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馬古道——絲路明珠張家川縣龍山鎮
茶馬古道是以滇藏川三角地帶為中心,以茶馬貿易為主要商業貿易活動的通道,張家川縣段是茶馬古道的重要通道,其境內龍山鎮(漢為斷山)既是匯聚歇腳點,也是一個商品交易中心,在茶馬互市和茶馬文化的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和地位。茶馬古道源於地域貿易的互補性,在古代,馬是征戰、騎射、驛送中不可缺少的戰略儲備,「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一個國家馬匹的數量直接影響軍隊的強弱,國家的盛衰,而中原地區缺馬。西北自古產良馬,《明史》卷八 《食貨志》四「番人食乳酪,不得茶則困以病」,「番人以茶為命」,故「摘山之茶,易廄之良,無害而有利」,唐宋以來,以茶馬為主的交易帶動其他產品交換的貿易活動興起。
古代商人靠腳戶和挑子客販運商品,腳戶是用牲畜長途運送商品的人,多為馬隊和駝隊,挑子客是靠扁擔運送商品的人。唐宋時期,張家川縣分屬秦安縣、清水縣管轄,境內茶馬古道分為三路,其中東西線兩路,南北線一路。東西線中一路從長安出發,經寶雞、隴縣,通過張棉驛進入今張家川縣境內,再經過川王鄉海家灣、楸木樹,過洪家堡子至龍山鎮;一路從長安出發,經寶雞、隴縣,通過固關峽、馬鹿常寧驛、恭門鎮、張川鎮,到達龍山鎮。兩路東西線均在龍山鎮彙集,再經略陽川(斷山至隴城古稱略陽川)至隴城(古為略陽),到達秦安,穿過河西走廊,經過新疆,連通中亞西亞,到達非洲和歐洲,構成了古絲綢之路。一路南北線由四川經隴南,到清水王家河,通過松樹經今大陽鎮進入今張家川縣境內,過梁山鄉丹麻驛到庄浪縣,一路北上,經平涼,寧夏到內蒙。
張家川縣段在中國西部的茶馬古道上是一小段支線,但在當時是四川省、陝西省經過甘肅省進入青海、西藏的重要通道,作為茶馬古道的匯聚點,龍山鎮不僅是軍事要地,還是商貿重鎮,至今在龍山鎮東關還有駱駝巷,腳戶們到達龍山鎮後,老闆到龍山鎮山西會館洽談生意,腳戶們趕著駝隊從駱駝巷進入洪家堡子後河灣至先馬新村歇息喝水。龍山鎮有北河和南河之分,北河水淡,南河水屬於木河溝鹹水,水性近似沙漠沙灘水,駱駝喜鹹水,吃飽喝足不畏長途跋涉,趕的路程多。相傳,駱駝之前在龍山北河喝水歇息,一日一頭駱駝在北河喝水時脫韁而跑,經過東關的一條巷子跑至南河喝水,遂之後駝隊都移至南河歇息補給,這條駝隊經常走的巷子被稱為「駱駝巷」。在馬隊中,寧夏的回民馬隊男女在河灘歇息時對唱花兒,這給苦悶疲憊的路途憑添艷麗的色彩。交易的商品主要是畜牧產品和農副產品,例如茶葉、馬匹、絲綢、布、皮製品、藥材、蠶絲、食鹽、核桃、胡椒、大麻、麻皮等。解放前腳戶多在興順客棧住宿,龍山鎮人來客往商業興盛。
相比駝隊與馬隊,成千上萬的挑子客在風餐露宿的艱難行程中,透支體力與汗水來養家糊口,一般挑子客的一扁擔貨物240斤重,號稱「全枕子」,西北的農戶缺少可交易的物品,大多是積攢了捨不得吃的雞蛋、山裡挖的藥材、蠶絲等,挑客子沿南北線把雞蛋、藥材等農副產品挑著走到成都,換取洋布、洋火(火柴)等,沿途進行交易後,又從華亭安口窯購入窯貨,大缸套中缸,中缸套小缸,缸缸相套,內置杯碗碟盆,塞的嚴嚴實實不放過每一個縫隙,返回張家川,沿東西線挑至蘭州賺取微薄的差價來維持生活。大部分挑子客都會有自己拿手的花兒,有表達生活艱難困苦的花兒,有表達男女思慕之情的花兒,這個山頭的花兒響起時,另一個山頭對唱起來,大家此起彼伏賽花兒。長路漫漫,肩負百斤的挑子客通過歌詞可靈活填充變化的花兒解悶釋憂,花兒成了茶馬古道上的一種獨特文化。
據史料記載,漢代為了打通西方商路,沿線設置天水郡、隴縣、清水、戎邑、略陽等縣,沿途「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五十里一寨」,「驛馬三十里一置」。從唐代開始,張家川縣段茶馬古道成為關中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北蕃游牧民族以肉類奶類為主食,大量脂肪不易消化,不飲茶,多困於病,朝廷採取控制茶馬交易的手段作為對少數民族的「羈縻」政策和治邊策略。早在唐代,不僅有牛、羊、馬經張家川傳入中原,還有西域特產核桃、胡椒、苜蓿等農作物也經此地傳入中原。
馬匹數量與質量直接影響軍隊的戰鬥力與國防安定。北宋時,西夏、契丹和女真的崛起,加之初時中原用銅錢購買邊境的馬匹,蕃夷卻用銅錢熔鑄成兵器,這威脅到統治階級政權與邊境的安定,為維護宋朝在西南地區的安全,秦州正式設置了榷茶和買馬司,禁止以銅錢進行交易,必須以茶葉、布帛、藥材進行貨物互易,這促使茶馬互市更加繁榮興旺。張家川縣龍山鎮是必經之地,東通隴道,南通蜀道,西通西域,北通寧夏、內蒙,無疑是茶馬古道上的一顆明珠,
明代恢復了被元朝廢止的茶馬治邊政策,明孝宗實錄記載:「用茶易馬,固蕃人心,且以強中國」,《天水通史》中「在明代西北互市貿易中,茶葉佔據了相當重要的位置,各族商人視為利藪,競相趨之,明廷出於政治、經濟和財政方面的需要,對茶葉交易採取了嚴格的緊榷和專賣政策。」洪武五年(1372年),明朝建立了第一個茶馬司——秦州茶馬司,各商業重鎮商業繁榮,集貿市場交易興旺,境內規模較大的集市有張家川鎮、龍山鎮、恭門鎮、馬鹿鎮。明代茶馬互市不僅加強了國家邊境的安全,也促進了地區經濟發展。據史書記載:明太祖洪武年間,一匹上等馬最多可換120斤茶葉,一匹中等馬換90斤茶葉,一匹下等馬可換60斤茶葉。到了明萬曆年間,則一匹上等馬換300斤茶葉,一匹中等馬換200斤茶葉,就是一匹下等馬也可換150斤茶葉。
清代時,販運茶葉的私商增多,官營的茶馬交易逐漸衰退,茶馬交易的行情隨之發生變化,一匹上等馬最多可換120斤茶葉,一匹中等馬換90斤茶葉,一匹下等馬可換70斤茶葉。據《張家川史話》記載「到清文宗咸豐五年(1855年),地方馬場奉命裁撤,各地軍隊所需馬匹統歸自購,官府設置的茶馬交易隨之停廢」。
隨著交易方式的變化與交易產品種類的多樣化,加速了集貿市場的繁榮興旺。清宣統三年(1911年),張家川設立皮毛專賣局,100多年來,張家川作為隴上皮毛集散地聲名鵲起。而茶馬古道在1953年之前,官府設置的茶馬交易已然停廢,但私商仍然雲集,貿易活躍,馬隊、駝隊、挑子客來往於茶馬古道,皮毛製品也通過茶馬古道運輸。改革時,龍山鎮是全國設立最大的三個皮毛集散地之一,龍山鎮皮毛市場的興起與當時的馬隊、駝隊、挑子客有分割不開的關係。在馬鹿發現1932年《陝西警備師二旅第六團團長馬子安德政碑》,碑上刻有:"維護經濟通,保護商廈行",橫額是"惠商利民"。1935年在沿當年古道修築鳳隴公路時,發現馬鹿鄉老爺嶺5公里處刻有"溝通秦隴,以利民行"字樣的碑一通。
1958年生活緊張時,極度飢餓中的人剝樹皮吃,挖草根吃,到處的樹赤裸著樹榦,山上的植被被挖的滿目瘡痍。茶馬古道東西線上的饑民成群結隊逃荒,經濟情況好些的揣著少許銀元翻過老爺嶺去陝西境內換糧食,沒有銀元的人家背著往年體面點的衣物、家當,有些人甚至背著炕上鋪的氈以期換取米面,面如菜色的人群在道路上來往不絕,三五步就有餓死在路邊的人,運氣好點路過有認識的人把屍身拖樹下用樹葉樹枝草草掩埋,有些面露怪相,路過的人把樹枝放在其面部遮掩。雖然餓殍遍野,但是沿途沒有恐懼,只有無盡的飢餓充斥在每一個尚存生息的細胞,逃荒的饑民風餐露宿翻越關山,到達陝西境內換取食物後返回張家川,為家中老小爭取到不被餓死的一線生機。1958年至1962年,曾經繁榮的茶馬古道以歷史車輪中的最後一程拯救了無數饑民,就此所有的繁華與凄悲在關山深沉的月色中落幕。
茶馬互市不但鞏固了邊防安定,促進了民族貿易的繁榮,帶動了整個茶馬古道周邊的商業貿易及農業、畜牧業、手工業經濟的發展,推動了地方商貿集散地的發展,而且增進了各民族間的文化、宗教、民俗、藝術的傳播、交流、融合、變遷,並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和發展。而留在茶馬古道上刻寫的碑文、疲憊的足跡、扯破嗓子喊出的花兒、嗒嗒的馬蹄聲、鈴鐺聲、飄蕩的遊魂凝聚成一種持之以恆,生生不息的無畏精神,這種篳路藍縷的精神之花盛放於茶馬古道延邊的每一寸土地,以歷史豐碑的姿態世代傳承!
圖片來源: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喝剩的茶葉千萬別倒,原來還能這樣用
※六彩繽紛的綠黃黑白青紅,茶葉分類知多少?
TAG: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