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科研,你準備好了嗎?
科學技術日益深刻地改變著世界,科學家群體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科學人文在線與學術新媒體「林墨」合作,將推出系列文章,聚焦發論文申項目、科學家的貧富差距、科學家的焦慮、科學家跳槽與移民、學術不端等九個方面的話題,讓科學家更懂自己,也讓公眾更懂科學家。
科學家是偉大的。1928 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首先發現了世界上第一種抗生素—青黴素,這些號稱「細菌殺手」的抗生素在此後的近一個世紀里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被稱為「計算機科學之父」的圖靈所提出的圖靈機和被稱為「計算機之父」的馮·諾依曼所提出的程序存儲概念與二進位原理,為現代計算機的普及奠定了基礎。「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雜交水稻栽培技術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世界糧食危機。中國第一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及其團隊發現了青蒿素,有效降低了瘧疾患者的死亡率,造福了全人類。科學家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例子數不勝數。立志當科學家,為科學發展和人類福祉貢獻力量,是無數年輕人在年幼時的志願和夢想。
科學家也是平凡的。與其他職業無異,科學家也有焦慮,也有無助,也需要平衡家庭與工作。對於那些奔波在推動人類社會進步路途上的科學家而言,科研工作不過是一份養家糊口的職業。1837年,英國神學家、哲學家、科學史家威廉·惠威爾首次提出scientist這一術語,通常的中文翻譯是「科學家」,但更準確的翻譯應該是「科研工作者」。因此我們這個系列文章中的科學家包含所有科研工作者。
科學家是一個共同體,他們有著共同的屬性和共同的特徵,這使得「讓科學家更懂自己」的口號成為可能。你正在經歷的,也是全世界的科學家感同身受的。例如,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加班熬夜;科學家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重要的科學發現往往取決於某種學術天賦與運氣,與年齡無關;學術論文的本質是傳播載體,而論文中的數理推導會在很大程度上阻礙傳播;學術不端對於非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的負面影響超乎你的想像;科學家應該具備「計量智慧」,避免胡亂評價與被胡亂評價……對於年輕學子,你可以從本書中了解自己是否具備成為一個科學家的可能。作為父母老師,了解科學家群體的特徵對於你培養教育孩子的科學探索能力將是一種很好的啟迪。所以,當你手捧本書的時候,你做了一個正確的選擇。
一、論文項目那點事兒
對於科學家而言,論文和項目大概是最重要的兩個話題。
論文是研究成果的體現。當研究結束時,科學家通常需要將新的發現寫成論文,然後投稿至某學術期刊或學術會議,以便與同行分享(當然,也可以不分享,通過知識產權轉讓而獲得經濟回報)。論文從投稿至發表所需的時間為幾個月到幾年不等,能不能發表,取決於期刊編輯、審稿人、主編等「科學守門人」。他們為論文水準把關,但常常拒絕開創性貢獻。此外,當前封閉的論文審稿制度、太長的發表周期也常常讓科學家們厭倦。於是,「預印本」(pre-print)的發表模式悄然興起。論文透露了豐富的個人信息,用詞折射出人生態度,引用反映關係疏近,選題變化代表研究興趣變化,發表數量揭示誰「到此一游」。論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科學家的職業前途。在考核壓力下,十年磨一劍,還是一年磨十劍?這是個問題。論文並不是孤立的,而是通過引用關係建立了關聯。這種關聯可以告訴你,科學知識源自何處,科學知識是如何生產出來的,也可以告訴你歷史上科學的變化。
項目是研究條件的保障,在很多國家,項目也是學術業績的體現。申請科研項目常常被稱為「寫本子」。與論文類似,項目申報書也需要同行評議。有人抱怨,專家評審的結果與隨機搖號的結果區別不大。耗費大量人力、財力的同行評議的結果並非真的如此,但我們不得不思考同行評議的危機。一種全新的資助模式—科研眾籌,或許值得你注意。
二、評價是個難題
當前的學術評價主要依賴於同行評議與定量指標。理想的學術評價應該具備兩個要素:小同行、講真話。然而,實現這兩個要素的成本極高,在現實情況中,成本較低的定量指標頗受歡迎。儘管如此,我們必須強調,定量指標是同行評議不可行或有缺陷情況下的替代或補充方案。
引用是學術評價中的定量指標的根基。基於引用的指標,例如,影響因子、h指數等已成為評價學術業績的重要工具。為這些指標提供數據的資料庫包括WOS、Google Scholar、Scopus、CSSCI、CNKI 等,不同資料庫測算的指標不能相互比較,因此,我們需要清楚每一個資料庫的特性。如果將引用視為科學評價的唯一標準,那麼我們會質疑,零被引論文是不是垃圾,影響因子低的期刊是不是垃圾。但是,事實絕非如此,零被引論文可能是「睡美人」,影響因子很容易被操控。因此,用基於引用的定量指標決定科學家的未來並不妥當,但在一定程度上,或許可以維持評價過程的客觀。
社會媒體普及之後,用點贊替代引用的說法日益盛行。我們應該注意到,引用屬於科學家投票,點贊屬於大眾投票。關於科學問題,我們還是應該把投票權交給科學家。但我們並不排斥將點贊作為引用的補充,至少點贊可以告訴我們大眾關心什麼問題。
三、科學家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嗎?
由於收入不高,底層的青年科學家仍然在掙扎著養家糊口,而高端人才常常被明碼標價,年薪從幾十萬元到幾百萬元不等。因此,科學家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曾幾何時,科學只是有錢人的「玩物」,非有錢有閑的人不敢碰觸。如今,科學家不過是一種普通職業,對於部分人而言,這份職業工作時間長、回報少。少數人或兼職或「走穴」,以補貼家用。金錢激勵是商業領域廣泛使用的一種激勵方式,近年來被用到科研領域。以金錢激勵科學家發表論文的模式並不符合科學發展的規律,但我們不妨將其視為中國科研人員低工資的補貼。
四、科學家焦慮嗎?
科學不再是有錢人的「玩物」,科學家與其他職業一樣,也是讓人焦慮的職業。
晉陞,是科學家職業繞不過去的台階。從助理教授/講師,晉陞到副教授,再晉陞到教授(或走研究員系列),箇中滋味,只有經歷過的人清楚。加班,讓科學家的工作和生活糅在一起,不分工作日與周末/節假日,不分朝九晚五,不分白天黑夜……多少人在飛機上、火車上還在改文章,多少人一邊陪孩子玩耍,一邊接工作上的電話。壓力,讓男科學家頭髮越來越少,讓女科學家色斑越來越多。性別歧視,讓大眾覺得越漂亮的女性越不像科學家。
五、正確理解影響力
引用常常是科學家影響力的代名詞。被引次數越高,科學家的影響力越大。引用的分配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1%現象」,即1%的高被引論文獲得了17%的被引次數。我們認可引用次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影響力,但我們必須同時注意,引用是存在偏頗的。首先,引用是很容易被操縱的,如自引、互引等;其次,引用受論文的風格影響,例如,評述更容易被引用,通俗的論文更容易被引用,公式越多被引越少等;最後,有些開創性的貢獻的受認可程度並不能體現在引用上。
隨著社交媒體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科學家的影響力從學術界的引用擴展到社會媒體上的點贊。按照社交媒體的影響力測算方法,2016 年,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影響力位居全球第一。
致謝中的人通常貢獻不足以列為作者,但這種貢獻也需要被認可。因此,有人建議,被頻繁致謝的人應該像被頻繁引用的人一樣獲得認可。被致謝也應該是影響力的體現。
六、工作、家庭與生活的平衡
科研工作佔據了科學家大量的時間,留給他們照顧家人和業餘愛好的時間不多。即使是在業餘生活中,科學家在Twitter 上也主要聊學術話題。參加學術會議,對於科學家而言,相當於「度假」,只不過,「度假」時聊得仍然是學術話題。於是,小朋友心中的科學家都有一副古怪的形象。所以,年輕的姑娘或許會想,嫁給科學家該有多無趣啊。的確,但科學家因為科研工作繁忙,很少有不良嗜好。
我們不得不承認,良好的工作、家庭與生活關係的平衡,是科學家更專心於學術的前提。幼兒入托、解決配偶工作、休假等政策,以及婚姻和諧,讓科學家取得了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
或許,你跟我一樣好奇,接受過嚴格科學訓練,追求「可重複性」的科學家怎麼會相信上帝存在呢?科學與宗教的差異讓科學家的宗教信仰成為一個有趣的話題。
七、科學家跳槽與移民
近年來,許多發展中國家不惜花重金吸引就職於歐美國家的人才迴流,人才頭銜明碼標價。因此,人才迴流成為全世界的熱門話題。然而,隨著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的歸國教授返回美國任職,海歸歸海也成為熱門話題。跳槽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如工作城市、機構排名,甚至是子女是否處於青春期。我們可能會問,如何追蹤科學家跳槽?姓氏、ORCID 等為追蹤提供可能。
事實證明,在人才流動問題上越開放的國家的科技越發達。
八、合作以便雙贏
在現代科學發展中,合作已成為研究的必要方式。
科學合作呈現出一定的規律。例如,科學家中的師生合作、同齡合作,發達國家城市傾向於尋找國際合作,而新興國家城市傾向於尋找國內合作。科學家合作過程中,團隊的演化呈現出一定的規律,例如,小團隊的演化符合泊松分布,大團隊的演化符合馬太效應。
科學合作應該講究策略,合作夥伴之間越互補越好。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功概率更大,然而,沒有「近水樓台」,也可「得月」。跨學科合作是科學發展的趨勢,學科交叉已經成為重要科學貢獻的生長點。
然而,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合作很難。
九、學術不端會消失嗎?
近年來,學術不端給中國科學家帶來了困擾。其一,頻發的學術不端行為給中國科學家在國際學術界的聲譽帶來負面影響;其二,學術不端偶爾成為學術界人際矛盾中常見的攻擊利器。
學術不端有蓄意與無意之分。造假、剽竊等行為屬於蓄意的學術不端,而引用不當、中英文一稿兩投、文本重複利用等行為可能屬於無意的學術不端。無意的學術不端行為的出現可能只是當事人學術規範知識的欠缺導致的。因此,學術規範的培訓極為重要,可以讓我們充分了解我們可能不知道的學術不端行為。
科學家為什麼要蓄意違背學術規範?第一,預期收益可能超過成本;第二,不當的激勵機制讓科學家追求贏者通吃;第三,生存壓力讓科學家鋌而走險。
即使我們了解了學術不端的成因,我們仍然弱弱地問一句,未來學術不端會消失嗎?
TAG:科學人文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