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常用「豆蔻」來形容年輕女子,看完照片後,網友:太像了
大家好,我是尼莫,我們今天科普的問題是:為什麼古人常用"豆蔻"來比喻年輕貌美的女子呢?
中國5千年的文化底蘊博大精深,在古代就湧現出大批偉大的文人雅士。當然也就下了許許多多偉大的作品,而古代文人,大多為男性,所以作品中當然少不了對女性的讚美之情。例如經常用"半老徐娘,風韻猶存"來讚賞過了30歲的女性年輕漂亮依舊吸引人;而與此對應的就是"豆蔻年華,玲瓏可愛",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豆蔻年華是用來形容即將嶄露頭腳,又年輕貌美的少女。但是為何拿果實來比喻少女呢?
當你看完圖片,會驚呼太像啦,不得不感概古人的文學創作能力。豆蔻,最早用來形容少女,是出現在唐朝詩人杜牧的《贈別》:
"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這首詩是詩人杜牧落魄揚州的時,在一次出遊中,碰到一位十三歲的貌美少女寫下的。前2句將這位少女的柔弱美麗,比喻成二月初剛發芽的豆蔻嫩芽,含苞待放。而後2句,形容的是短短揚州十里路,路上皆是少女美人,就連捲簾上的珠簾都不必上她們的美貌。
而正是從這首詩開始,後人也極其認同杜牧的此比喻,把少女的這種含苞待放體現的淋漓盡致。所以後代文人也常用豆蔻這詞,而我們最熟悉的當屬魯迅先生《且介亭文二集》中,不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就是"豆蔻年華,玲瓏可愛"。
豆蔻,是一種常見綠草食物,主要分布現廣東、廣西一帶,可分為紅、白、草豆蔻。
當看完以上照片後,大家視乎也在驚嘆古人用豆蔻來形容,十三歲少女,那種懵懂、嬌羞、初露頭角又含苞待放最合適不過。當然如果我們單看照片,我們也很容易將這2中美好事物聯想在一起。但是能寫出這麼惟妙惟肖的詩詞,不得不再次感慨古人的才華和風騷。
大家是否也覺得很像呢?
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我是尼莫,喜歡請關注尼莫科普,
每天科普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為何中國人喜歡倒車入庫,美國人卻總是一頭扎進去?漲姿勢了
※如今的地球是在變暖還是變冷?科學家:地球實際上開始慢慢變冷
TAG:尼莫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