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偽期刊引關注 學術出版物應當好「質檢員」
近日,德國多家媒體調查披露,一些出版商採用欺騙手段,經常在虛假科學期刊上刊登幾乎未經審核的研究報告,由此導致大量錯誤或真假難辨的信息流入社會,誤導讀者。
生活經驗告訴我們,聽到別人打噴嚏,幸災樂禍或者自我慶幸,都不是健康的心態,最好的做法是給自己做一次體檢、敲一敲警鐘,看看是否存在相似的問題或需要警惕的隱患。德國這次爆出的科研出版問題,值得引起我們關注和省思。
有人或許會覺得,這件事發生在德國,離我們很遠。是的,北京與柏林之間相距遠逾萬里,不可謂不遠,但在全球化深入發展和資訊快速傳播的今天,中國與德國其實處在共同的全球學術網路之中,共享著許多學術資源和信息,也受到相似的學術生態的影響。
更何況,調查還顯示,全球有多達40萬名的研究人員曾在虛假科學期刊上發表過文章。聯繫到這幾年爆出的中國學者「撤稿門」等事件,或許這40萬名研究人員中也有我們的同胞。他們像《圍城》里的方鴻漸那樣拿著一張「克萊登大學」的文憑,用刊發在「國際期刊」上的「學術成果」,騙取更多學術資源。
即便再退一步來講,我國學術出版本身的情況也並不容樂觀。近年來,在科研考核過度量化、過分依賴論文以及急功近利的學風等多種因素刺激下,學術刊物一號多刊、違規增刊、買賣版面、虛假引用、濫收版面費的現象屢禁不止,各種代寫代發論文的「中介機構」更是層出不窮。一些名頭頗大的學術出版社或刊物被業內視為「學術垃圾生產廠」,但作為項目申請、職稱評定、獲取學位等要素構成的「學術產業鏈」上的頑強一環,它們在成果出版、論文發表的龐大「市場需求」中如魚得水、遊刃有餘,賺得盆滿缽滿,真可謂亂象叢生、觸目驚心、令人心憂。
事實上,在科研的領域裡,學術出版應承擔起「質檢員」和「把關人」的角色。如果學術期刊或出版社缺乏必要的自持和操守,置自身職責於不顧,放任不合格乃至錯誤的信息流向社會,一則可能扭曲學術發展本身的進程,擾亂、延緩或阻礙學術創新;再則這些虛假或錯誤信息一旦被政府或公眾採信,又可能造成決策失誤以及社會資源的浪費。
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正如德國的科學家們所指出的,未經審核就發表研究報告玷污了科學的嚴肅性,這麼做是「科學的災難」,不但危害了個別科學家的聲譽,而且還破壞了公眾對科學本身的信任。毋庸置疑,信任是十分寶貴的,它提供了科學研究的氛圍和保證。信任可能因一件小事就被破壞,卻需要付出千萬倍的成本去修補。這些年,我們的社會上或明或暗地飄蕩著一股對專家的懷疑和嘲諷,昔日受人尊敬的學者被調侃為「磚家」「叫獸」,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稱號」折射出的,正是民眾對科研、學術以及學者群體信任的缺乏或破損。
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從德國媒體揭露的情況中汲取教訓,對照國內的情況,進一步貫徹落實好《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強化科研誠信建設,建立健全科研活動全流程特別是學術論文等科研成果的誠信管理機制,以及學術期刊管理和預警制度。發揮學術出版的「把關人」作用,提高審稿質量,把那些罔顧學術質量、管理混亂、商業利益至上,造成惡劣影響的學術出版機構列入黑名單,杜絕科研成果發布中的「潛規則」,讓新時代的學風更加清朗。
※新款血液測試可以告訴你能活多久
※誰奪走了韓年輕人飯碗?韓官員:因赴韓旅遊人數減少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