口了。德軍為了提升頭盔的隱蔽性還對其進行了各種改裝,比如加裝迷彩盔罩和鐵絲,用粗糙的大顆粒油漆降低頭盔反光等。這要比一戰時期靠糊泥巴和士兵手繪迷彩的做法先進得多。

從一戰的鐵鍋,到如今的防彈頭盔,是如何一步步演變而來的

而之後的M40頭盔為了降低成本,實現戰時快速生產,取消了M35額外安裝通風口的做法,而是直接在頭盔上打兩個孔了事,不過M40也是採用了新的模具的,所以外形與M35有細微差距,不過只要不把兩個頭盔放一起是很難看出來的。M42則是在M40的基礎上繼續進行簡化,取消了M35和M40的外沿卷邊工藝,直接採用切邊,降低了生產成本。後期的M42頭盔(1943年以後)也不會在頭盔上印部隊標記了。

而抗日戰爭期間的中國軍隊,包括頭盔在內的很多軍事裝備主要還是靠進口,截止1936年,中國從德國進口了31.5萬頂M35頭盔。然而隨著德日關係的日益親密,中德之間的關係逐漸出現裂痕,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後,中國加入同盟國,正式對德宣戰。之後中國便又爭取到了英美等國的裝備支持,這也是大家為什麼能在《我的團長我的團》中看到國軍士兵既有德國頭盔,又有英國頭盔,還有美軍頭盔。但是這種過度依賴進口和外援的做法終歸是飲鴆止渴,軍事工業沒有達到自主化,是無法支付起戰爭龐大的消耗的。而日本在二戰期間從武器裝備到士兵訓練都已全面實現了國產化,這使得對華侵略戰爭中消耗掉的制式裝備能得到及時補充。

我們再來看美軍的頭盔發展,經歷了一戰之後,美軍的武器裝備的研發始終沒有停歇。1942年,美軍終於擺脫了山寨英軍的M1917頭盔,推出了M1頭盔。M1的懸掛系統性能良好,鋼盔與頭部之間有一定的空隙,這種設計乃可以讓鋼盔受到衝擊時能將其力分散至整個頭部進而降低鋼盔被穿透的可能性。M1的設計標準是可以抵擋住0.45手槍彈以及炸彈彈片。但是這種懸掛系統的重心偏高,在緊急情況下轉頭時頭盔會晃蕩,而且M1的尺寸不一定適合每個士兵的腦袋,於是改良後的M1頭盔有了內盔與外盔之分。二戰結束後,美國又參與了1956年的韓戰及1968年的越戰等,伴隨著美軍南征北戰,M1頭盔已成為美軍的標誌之一。

從一戰的鐵鍋,到如今的防彈頭盔,是如何一步步演變而來的

到了20世紀後半葉,隨著科技的進步,頭盔的演化出現了兩種發展方向,一種是採用更高硬度的合金頭盔,代表作是瑞士生產的PSH-77鈦合金頭盔。另一種則是採用非金屬材料的新型頭盔,比如美軍的PASGT凱夫拉頭盔。但是新材料的進步並沒有給頭盔的內部構造帶來革新,PASGT頭盔仍然採用了網狀的內襯,和兩點式的盔帶固定。佩戴時不穩定的弊病仍然沒有完全根除,例如醫療兵在低頭救治傷員時,經常因為頭盔滑落而遮擋視線,於是乾脆將頭盔摘下來,放棄頭部防護。

而中國在改革開放後,注意力開始逐漸從只盯蘇式裝備轉變為放眼全球。經過不斷的學習和探索終於在20世紀90年代研製成功了QGF02型芳綸頭盔。新一代國產軍用頭盔的防護面積要比美軍的PASGT大一些,防護性上與美軍頭盔旗鼓相當,但是這款國產頭盔更輕更舒適,成本也更低。更重要的是QGF02一改「兩點式」盔帶結構,採用「三點弔帶式」結構,這在頭盔的設計上小有彎道超車的架勢。

從一戰的鐵鍋,到如今的防彈頭盔,是如何一步步演變而來的

雖然新型材料大行其道,但是在21世紀以前,金屬頭盔還並不算落伍,鈦合金頭盔仍然被一些特戰和特警單位所青睞。比如遊戲《CS》中的德國GSG-9部隊,佩戴的就是鈦合金頭盔,到了《CSGO》和《彩虹6號》,這支部隊仍然在佩戴鈦合金頭盔。 但是鈦合金頭盔的弊病也很明顯,首先頭盔過重,一般鈦合金頭盔配上防彈面罩有三四斤重,很不適合長時間行軍打仗,另外鈦合金頭盔的造價也較高,不適合大規模裝備部隊,所以鈦合金頭盔未能成為主流。不過鈦合金相較凱夫拉也有優點,就是沒有保質期,拿它當傳家寶都沒有問題。

從一戰的鐵鍋,到如今的防彈頭盔,是如何一步步演變而來的

還有時下非常流行的《絕地求生大逃殺》中的「三級頭」,其實就是從PGH-77鈦合金頭盔演變而來的。冷戰期間蘇聯將訂購來的PGH-77裝備給阿爾法等精銳部隊,該頭盔在當時是十分先進的,頭盔內部已經安裝有通訊系統了,只不過通訊系統是敵對陣營西德生產的。堂堂大蘇維埃這樣總進口西方的頭盔是件很掉價的事情,為了保住面子,同時又能滿足部隊的需要,蘇聯人選擇了山寨。在PSH-77的基礎上,蘇聯人開發出K6系列鈦合金頭盔,隨後又在K6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加裝了通訊裝置,開發出「阿爾金」頭盔,就是別斯蘭人質事件中頻頻亮相的「電焊盔」,只是蘇聯的頭盔顏色都是綠色的,沒有黑色。蘇聯解體後,MVD旗下的山貓小隊裝備了一批加裝了通訊裝置的K6-3(也被稱作山貓-T),這批頭盔的顏色正是吃雞遊戲中的亞光黑。(不過遊戲中的「三級頭」和現實中的山貓-T是有些許差別的)雖然這一代鈦合金頭盔用巨大的體型和重量換取了較高的防護,但是這種頭盔的設計是有很大缺陷的,佩戴起來十分笨重,狂野的大面罩也很影響視野。與此相比,美軍研製的「野獸」護面則要先進得多,當然這樣比其實有點不厚道,我只是想告訴吃雞玩家,「3級頭」不是啥先進玩應兒。

從一戰的鐵鍋,到如今的防彈頭盔,是如何一步步演變而來的

步入21世紀以後,為了方便戰場上士兵的通訊,美軍將無線電對講機普及到了每個士兵手中。為了能在頭盔上安裝通訊器材又不相互影響佩戴,美軍開始削減PASGT頭盔覆蓋前額、後腦及耳朵的部分,從而減輕重量,於是2003年ACH先進作戰頭盔應運而生。ACH比PASGT的防護面積減少了8%。除了減重之外,ACH的內襯也改用了緩衝海綿墊,士兵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調整海綿位置,盔帶採用四點固定系統,舒適度和穩定性大幅提升。除了通訊器材外,還能與夜視設備、防毒面具、防風鏡、面部護罩等兼容使用。2017年美軍對ACH頭盔進行大規模升級,開發出ECH增強作戰頭盔。採用高分子聚乙烯(PE)材料的ECH頭盔,不但重量再次減輕,防彈性能也大幅度提升。以往的頭盔只能防禦手槍子彈和遠距離的流彈,遇到步槍的直射則會被輕易洞穿,可從ECH開始,頭盔將可以直面步槍的挑戰,雖然一頂ECH的造價達600美元,是ACH的兩倍,但是跟士兵的生命相比,這點小錢還是值得的。

從一戰的鐵鍋,到如今的防彈頭盔,是如何一步步演變而來的

不過一直有這樣一個流言,就是「子彈未擊穿頭盔,但是衝擊力會扭斷脖子」其實子彈或炸彈形成的衝擊力會不會扭斷脖子跟頭盔的懸掛系統有很大關係,即便是古代的盔甲,金屬與人體也不是直接接觸的,中間填充了厚實的布料。子彈在推動頭盔和對頭盔外部造成形變的過程會消耗掉一部分衝擊力,頭盔內的護墊受擠壓變形又消耗掉一部分,人的頸椎擺動會再次起到緩衝作用。研究表明手槍子彈擊中頭盔後對脖子毫無影響,7.62子彈擊中頭盔對脖子也無大礙,如果步槍子彈能將讓人的頸椎骨折,那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補鈣。

在許多現代戰爭題材的影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種造型略有些科幻的戰術頭盔,也就是如今十分流行的FAST頭盔,它的英文全稱是Future Assault Shell Technology(未來突擊外殼技術)在《戰狼》、《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中都有出現,目前中國軍警也有引進這種頭盔。FAST頭盔看起來不像以往的頭盔那樣笨重,同時還可以加裝各種夜視儀、耳機、照明等配件,顯得很酷很時尚,許多軍迷都會收藏一頂山寨或是原品的FAST(原品防彈版FAST約1500美元左右,給土豪們「手動點贊」)。但是不論這種頭盔用了什麼防彈材料,有一個很直觀的事實,就是它的防護面積與傳統頭盔相比被削減了至少30%。,前額、耳部、後腦部分的防護被大刀闊斧的切除。FAST從外形上大致分為中切(哨兵版本)、高切、超高切三種,就是一次比一次切得狠的意思,Ops-core公司甚至還推出了非防彈版本的FAST頭盔(頭上帶孔洞的就是不防彈版本),這也讓很多人覺得FAST頭盔華而不實。然而這背後其實蘊藏著單兵護具發展觀念上的巨大轉變。

從一戰的鐵鍋,到如今的防彈頭盔,是如何一步步演變而來的

FAST其實不只是一頂頭盔那麼簡單,確切的說它是一個信息化裝備的承載平台。雖然現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在學習美軍,但如果只是「趕時髦」而裝備FAST,卻忽視了其他配套裝備的研發和裝備,那這款頭盔將是毫無意義的。所有士兵都會有一種恐懼,戰場上橫飛的子彈可能有一顆屬於自己,各國在不遺餘力的研發單兵護具時,思路始終是「如何能抗住這顆子彈」,而當今輕量化頭盔的發展思路是「如何讓這顆子彈射不中」。當士兵裝備了高性能拾音降噪耳機、夜視儀、電子導航、無線電、敵我識別等各種先進裝備後,戰士的眼睛將比敵人看得更遠、耳朵聽得更清、戰術配合得更默契、情報獲取得更細膩精確......未來隨著外骨骼技術和防彈材料的進步,很可能出現兼具機動性和防禦力的超級戰士。而目前,在負重無法改變的情況下,捨棄一小部分防禦,來換取更強的戰場感知力,顯然這才是當今士兵的迫切需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