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茶道入門》之 茶葉篇
茶者:初奉祭,引當葯,並作食;傳成飲,又論品,復歸藝;合人境,寓天道。
道者:先為途,入一門;後為技,循心跡;再為悟,通萬物;終為神,處有無。
【茶葉篇】
自從神農氏嘗百草,發現茶葉可以解毒之後,中國人就開始喝茶了(準確的說是「吃」,像吃蔬菜水果一樣)。雖然有史可考的記錄是在西漢,但實際肯定早得多,畢竟那時能寫書的人寥寥無幾,記載的也應該是有代表性的東西,如果太罕見,就沒有機會被記錄了。
我一直相信茶樹是中國的特產,中國以外沒有茶樹,其它國家或地區的茶樹都是後來從中國移植過去的。就像四川熊貓、南極企鵝、澳洲考拉……有些東西是上天指定或自然的選擇。
《神農食經》寫道: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本草綱目》曰: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茶經》云: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乏、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古人介紹茶葉的書籍著實不少,但真正系統性剖析茶葉成分的是在20世紀,醫學科技發展後,才有了通俗的解釋。
茶葉的基本成份:1、茶多酚,或稱兒茶素。是茶葉特有成份,具有苦、澀味及收斂性。具抗氧化、抗突然異變、抗腫瘤,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及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壓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過敏等功效。2、咖啡鹼,帶有苦味,是構成茶湯滋味的重要成份。有興奮作用,使人保持頭腦清醒及較有耐力。3、礦物質。茶中含有豐富的鉀、鈣、鎂、錳等11種礦物質。比如鉀:促進血鈉排除。血鈉含量高是引起高血壓的原因之一,多飲茶可防止高血壓。還有氟:具有防止蛀牙的功效。以及錳:具有抗氧化及防止老化之功效,增強免疫功能,並有助於鈣的利用。4、葉綠素、維生素。具有抗腫癌,延緩衰老作用。如胡蘿蔔素:在人體可轉換為維生素,但要和茶未一起飲咽才可補充。維生素B及C,為水溶性,可由飲茶中獲取。5、其他機能成份。黃酮醇類具增強微血管壁,消除口臭功效。皂素有抗癌、抗炎症功效。胺基酪酸於制茶過程中強迫茶葉進行無氧呼吸而產生,可以防高血壓……總體來說,茶湯中陽離子含量較多而陰離子較少,屬於鹼性食品,可幫助人體液維持酸鹼平衡,保持健康。
古代人們把茶葉當食物或藥材用,後來發現不病不餓時喝了也挺好,於是逐漸變成日常飲料。本來是貴族階層才有的奢侈品,自唐朝之後,開始向老百姓普及。有了廣大群眾智慧參與,簡單的製作工藝慢慢豐富、進化、改良,最終形成了當今六大茶類:黑、白、紅、黃、青、綠。(註:花茶在本文並不歸類為茶,因為花茶的材料並非單純來自茶樹。)
按顏色來定義茶類當然是粗淺的分法,不過我個人還是比較贊同的,這有利於茶文化推廣。把複雜的事變簡單向來是宣傳界的金律,如果每每要追究工藝差別、口感層次,來擴展或升華概念,那麼成千上萬種茶葉,誰有耐心與必要去記憶呢?你可以根據外型、味道來細分受眾群體,但不能因此另立門戶說這是新的茶類。若讓消費者一想到茶就感覺複雜高端,肯定也會逐漸敬而遠之……產品(尤其食品)過度細分看似專業,卻容易阻礙市場推廣,除了對廠家商家抬高價格有利,其它沒什麼好處。不如把門檻設低一點,讓大部分人先喜歡起來再說。
黑茶,高度發酵(≥90m),代表品種有:普洱茶、藏茶,安化茯茶,四川邊茶等等。
紅茶,高度發酵(≤80m),代表品種有:正山小種,祁門紅茶,滇紅,金駿眉等等。
青茶,中度發酵(≥50m),代表品種有:烏龍茶,鐵觀音,鳳凰水仙,岩茶等等。
白茶,中輕發酵(≤30m),代表品種有:福鼎壽眉,白牡丹,白毫銀針等等。
黃茶,輕微發酵(≈20m),代表品種有:廣東大葉青,君山銀針,路丁茶,毛尖等等。
綠茶,輕微發酵(≤10m),代表品種有:龍井,碧螺春,黃山毛峰,廬山雲霧等等。
可以看出,定義標準是發酵程度,發酵程度由製作工藝來決定。曬青、搖青、炒青、揉捻、緊包、乾燥……不同工藝手法對茶葉的影響肯定有所不同,因此讓它的口感、功效起變化。如果要把每種茶歸納出一個代表性的作用,固然可以,但也只能作為一個參照,事情並非絕對。廠家製造水平有高低,消費者個人體質也不相同,效果不可能適應所有人。
黑茶紅茶(高度發酵),大體可以認為它們溫補,活血暖胃、消脂解糖;綠茶黃茶(輕微發酵)性寒涼,擅於清熱降火、排毒通滯;青茶白茶(中度發酵),不熱不冷,生津解膩、促進代謝……當然,不論什麼類,茶葉的共性還是在的,比如提神、降壓、防癌。
雖然茶樹分為灌木型和喬木型,但本質上是一樣,只有年齡大小不同,還有是否人工栽培或野生滋長。按照常識,喬木的比灌木的好,野生的比養殖的好。其它,即使海拔、氣候、土壤等各種環境不同,真正決定茶味道和功效的依然還是製作工藝。工藝好了,味道和功效必然好。
有人說同樣的產地和工藝,價格也分高中低的級別,那是什麼道理?比如一斤武夷山紅茶,為何有的賣一百,有的賣一千?其實這是「時間」的差異。一年中只有春季(清明節)摘採的茶葉品質最好,其它季節的次之;而根據葉片在茶樹中的位置,分三個階段:最貴的是芽尖、嫩芽;其次是中葉、熟葉;最後是大葉、老葉……說白了是生長的時間。茶葉製成以後,還有存放的時間,也影響價格。
有人喝茶睡不著,有人喝茶睡得香,這是體質的差別;有人覺得藏茶是個寶,有人覺得藏茶是垃圾,這是生產商的差別;北方人愛喝大碗茶,南方人愛喝杯盞茶,這是文化喜好的差別。這些都不能拿來談論茶葉好壞。
最近二十年,中國茶行業復甦並發展得很快,約有六七千萬人投身於制茶、賣茶崗位,利益的推動下,難免有浮躁、魚龍混雜的現象出現。囤積居奇、價格炒作、虛構文化,這些尚算輕的,最嚴重的是為提高產量而濫用化肥、農藥,導致作物異常生長!
我們都知道,肉菜水果都是野生的好。養殖園、大棚催熟甚至反季節的食品,其實都難吃,並且不利於身體健康。茶葉也是農產品,一樣必須遵循自然規律。超常規的出產不但禍害人,也禍害環境。化肥頻施導致土壤鹽化固結、污染水源;嚴重的農藥殘留,更是直接把茶葉變成毒物,怎不令人憤怒?
陸羽說:采不時,造不精,雜以卉莽,飲之成疾。意思就是:喝了時候不對的茶、粗製濫造的茶,一樣會生病。別以為茶是藥材或保健品,就不傷人,前提要看生產它的人有沒有良知。有些人喝了十幾年茶,卻落下一身病,完全違背了茶的初衷。
那麼,怎樣可以區分或鑒別茶葉的好壞呢?
普洱茶、鐵觀音、金駿眉、肉桂、龍井……每一種茶都有自己的性質特色和檢驗辦法,如果要個個羅列出來,十幾萬字也寫不完。這畢竟是篇入門級文章,只能講講統一的標準,找出共性,盡量適應所有的茶。
首先在購買環節,要認清楚廠家,尋找食品或有機認證標誌。雖然這些證的真實性不高(指企業弄虛作假,而非官方標準缺失),但至少有勝於無,可以追溯源頭。對於年份久遠的老茶,證件可能沒有,條件允許的話,使用農殘試紙或試劑進行檢測,沒條件就只能試喝了;其次,觀察茶葉顏色、形狀、氣味。若雜質(梗、泥)多、顏色可疑(含色素)、氣味不純,都是下等品;最後,價格遠遠低於正常水平的不要買,貼多少合格證都不買,別心存任何僥倖。
在品嘗的環節,也有幾點建議可供參考。
1,好茶的茶湯顏色透亮。「透亮」不是透明或淺色,而是一種質感。譬如紅茶黑茶的茶湯顏色都比較深,但一樣純度高,可稱透亮;綠茶黃茶的顏色淺,依然有它們獨特的質感。茶湯雜質少,不混濁,甚至帶光澤,說明葉底本身不錯。
2,好茶的氣味醇香持久。不同茶類的香氣不同,對醇度的敏感也因人而異,但有一點是共通的:持久性。好茶的香味在五六泡以後都能持續不變,甚至超過十泡以上,而劣茶香味往往三四泡後就迅速減弱,至七八泡時,幾乎已完全不聞或變味了。
3,好茶是讓人身心愉悅的。濃釅、柔和、回甘、清冽……這些辭彙未必適合所有的茶,但六大類無論哪一種,以茶葉的基本屬性來說,都應該讓人身體產生舒爽的反應。如果口感酸澀、慪臭,甚至喝完胸悶、噁心、頭昏,那這東西就絕不能算茶。
還有一點,屬於我個人經驗:好茶都是可以長期存放的。所謂「保質期」,是廠家和政府為了限制責任的一種安全策略,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好好保存茶葉的義務,設置一個期限,有利於防範道德與法律風險。中國人制茶几千年,代代流傳的老茶並不少,許多人都喝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茶,如果茶質很差,如何能夠維持這麼長時間?所以好茶都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當然,前提是你認真待它,儲藏地不風吹日晒、不潮濕髒亂……至於是否要使用冰箱,我倒覺得可有可無。冰箱作為電器才誕生多久?古人有使用冰箱來存茶的嗎?對於那些鄭重提醒一定要用冰箱來保存的廠商,我反而懷疑他們的茶不是什麼好茶。況且95%家用冰箱都竄味很嚴重,為保鮮卻竄味,還不如不保。
從古到今,黑茶、紅茶、青茶、白茶都不乏有存放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記錄,尤其黑茶白茶,更是越長久越昂貴。即使是黃茶、綠茶,也有人存放三五年後仍甘之如飴的。科學實驗表明,輕微發酵的食品比不上高度發酵的食品能那麼長久保持屬性,但就植物的成分而言,不應只有說明書標註的一年半載,這一點在釀酒業、中藥界,莫不如此……所以有人把囤茶當成一種投資,抵禦通貨膨脹,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茶樹是上天賜予人類的厚禮,有病可治病,沒病可養身。我們不能為了小團體經濟私利就糟蹋自然的哺育,最終還是傷害了自己。黑白紅黃青綠,每種茶葉都有適合它的人,也有人適合多種茶,只要懂得運用,就會驅邪消痛、延年益壽。願大家都能找到對的茶葉,珍惜它,享受它。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整理髮布,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懂茶妹交流哦~
喜歡喝茶和懂茶是兩回事,喜歡並不代表一定懂,你愛喝茶,那麼請你也要懂得如何正確挑選茶買茶,正確泡茶喝茶。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
( 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交流哦~)
TAG:中國茶源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