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歡姜文的電影
來源:傳媒內參-傳媒獨家
文/蘇湛
《邪不壓正》片頭最後一行出現「導演·主演·剪輯·編劇姜文」這一排字的時候,可能很多人就已經強烈地感受到了姜文的那種近乎個人英雄主義的優越感了。說起姜文的電影,總讓我想起一位好友,他特別愛姜文的電影,每次影院出來都能看到他像被打了續命葯一樣,亢奮地還能「瘋」一夜。他也總提議,那麼好的電影為什麼不寫個影評?
我給姜文寫影評嗎?不敢啊。史航在《邪不壓正》扮演潘公公,是個太監,人稱「華北第一影評人」最後什麼下場?!
戲裡被周韻調侃只會寫五個字,還反問沒看過電影就不能寫影評了嗎。我比他強點有限,會寫九個字,還是少說為妙。
過度解讀和影片本身沒什麼關係
大部分人,特別是媒體從業者對姜文是愛恨交織的。愛他身上張揚的才氣和濃郁的荷爾蒙。他一出現,大家就都想和他聊上幾句,希望能從他身上挖出最真誠或值得解讀的話語,成為比較了解他的那個人。
漸漸地,挖空心思恨不得引申出上下五千年的「我懂你,我最懂你」的這一類型的影評越來越多。不得不說,影評快比電影好看了!
目前,這類影評在引申落點上可以分三種類型。一部分是,在別人都一臉懵的細節上,揣摩推敲出各種隱喻,結論是「姜文牛逼」;一部分人覺得姜文故弄玄虛、故事支離破碎、認為形式大於內容;更多人既不敢鼓掌,也不敢批評,幽幽說一句,「這片子,太特么姜文了」。
姜文自己卻說:我拍電影就兩個標準,自己喜歡,兒子們愛看。姜文有兩個兒子,一個十歲,一個十二歲。
不得不說,在《讓子彈飛》之後,廣大觀眾都習慣性地去過度解讀姜文的電影,這種傾向在《一步之遙》之後變得更強。舉個大家都愛用的例子,藍青鋒躺在急救擔架上,對李天然說讓他去找一個自己的兒子。你會發現有人為此準備了長篇的分析,而有人一笑而過,看著你們耍。
姜文貌似被「魯迅」了,但他也樂得其成。他說,商業可能是其次,就喜歡看看自己一個作品扔出去,得到人們或贊同、或驚喜、或諷刺、或相見恨晚、或不屑一顧的反應。
但是,總去揪著那些隱喻、象徵不放,反而忽視了影片直接呈現的內容。
強烈的表達欲,但才華跟不上瘋魔
姜文骨子裡有種英雄情結。他的電影中,總有一個正氣凜然的人,他可能有點邪氣肆意,但有底線。一個風情萬種的女人,還會出現一種瘋癲的形象。就算有這樣的套路人設在,《邪不壓正》也是有一定觀賞難度的,它無法給你一個清晰明了、來龍去脈都完整的故事,也不能為你提供酣暢淋漓的震撼經歷。它的表達方式是寫意化的,或者說是撕裂而朦朧化的,而這很可能正是姜文有意為之的。
如果從敘事的角度去審視《邪不壓正》,我覺得這片子大概是不及格。原本是內核很好的一個故事,就算是「借殼」,卻也被姜文講得冗長、跳躍、浮誇。比如片中在酒精、毒品、藥物的作用下,李天然裸奔於屋頂之上,隱居於鐘樓之內的瘋魔景象。影片似乎是想以發瘋和幻覺,來比喻復仇和愛情會給一個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帶來什麼影響。但是還要說,可能刪掉些辯論賽一樣抖機靈的對白和縮短無謂的炫技大全景,帶給觀眾的撕裂感可能還不會那麼強烈。
不過,誰說電影就必須正常講故事?假如拋開故事內核,從其他角度去審視這個片子,配樂、剪輯、表演、運鏡、取景等,所有鏡頭語言能夠表達的一切東西又都華麗到驚艷。
從四川,到上海,再到北京,姜文轉了一大圈終於回到了自己的故土。《邪不壓正》的故事終於發生在了他土生土長的北京城。姜文想展現的是他夢境里關於所有屋頂上的愛恨情仇。那綿延不絕宛如青山起伏的四合院屋頂,那皚皚如玉的白雪覆蓋下古樸肅穆的老北平,那女人或男人性感原始的肉體與曲線……這裡有著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大膽而放縱近乎於精神分裂的瘋狂表達。
但,他好像是把它當成了一次藝術實驗。他按照自己的意圖做著融合嘗試,最後找到了一個不那麼能被觀眾理解的結合點。這種無法收放自如的表達越來越多地填滿了他的電影,這裡的每一幀也都充滿著他的標籤。這種充沛到堆砌的感覺最終讓電影本身不堪重負,觀眾們也不得不思考,「姜文這是什麼意思」,而不是「劇中人這是什麼意思」。
最終,電影留給觀眾太多的「完形填空」,也成為了對姜文個人的「閱讀理解」。
你們愛的不是他的電影
而是姜文這個人
說起來,姜文自己是不願意被划進導演代際里的,但這一點確實是第五代導演的共性:「這一代導演,出道即巔峰」,但很快就會在一些矛盾和電影商業化進程的夾縫裡遇到一個重大的 「被誤解」。比如陳凱歌的《無極》當年遭遇到的群嘲;比如田壯壯因為《藍風箏》被禁十年,姜文因為《鬼子來了》被禁五年。
不得不說,姜文用強烈的個人風格,為自己爭取來了一片相對廣闊的創作空間,所有人也願意「慣」著他,這已經很難得了。只是,搞先鋒試驗的是學院,片方是要掙錢的。《邪不壓正》的宣傳期里,姜文上《創造101》和小姐姐們互動,在各種訪談節目里和老友們敞開心扉,全國路演都快下沉到五線城市了,想必他也感受到市場上的某些窗口已經在關閉。所謂姜文電影波浪形票房規律,「一部不掙錢下一部掙」,隨著這次《邪不壓正》的票房低於預期,似乎也要被打破了。
不過總的來說,姜文還是個60後的「老男人」,在這個時代當紅的男星都成為了「老戲骨」代言人,你幾乎再也找不出一個和姜文相似的例子。姜文卻依舊如此鮮活,受人追捧,從某個角度來說,這也確實和他在當今娛樂圈獨一無二的個人風格有關。
那麼換個角度說,《邪不壓正》節奏快,台詞耍寶,肅穆又煙火氣的荒誕場景讓人看得目不暇接、提心弔膽,可以用「有趣」形容。
我想大多數人都是承認的,有趣的何止電影,還有姜文的靈魂!姜文電影里充滿了他自己的嬉笑怒罵、信手捏來,看著他才華橫溢地吹牛,亦正亦邪地撒歡。
你們愛的是姜文的電影?大約是他這個人吧。
TAG:傳媒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