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塑造了概念?
文字就像膠水一樣,能使我們將不同的經歷置於一個標籤之下,這尤其適用於一些我們無法看到或觸摸的概念。但是我們仍不理解,語言是如何塑造這些抽象概念的含義的;或者說語言是如何讓我們將這些經驗,集合在同一個術語「框架」下的,而這個術語指示的是我們無法指向、看到或觸摸到的東西。
具象概念和抽象概念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不同,例如「香蕉」是一個具象概念,「自由」則是一個抽象概念。為了更好地理解這種差異,我們可以在谷歌圖片中搜索「香蕉」和「自由」這兩個詞,再將得到的圖像搜索結果進行比較:於「香蕉」而言,我們得到的圖片會非常相似;對「自由」而言,我們得到的圖片類型非常不同,很顯然,「自由」的圖片中幾乎沒有什麼共同之處。
○ 在谷歌圖片中分別搜索「香蕉」和「自由」所出現的結果。圖片來源 | Google Image / 作者
大量的科學研究都在試圖界定具象概念和抽象概念的區別。研究表明,具象概念比抽象概念要更容易被學習和記住。臨床研究表明,一些特定大腦區域受損的患者無法理解和記起抽象概念,但他們不會忘記具象概念。這是因為抽象概念和具象概念是在大腦中雖然重疊卻又不同的區域被處理的。
儘管存在這些已有記載的差異,也儘管我們日常使用的大約70%的詞都指向抽象概念,然而,大多數科學理論在處理語言在大腦中如何運作這一重大問題時,只是基於對那些表示具象概念的詞的分析。
其中的原因很簡單。想像一下,假如從外太空來了一個外星人,它想要學習我們的語言。那麼在教它「香蕉」這個詞的時候,我們可以拿一個香蕉給它看,幾次過後,這種聯繫可能就會保留在外星人的記憶中。但是我們要如何才能教會它「自由」的含義呢?
事實證明,理解我們的日常經驗會如何塑造概念的含義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具象概念來說,日常經驗相當有用:顏色、形狀、紋理、味道、聲音、氣味以及我們通過身體所感知到的一切,都有助於塑造具象概念的含義。但是,「自由」的顏色或形狀是什麼呢?什麼類型的經驗能代表「自由」的含義?如果我們的身體經驗不能直接塑造抽象概念的含義,那麼抽象概念到底是由什麼構成的呢?
概念是由什麼構成的?
因此,一場盛大的學術辯論圍繞這一話題展開了。主要的思想流派有兩種:一種是所謂的「基礎認知」,另一種是我們所謂的「符號認知」。這兩種觀點都假設,我們是根據相同的基本原則來理解和表示所有概念的,無論這些概念是具象還是抽象的。人們認為,它們的區別可能在於這些概念要傳達的信息類型。
基礎認知陣營預測,當聽到「香蕉」這個詞時,我們會自動地激活大腦中與顏色、味道、質地等有關的信息,這些信息來源於我們之前關於香蕉的經驗;對「自由」來說,他們則認為,我們仍會喚醒體驗到「自由」的實例或場景,但在這種情況下,關注點在於由這種經歷所引發的情緒,以及這些場景中的動態元素,而不在於相關實體的感知特性。
另一方面,符號認知陣營則認為,我們頭腦中的概念是通過與經驗無關的符號來表達的。按照這種觀點,當我們聽到「香蕉」這個詞時,我們並沒有模擬任何源自之前經驗的東西。相反,我們是通過抽象符號來聚集信息單元(例如計算機中的0和1),才理解詞語含義的。根據這種觀點,大腦對精神符號進行的處理,就如同電腦一樣,不用每次都調用與這些概念相關的過往經驗。具象概念和抽象概念都是如此。
第三種方法
但這兩種方法都存在一定問題。鑒於具象概念和抽象概念之間的巨大差異,如果這兩種概念在我們的頭腦中是以不同的方式處理的,當然並不奇怪。
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香蕉」和「自由」的含義可能包括我們從不同渠道獲取的信息的混合。儘管對「香蕉」一詞的含義,感知經驗是主要的構成成分;對於「自由」一詞的含義,語言才是主要的構成成分。語言是一個強大的工具,它可以扭曲、創造和改變經驗。
人類會用語言來構建意義。詞語不僅僅是我們給那些在更深的認知層面上被操作與整合的概念和想法貼上的標籤。詞語會構建含義,使我們能夠形成、整合併闡述複雜的思想,若非如此,我們將無法處理複雜的思想。
具象概念主要由從感知經驗中得來的信息構成,抽象概念則主要由語言構成。因此,抽象概念代表著語言進化中最高階且最複雜的成就,且可能是人類進化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撰文:Marianna Bolognesi(牛津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原文標題為「How language shapes your thoughts – what researchers know」,首發於2018年7月26日的theConversation。原文鏈接:https://theconversation.com/how-language-shapes-your-thoughts-what-researchers-know-96047。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
TAG: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