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外媒:中國5G撒手鐧 來自一位土耳其教授

外媒:中國5G撒手鐧 來自一位土耳其教授

【觀察者網綜合報道】

5G競賽正趨於白熱化,如果特朗普政府足夠可信的話,本質上這就是中美兩國間的一場雙人賽跑,《福布斯》雜誌網站著名亞洲科技撰稿人本·辛(Ben Sin)7月27日寫道。

當然,曾經領先美國的韓國可能對此不大同意,甚至華為總裁任正非也會迴避「與美國競爭」這樣的說法,但這些都只是事實中間的一些插曲罷了。

福布斯雜誌網站截圖

這場比賽,美國極其想贏,而中國華為一方,其撒手鐧卻來自一位土耳其教授。

近十年來,華為一直在斥資研究和力推這位教授發明「極化碼(polar codes)」,這是5G數據傳輸的一種新型編碼方法,這種編碼被認為是對美國主導的「LDPC碼(low-density parity check)」的直接挑戰。

由4G到5G的升級是革命性的,比由2G到3G或3G到4G帶來的影響大得多。5G比4G快100倍,其帶來的大容量數據高速傳輸,是未來智能城市構建的基礎。

鑒於如此重要的網路基礎設施即將建成,全球電信巨頭們已經同意制定一個編碼標準,以確保從東京到密西西比的5G網路都按照同一種規則運行。

正在激烈競爭的是華為支持的極化碼,和美國支持的LDPC碼,最終的投票結果是,目前這兩種標準並用。

美國政府和高通(Qualcomm)等公司堅決主張應當只用LDPC碼,而極化碼的發明者,土耳其教授埃爾達爾·阿里坎(Erdal Arikan)博士卻說得更為委婉,他26日在深圳表示,「關於哪種編碼更好,目前還沒有明確答案,取決於應用,有些人喜歡LDPC碼,有些人喜歡極化碼,並沒有一個適用所有情況的最好方案。」

阿里坎是畢爾肯大學電氣工程系教授、麻省理工學院電氣工程專業博士,任正非25日邀請他訪問華為總部,並親自向其頒發獎章。

阿里坎教授講解極化碼(YouTube視頻截圖)

世界知名調查機構Moor Insights & Strategy電信分析師安謝爾?薩格(Anshel Sag)表示,極化碼和LPDC碼同時投入應用後,就很可能確定誰是最終贏家。

他說,「因為它們都是糾錯型編碼(error correction coding methods)方式,所以我認為,真正投入使用後,就會告訴我們哪種編碼從長期來看最有效。」

阿里坎表示,很驚訝自己相對年輕的編碼理論已經發展到今天這個水準,他將其歸功於與華為的合作。

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從2009年開始研究5G解決方案,在2010年接觸到阿里坎的極化代碼理論。華為5G首席科學家童文博士表示,公司當時對極化碼印象深刻,但很清楚支持這種理論的風險。

「從工程角度來看,(極化碼)是不成熟的技術,因此對我們來說風險很高,但也可能是高回報,」童文表示,「那時,我們只知道極化碼在理論上是可能的,我們也不確定。」

華為豪賭了一把,8年時間和數十億美元的研究投入,使其如今成為5G開發的引領者。

華為5G首席科學家童文(華為向人民網供圖)

但前途依舊充滿挑戰,美國政府幾乎肯定會將華為拒之門外,甚至已經說服澳大利亞重新考慮是否讓華為建設該國5G網路。

極化碼的優勢是,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5G市場,到2023年,這一市場將佔到全球約13億5G用戶的一半;目前沃達豐(Vodafone)等歐洲運營商也正與華為密切合作,在歐洲各地建設5G基礎設施。

不管怎麼說,華為是在爭取團結。華為現任輪值CEO徐直軍(Eric Xu)表示,「併產生更多推動發展的科學奇蹟。「我們希望,企業和學術界之間的密切合作持續下去。」

任正非向阿里坎教授頒獎:對人類的貢獻

人民網7月26日報道,華為當日在深圳總部舉辦頒獎儀式,為5G極化碼發現者、土耳其埃爾達爾·阿里坎教授頒發特別獎項,致敬其為通信事業發展所作出的突出貢獻。

阿里坎是畢爾肯大學電氣工程系教授,他於2008年正式提出極化碼。極化碼被認為是第一種可以被理論證明逼近香濃信道容量的編碼方案,解決了香農資訊理論領域塵封近60年的難題。頒獎儀式上,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向阿里坎教授頒發了獎牌。

獎牌由巴黎造幣廠設計和精製,正面雕刻勝利女神形象,嵌入了巴卡拉紅水晶,寓意新的通信技術引領時代發展。

任正非向阿里坎教授頒獎(通信產業網圖)

阿里坎教授在接受頒獎後表示:「我非常榮幸獲得華為頒發的這個獎項。極化碼能在短短十年內就走出實驗室,成為一項標準,離不開華為領導和工程師的遠見卓識以及在技術方面做出的貢獻。我對此感到非常高興。作為研究人員,最大的獎勵莫過於見到我們的構想成為現實。」

華為還表彰了百餘名基礎研究與標準領域的華為專家。他們成功地進行了5G-NR的基礎研究,突破新波形、新編碼等8大創新技術,與產業夥伴共同開展關鍵技術聯合驗證,推動標準的制定,順利完成3GPP R15標準,並率先完成IMT 2020 5G各階段測試,各性能指標超越ITU三大場景所有關鍵指標。

經過近10年的不斷優化,極化碼在產業應用中的核心優勢是在各種碼長碼率下的性能均為最佳,對於5G應用的三大場景(eMBB/URLLC/mMTC)是最優的編碼技術。2010年,華為識別出了極化碼作為優秀信道編碼技術的潛力,在阿里坎教授的研究基礎上投入進一步的研究。經過數年的努力,華為在極化碼的核心原創技術上取得了多項突破。2016年11月19日,在美國內華達州里諾的3GPP RAN1#87會議上,國際移動通信標準化組織3GPP確定了極化碼作為5G eMBB(增強移動寬頻)場景的控制信道編碼方案。至此,5G eMBB場景的信道編碼技術方案完全確定,其中極化碼作為控制信道的編碼方案,LDPC碼(低密度奇偶校驗碼)作為數據信道的編碼方案。

在頒獎的前一天,埃爾達爾·阿里坎教授與任正非進行了一場交流。任正非在會見中,稱讚埃爾達爾·阿里坎教授的研究是對人類的貢獻,並表示華為將沿著基礎研究的道路奮勇前進,繼續支持教授的研究和團隊。

埃爾達爾·阿里坎教授則稱,近年來,他看到了中國科學家,中國高校在各個學科,科學和工程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發展,這一切的實現,正是由於有很多像華為這樣的卓越企業的參與和付出。華為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工程師,為他的科學研究提供了非常強大的幫助。

阿里坎教授參觀華為總部(余承東微頭條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擔心特朗普賣國 美民主黨想「撬開」口譯員的嘴
日本新幹線再出事車頭損毀嚴重 日媒:或撞到人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