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擔心!生活中的輻射並不可怕

別擔心!生活中的輻射並不可怕

在絕對零度以上的一切物體,都以電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時刻不停地向外傳送能量,這種傳送能量的方式被稱為輻射。而實際上,在自然界中是達不到絕對零度的,所以可以說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無時無刻不在向外散發著輻射。

輻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事物。輻射無處不在,太陽發出的光和熱輻射,天然的放射性物質則廣泛地分布於整個自然環境中,就連我們的身體內也存在著14C、40K以及210Po之類的放射性核素。

按照輻射作用於物質時所產生效應的不同,人們將輻射分為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人們日常討論比較多,誤會也比較大的是非電離輻射(如手機信號、微波爐、紫外線等等)。


關於輻射的錯誤看法

在科技化時代,從家用電器到辦公設備,甚至是周邊環境,電子產品的電磁輻射幾乎無處不在。大家也都聽過很多傳得沸沸揚揚的謠言,比如那些「WiFi輻射殺精」、「家用電器輻射誘發基因突變」等等,隔一段時間總會有一堆花式謠言流出。

其實不用被這些論調嚇得整天提心弔膽,事實上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手機、印表機、無線路由器以及其他家用電器的電磁輻射量多數是在國家安全限值標準以內的,一般來說,只要你離開它5cm以上,輻射值就會降到非常低的水平,不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危害。

還有一些人喜歡在電腦旁邊放仙人球來「吸收輻射」,實際上這也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做法。沒有任何可靠研究表明仙人球或者其他植物可以吸收輻射,所以想依靠仙人球來防止電腦輻射,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不過值得肯定的一點是,雖然仙人球並不能防輻射,但是盯著電腦看久了轉過頭看一會兒綠色植物也是可以讓人心情放鬆一下的,而且可以緩解眼部疲勞,也算保護了眼睛。


真正需要注意的輻射

如果不考慮CT、X光片這種醫學用途的電離輻射,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的最有威脅的輻射其實是陽光中的紫外線(非電離輻射)。

適量的紫外線直接照射皮膚,除有殺菌作用外,還具有調整和改善神經、內分泌、消化、循環、呼吸、血液、免疫系統以及促進維生素D生成的功能。

但是過量的紫外線引起光化學反應,可使人體機能發生一系列變化,尤其是對人體的皮膚、眼睛以及免疫系統等造成危害,嚴重的甚至可能誘發皮膚癌。所以現在很多天氣預報會播報紫外線指數,來提醒大家做好相應的應對。

關於預防紫外線的傷害,做好以下兩點就夠了:

避免在紫外線強度最高的中午12點前後外出;

當紫外線等級超過第2級(橙色/紅色/紫色)時,外出必須要做足防晒措施。

覺得有用的話加個關注吧~

我們將分享更多的實用知識給您

謝謝您的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輻射 的精彩文章:

知識¦核武器的五大殺傷破壞之早期輻射
輻射76實機品質驚人,最後一夜放出最新預告

TAG:輻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