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明星製造幕後推手多掙錢?有藝人未出道估值超3億

明星製造幕後推手多掙錢?有藝人未出道估值超3億

今年上半年,兩檔火爆的網路綜藝節目——《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第一次讓國內還未出道的「准藝人」們,出現在了大眾視野。一時間,他們被粉絲熱捧,媒體聚焦,背後的經紀公司,也成為資本追逐的熱點,行業現狀如何?

央視財經記者進行了相關調查

探秘綜藝節目製作:藝人如何「被生產」

第一次見到李希侃,是在他公司的舞蹈教室里。在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之後,他的感冒有些嚴重。但是,他還是需要回公司完成當天的練習課程。

李希侃:感冒多出一些汗其實就好了。

記者:晚上一般都會練到幾點?

李希侃:一般12點,公司規定的時間,得練到12點才可以。

今年20歲的李希侃,出生於浙江溫州,9歲時便出演過連續劇。今年上半年,李希侃在一檔選秀節目中進入了20強,微博粉絲也超過了百萬。

李希侃:其實到現在我都沒覺得入行。

對於李希侃們來說,出道了就有可能成名。但是,只要還沒出道,只要還想出道,這樣每天練習到深夜的日子就要一直繼續下去。

記者:昨晚幾點睡的?

李希侃 :練習完之後回去,洗澡加上準備今天的衣服,差不多一兩點。

這一天,李希侃要完成三個視頻拍攝,三個採訪。

廣告拍攝工作人員:先試一下,看一下他那個顏色。

某網路媒體工作人員:好,來,準備,開機,三二一,開!我們現在開始,翻一下彼此的包包。

因為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過去早9點到晚12點的培訓生活會被偶爾打破。但是,李希侃也並未感到輕鬆。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像李希侃這樣,還在處於培訓階段的「准藝人」有2000多人,要想成為那幸運的千分之一,他們不僅要經受住公司內部周考、月考、季度考的淘汰機制,更要面對市場的瞬息萬變和嚴苛挑選。

李希侃:你得盡量去表現好,因為練習生的生活會有點偏向於淘汰的生活,就有淘汰制度,所以其實挺緊繃的。之前在海外的時候,是有聽到之前一個哥哥練習了八年或者更久,然後被公司告知真的沒辦法,也出不了道了。

這些懷揣星夢的孩子在出道前,培訓費用、生活開銷等全部由經紀公司承擔。因此,他們與公司一般會簽八到十年的長約,每個月也只有極少的生活補助;出道後,如果知名度提升,薪酬也會逐年提高。這一點與普通的公司白領沒有差別。

李希侃:如果現在有賺錢的話,得先把培訓那部分的錢還掉,我當練習生很久,所以暫時還沒還掉。

綜藝節目火爆 藝人經紀公司受資本熱捧

央視財經《交易時間》欄目視頻

王叢兩年前創辦了麥銳娛樂,專門做准明星培訓。今年上半年,隨著公司頭部藝人知名度越來越大,麥銳娛樂這個背後推手也越來越被大眾熟知,王叢也拿到了第二筆融資4000萬。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伴隨著「明星製造」相關話題在網路上的閱讀量超過百億,背後的造星經紀公司也迎來資本盛宴,行業老大樂華娛樂宣布踏上IPO進程;坤音娛樂的四名男星還未出道,估值就超過了3億;AIF娛樂、次元文化等年輕的初創公司也都相繼融資。

記者:行業的風口到了嗎?

天津麥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王叢:沒有,我認為大家太瘋狂了。其實資本是追逐一個一個快速的風口,但這個行業恰恰是一個慢行業。

與其它行業不同,「明星製造」整個產業鏈以經紀公司為主體,在其內部成一個閉環:從選拔、培訓、淘汰,到出道、宣發、經紀,所有的環節都掌握在經紀公司手中。

這也造成了這個行業的高風險:在被培訓者少則三到四年的練習過程中,經紀公司要做持續投入;但是,粉絲是挑剔的,市場是瞬息萬變的,一旦面向市場,又未必能如期收回成本。這其中,嚴格地按照成熟的造星體系去培訓、練習是降低風險的唯一辦法。

天津麥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王叢:我跟很多投資人講得很清楚,即使你現在給我十倍的錢,訓練需要花多少時間還是要花多少時間的,我經常講一萬小時理論不是用資本能夠加速的,你給他再多的錢,他還是要練習一萬個小時。

資本的青睞,能夠解決初創公司資金鏈的問題。但是,生產明星也是人的培養,拔苗助長,難成材更難持久。在行業內深耕了10年的樂華娛樂CEO杜華認為,與國外成熟的產業相比,大家還都是小學生,還應該在夯實藝人培訓環節上下功夫。

樂華娛樂首席執行官 杜華:一夜爆紅是一個比較偶然的現象,未來藝人的發展跟老師、科學家一樣,它的專業性很重要。藝人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系統訓練,不是以資本為驅動的,而是以專業性為驅動的,想投機然後賺個快錢的話,不太適合這個行業的發展。

人才儲備成藝人製造行業發展最大軟肋

央視財經《交易時間》欄目視頻

相比於國內其它幾百家年輕的初創經紀公司,已經擁有不少成熟藝人的樂華娛樂,在業界被稱為「造星夢工廠」。即便如此,樂華也面臨著與其它公司搶奪優質培訓生情況。

樂華娛樂首席執行官 杜華:選拔的時候,有兩三千個人才能選出2到5個人,每個團大概在7到13個人左右,它的整個花費前期從培訓到推向市場大概需要四到五千萬。

懷揣星夢的年輕人很多,但是對於行業來講,基數大不代表成功率高。

天津麥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王叢:今年,各種朋友都跟我推薦練習生。它是第一個職業,職業跟愛好是不一樣的,你喜歡唱歌不代表你能成為一名歌手,希望家長冷靜,孩子們也冷靜。

藝人的苗子少,專業的幕後工作人員更少。成功的偶像產品來自成熟的產業體系,選拔、培養、匹配的內容生產和包裝,綜合運作下,才可能持續為市場提供可複製的偶像產品。人才儲備,成了藝人製造行業迅猛發展過程中最大的軟肋。

天津麥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王叢:專業又比較有經驗的從業者是非常少的,從文案到策劃,甚至到拍攝、後期製作、剪輯跟海外相比都太不成熟。

話題熱度不減的藝人製造行業,已經清醒地意識到生命周期短暫的流量藝人產品早已不是市場寵兒,專業的造星團隊和持續的造星能力,才是吸引優質練習生、粉絲以及資本的籌碼。

文投控股(7.950, -0.26, -3.17%)股份有限公司投融資部總經理 譚鴻璋:接下來就是跑馬圈地,看每家誰發展快,可以把每一個細節做到位。整個市場才剛剛開始,競爭才剛開始,未來會跑出來七到八家頂級的藝人經紀公司,每家各有特色,市場洗牌很快會來。

近九成文化傳媒股年內下跌 可關注知識產權保護概念

Wind數據顯示,截至上周五收盤,申銀萬國行業類傳媒指數今年以來下跌22.31%,而同期上證綜指下跌14.45%,傳媒(申萬)指數跑輸上證綜指7.86個百分點。傳媒(申萬)指數共149隻股票,其中133隻下跌,佔比89%。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流量紅利的結束,傳媒行業進入估值修復期,如何提高變現能力成為企業需要關注的首要問題。

太平洋(2.420, -0.03, -1.22%)證券傳媒行業首席分析師 倪爽:第一,隨著互聯網與傳媒的併購熱潮逐漸退去,市場對於輕資產、項目制、對賭到期及商譽過高的公司趨于謹慎。第二,隨著近兩年流量價值的火爆,帶來了相關成本的大幅提升或轉嫁,主要造成遊戲公司、內容公司、廣告公司等受到的影響較大。此外傳媒板塊近期的下跌,也受到一些個別事件的影響。

儘管傳媒行業整體表現不佳,但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國家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日益重視,版權付費領域快速增長,包括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視頻、音頻、圖片、文學等多個業態與產品形式,在相關領域可重點關注消費升級與知識產權保護概念,同時也要注意風險。

太平洋證券傳媒行業首席分析師 倪爽:一方面,這些大的互聯網平台在知識產權保護及正版付費的實際推進過程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另外隨著C端(消費端)付費的興起,服務這些大的2C(對消費者)平台的一些2B(對企業)的公司在細分領域快速地成長為了行業龍頭,並且完全享受到了正版化付費的紅利,快速地成長起來,所以建議關注此類的投資機會。但是對於整個傳媒板塊而言,還是提示要注意流量帶來的成本上漲,以及部分的項目制公司出現的收入、確認跨期的風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期待星期捌 的精彩文章:

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評委成員曝光 張艾嘉在列
演技大爆發!楊冪一口氣讀85字超長台詞

TAG:期待星期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