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有一個將軍竟因攻打西藏而羞愧致死

唐朝有一個將軍竟因攻打西藏而羞愧致死

原標題:唐朝有一個將軍竟因攻打西藏而羞愧致死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唐朝將領有不少,幾乎每個人都可以說上那麼幾個,比如被我們當做門神貼起來的秦瓊與尉遲恭、長壽將軍程咬金(活到了100多歲)、戎馬一生郭子儀(84歲才告別沙場)、公主駙馬柴紹(娶了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平陽昭公主)等等。可是卻有這麼一個叫崔希逸的將軍卻不被人熟知。



崔希逸是唐玄宗李隆基時期人,任職經驗十分豐富,萬年縣尉、勸農判官,監察御史、吏部郎中都是他的官銜。當時的西藏地區還叫吐蕃,為了維護穩定,唐朝在涼州(武威郡,今甘肅武威)設置河西節度使,負責斷隔吐蕃、突厥,治涼州,統轄涼州、甘州、肅州、瓜州、沙州、伊州、西州等7州。《大唐新語》中有這樣一條記載:「牛仙客為涼州都督,節財省費,軍儲所積萬計。崔希逸代之,具以聞。詔刑部尚書張利貞覆之,有實。玄宗大悅,將拜為尚書。」意思就是在他任職之前上一任節度使做了很好的事情積累了很多軍需,他並沒有說成是自己的功勛使得玄宗很是高興,由此看來他的品行良好,正直不阿,骨子裡一定是一個重視道義的人,這也是他後來會羞愧而死的原因吧。



崔希逸

連年的動亂與戰爭使得崔希逸對勞苦百姓的生活充滿同情,任職節度使後他派使者找到當時的吐蕃將乞力徐表示大家都是一家人,為了愛與和平,邊境上就不用勞民傷財,派兵駐紮啦,和和美美的也不發動戰爭多好。乞力徐說到:常侍忠厚,必是誠言,於是殺白狗為盟,當然相信節度使大人的話是對的,因修養生息,吐蕃當時牛羊滿山坡生,百姓安居樂業。後來吐蕃不攻打大唐了改為攻打他的鄰居勃律現克什米爾東部拉達克地區,因為太勢單力薄勃律想唐王朝求救,請求唐王朝勸阻吐蕃不要再攻打自己了,然而吐蕃根本不聽唐王停止攻擊的命令,使得天子感覺十分沒有面子。這時崔希逸的部下到朝廷彙報工作,想要升官發財的孫誨見天子鬱鬱寡歡知道前因後果後趁機對皇上說了邊境無兵的事情,玄宗一方面覺得出爾反爾不是大丈夫所為,一方面又感覺蠻夷戎狄本就是下等人,不擇手段也無可厚非,於是暗示孫誨可以攻打吐蕃給他們點顏色看看。孫誨回到河西後以假聖旨逼迫崔希逸出兵攻打吐蕃,由於吐蕃邊境沒有設防,唐軍深入吐蕃境內兩千多里,大敗吐蕃。有文可查:「三月乙卯,河西節度使崔希逸自涼州南率眾入吐蕃界二千餘里。己亥,希逸至青海西郎佐素文子觜,與賊相遇,大破之,斬首二千餘級。」捷報傳來唐朝皇上不僅沒有怪罪假傳聖旨的孫誨,反而對他給予了重重獎賞。




而崔希逸雖然是出於無奈,但是他的這一行動,卻使他背上了背信棄義的名聲,即使王維前去慰問也解不開心結。「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於此可見這一戰確實為唐王朝開闢出較大的一塊疆土。後來他官遷內地,行至京師見到兩條白狗鬼鬼祟祟,相繼而死,想起與吐蕃的白狗盟約,心中更是羞愧難當,不久就鬱鬱而終了。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王維出使燕然,就是去慰問獲得勝利的崔希逸,要不是王維做了那樣的一首詩,崔希逸以及他的故事肯定早已經隨著荒廢的古城一起深深埋葬在大漠之中了。


北京瑪吉阿米藏地旅行,您身邊的藏區旅行專家,線路詳情或者更多藏區有意思旅行線路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川藏線 chuanzangzijia(長按可複製) 攻略君微信1561420196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藏攻略 的精彩文章:

TAG:西藏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