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馮學榮:看歷史不能有雙重標準

馮學榮:看歷史不能有雙重標準

我們的雞血青年,是這樣的三觀:自己永遠都是對的,別人永遠都是錯的,別人做的壞事,放大100倍來宣傳,自己所做的壞事,則絲毫不准你提起。

雙重標準。只准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

不但如此,他們還特愛面子,死不認錯,狡辯到底,面子第一,講理第二,流氓嘴臉,天下無敵,我就這樣,你奈我何。

舉個例子說,大清帝國的鐵騎在嘉定屠城,是罪行,但同樣是大清帝國的鐵騎,將準噶爾汗國的人不分男女老少屠殺乾淨,這叫做「平定準噶爾」。

再舉一個例子,匈奴不可以打進我的國土,但是我可以進攻大漠、追殺匈奴,別人殺進來是侵略,我殺出去,則是自衛。

還有,日本人吞併台灣和朝鮮,屬於侵略,然而,秦始皇吞併六國,則叫做雄才大略。

還有,還有,美國水兵在民國耀武揚威,是國恥;大清北洋水師在日本長崎耀武揚威,則為國慶。

還有,英國在上海設租界,是侵略,大清帝國在朝鮮設租界,是親善。

當年外國人幫助大清帝國打太平軍,雞血青年說:「帝國主義和滿清王朝聯合絞殺農民起義」,也就是說,他們認為外國人不應該幫助腐朽的清政府。

可是到了辛亥革命之前,日本人援助同盟會,雞血青年又說:「日本人唯恐大清不亂」,這時他們的看法又變了,他們認為外國人不應該幫助革命黨。

到了孫中山和北洋軍閥對抗的時候,帝國主義袖手旁觀,這個時候,雞血青年又說:「萬惡的帝國主義,沒有一個人向孫中山伸出援助之手」,可見他們的看法這時又變了,他們認為外國人對中國袖手旁觀,那也是不對的。

於是我們很幽默地發現,在我們某些雞血青年的偉大腦殼中,

外國人幫助清政府,是錯的。

外國人幫助革命黨,也是錯的。

外國人袖手旁觀,誰都不幫,還是錯的。

我想,讀到這裡,有的讀者應該已經忍不住笑出聲音來了。

可見,最苦的其實反而是外國人,無論他們做什麼、不做什麼,都是錯的。

我們某些雞血青年的邏輯,就是這樣的神。

再比如說歷史上的「華工」問題。

在清末時代,美國爆發了「淘金熱」和「鐵路熱」,因為廢除黑奴的緣故,美國需要大量的華工、以填補美國國內勞動力的真空,於是,美國從大清國廣東台山縣等地,輸入了大量的華工。

這個時候,我們的雞血青年說:「看!美帝國主義剝削華工」。

然而在後來,1882年美國頒布《排華法案》、嚴禁華工來美國。

這個時候,我們的雞血青年又說:「看!美帝國主義歧視華人」。

可見,在他們的眼中,

美國輸入華工,是錯的。

美國不輸入華工,也是錯的。

這個時候啞巴吃黃連的,反而是美國佬,他說,我輸入你也不對,不輸入你也不對,神哪,I服了You,真難伺候啊,你到底要我怎麼做,你才高興?

其實,我們某些雞血青年眼中所謂的「正義」,不過只是一種叫做「我執」的情感,永遠以自我為中心,一切以「我」字為出發點,只有當你觸犯我時,我才有「正義感」,而當我虧待別人時,我的「正義感」則蕩然無存。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白種人不可以歧視黃種人,但是黃種人可以歧視黑人。

請雞血青年問問自己的靈魂,是不是這樣?你瞧得起黑人嗎?你瞧不起。

你瞧不起黑人,和白種人瞧不起你,有什麼區別?其實就是一回事。

既然你瞧不起別人,那麼自然會有別人瞧不起你。天道循環,有啥好怨的。

這就是典型的雙重標準。在雞血青年的內心深處,他們是這樣想的:別人不可以歧視我,但我可以歧視別人。別人不可以欺負我,但我可以欺負別人。

說起歧視問題,我不禁又想起了歷史上曾經臭名昭著的兩個名詞,一個是「支那」,另一個是「東亞病夫」,在我們的雞血青年眼中,這兩個詞是帝國主義歧視、侮辱中國人的專用詞語。

但令人尷尬的是,在歷史上,我們也一直歧視外國人,中國人對外國人的蔑稱並不比「支那」和「東亞病夫」好聽,例如什麼「洋鬼子」、「鬼佬」、「倭人」、「高麗棒子」、「毛子」、「蠻夷」、「夷人」、「番鬼」、「番人」、「印度阿三」、「癟三」……不要告訴我這些名詞都是褒義的。

尤其是「洋鬼子」這個蔑稱,中國人直至現在仍然在使用,這個詞語直譯成英文是「Foreign Devil」(外洋的魔鬼),千萬不要告訴我:「外洋的魔鬼」比「東亞病夫」更加高雅。

為什麼雞血青年一邊批判帝國主義蔑稱我,一邊自己又在蔑稱他人呢?答案很明顯:我可以蔑稱你,你不能蔑稱我。

去年有一部電影,叫做《戰狼2》的,講述的是我國出兵非洲,武裝護僑,武裝護僑對不對?對。但是,不要忘記,既然你武裝護僑是對的,那麼你就不能說人家外國人武裝護僑是錯的。你可以放火,別人自然也可以點燈。

同理,既然你恨日本人,那麼你就不要怪人家越南人恨你,普天之下,人心都是肉長的。

問題的核心是:我們的雞血青年從來不會反省自己的行為,也從來不會覺得自己做的任何事情是錯的,這才是關鍵。認錯、道歉,那更是不可能的事。你和他講理,純屬浪費光陰。總之,都是你的錯,老子我永遠正確。

說一千,道一萬,問題的本質是:我們的雞血青年們,「我執」太重,只會批評,而不會自我批評,只看到別人的錯處,而無法看到自己的錯處,更不敢面對自己的醜陋,他們孤立地活在自己所編造的虛幻世界裡,與世隔絕,自言自語,自相矛盾,錯漏百出。

誰也無法拯救這些雞血青年,我也只能勸告他們一句:讀好書,交良友,獨立思考,回頭是岸,從明天起,一日三省吾身,做一個正直的、公道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馮學榮讀史 的精彩文章:

呂思勉:讀歷史不能帶有立場
馮學榮:五四運動的歷史真相

TAG:馮學榮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