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歐洲五強的崛起

歐洲五強的崛起

歐洲五強的崛起

一.1700-1740年的戰爭與和平

1.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0-1713)

參戰國:西班牙、法國;英國、荷蘭、奧地利、德意志諸侯、神聖羅馬帝國

結果:《烏德勒支和約》、《賴斯塔得和約》

意義:英國在海上和海外殖民地的勢力大大增強。法國稱霸歐洲的計劃受到嚴重阻礙。

1700年11月1日哈布森堡王室的西班牙國王去世。11月24日路易十四宣布由他的孫子菲利普繼承王位和西班牙的全部內外權益。根據1697年簽訂的利茨維克和約,西班牙王位繼承這樣的重大事件不能由法國一家決定,而應得到全歐的承認。

英國荷蘭因擔心西班牙在海外的殖民地權益被法國獨佔,於是在1701年9月7日,英國、荷蘭已經奧地利結成同盟,德意志諸侯國倒向同盟一方,哈布斯堡王室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向法國宣戰。長達13年之久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由此開始。1711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去世,由他的兄弟查理繼位。在這一情況下,英國不希望歐洲大陸均勢情況發生太大偏移,就不願意為神聖羅馬帝國作戰,因此正式開始了和談。

2. 北方大戰

參戰國:瑞典;俄國、丹麥、薩克森、波蘭

結果:《尼斯塔得和約》

意義:瑞典喪失了他在波羅的海的所有海省份,只保留了芬蘭的大部分地區。俄國從此開始在歐洲國際政治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18世紀初,瑞典已開始衰落,但在北歐和波羅的海地區依然存在影響。當時瑞典的鄰國都視他為敵。1700年,俄國向瑞典宣戰,丹麥、薩克森和波蘭結成同盟進攻瑞典。在戰爭中,波蘭、薩克萊和丹麥因為屢敗而退出戰爭。

而俄國,與瑞典作戰的目的很明確,希望通過戰爭,打通波羅的海通道,使俄國走出閉鎖於歐洲政治經濟發展之外的境地,從而與西歐有更多的商業和政治往來。在西方各國都忙於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之時,俄國和土耳其達成停戰妥協,從而把兵力投入北方大戰的戰場。1720年俄國在瑞典登陸,1721年和談開始。

3. 《烏德勒支和約》(1713)、《萊斯塔得和約》(1714)與《尼斯塔得和約》(1721)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和北方大戰的結果是一系列國際條約的簽訂,主要是《烏德勒支和約》、《萊斯塔得和約》和《尼斯塔得和約》。這些和約形成了18世紀上半期歐洲國際政治中的一個條約體系,一直到1740年。而在1724-1740年間,歐洲出現了一個短暫且不穩定的和平局面。

1713年,英國和法國在荷蘭的烏德勒支簽訂和約。

主要內容:①參戰各國承認波旁王室的菲利浦為西班牙國王

②英國從西班牙取得直布羅陀這一戰略要地,並獲得在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專賣黑奴的權利。

③英國和奧地利分別從法國和西班牙得到部分殖民地。

《烏德勒支和約》的簽訂,使得英國在海上和海外殖民地的勢力大大增強。法國稱霸歐洲的計劃受到嚴重阻礙。同時,《烏德勒支和約》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將「勢力均衡」(balance of power)這一概念寫進了條約,進一步發展了近代國際法的內容。

「勢力均衡」這一概念源於古典歐洲政治,在馬基雅福利時代,它只是一個被用來描述維持城邦之間和平局面的政治主語。在歐洲民族國家開始形成後,尤其是在長期的較量中,一方或者多方難以完全置另一方為死地的多次政治實踐以後,「均勢」這個概念開始被歐洲政治家、外交家們普遍注意。《烏德勒支和約》是第一次用法律條文把「均勢」概念寫入了國際條約。

由於奧地利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拒絕在《烏德勒支和約》上簽字,他要求重新談判。就這樣,1714年,《賴斯塔得和約》簽訂,主要是關於阿爾薩斯的所有權問題。

《尼斯塔得和約》是北方大戰正式結束的標誌。瑞典喪失了他在波羅的海的所有海省份,只保留了芬蘭的大部分地區。俄國是最大的受惠國。從此,俄國開始在歐洲國際政治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和七年戰爭

1.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1740-1748)

參戰國家:普魯士、法國、西班牙、巴伐利亞、薩克森、那不勒斯、撒丁、瑞典等國;

奧地利、英國、荷蘭、俄國。

結果:《亞琛和約》

意義:普魯士正式加入了歐洲強國的行列。同時,普奧、英法之間的關係更加惡化。

1740年,哈布斯堡王室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奧地利國王查理六世去世,因無男子後代,所以由他的長女23歲的瑪麗亞·特莉薩繼承王位。1713年查理六世就曾起草「國本詔書」來確定瑪麗亞·特莉薩的合法繼承權,並要求歐洲各國君主的認可與簽字。但1740年,歐洲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普魯士、法國、西班牙、巴伐利亞、薩克森國家都借口反對「國本詔書」中的長女繼承權。

在這些國家中,首當其衝的是普魯士的腓特烈二世,他在1740年登上王位,看到查理六世的去世後,意識到這有利於普魯士的擴張,因此毫不猶豫地出兵佔領西里西亞。1740年12月,普魯士出兵西里西亞,奧地利予以還擊。就這樣,長達八年之久的奧地利王位戰爭爆發。奧地利對抗很快成為了一場歐洲戰爭。英法的對抗戰爭更是超過了歐洲本土,兩國還在北美、印度和海上開戰。

1748年,交戰各國停戰並簽訂了《亞琛和約》。瑪麗亞·特莉薩的繼承權得到承認,西里西亞被割讓給普魯士,法國將部分工事利益讓給英國。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後,普魯士正式加入了歐洲強國的行列。同時,普奧、英法之間的關係更加惡化。

2.1756年外交革命

1755年,曾任奧地利駐義大利、法國和尼德蘭大使的考尼茨出任奧地利宰相,協助瑪麗亞·特莉薩處理外交事務。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的失敗,使得考尼茨認識到,普魯士已經是奧地利的頭號敵人。在德意志、普魯士已經一躍成為一個最強大的核心力量,並開始和奧地利爭奪德意志的領導權。在這種情況下,奧地利的外交必須來一次重大變革,來改變和東面土耳其和西面法國雙線作戰的情況。需要爭取法國和俄國,才能打擊首要敵人普魯士。

考尼茨通過他的外交渠道,展開了各種秘密外交活動。1756年1月,英國和普魯士簽訂了威斯敏斯特協議,考尼茨抓住這個機會,向法國和俄國提供了錯誤的信息。因此,1756年5月,奧地利和法國結成了防守同盟。1757年5月,奧地利和德國結成了攻守同盟。在歷史上,考尼茨領導完成的這一歐洲國際關係大改組,使得法國一改削弱奧地利的傳統,支持奧地利。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以普法一方、奧英一方的局面,已經演變成奧法對抗普英的心局面。歷史上這一件事被稱為「1756年外交革命」。

3.七年戰爭(1756-1763)

參戰國家:英國、普魯士;法國、奧地利

1756年8月29日,普魯士的腓特烈二世向薩克森發起攻擊,拉開了七年戰爭的帷幕。如同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一樣,英國和法國的戰爭在北美、西印度群島、印度等海外殖民地不斷進行。七年戰爭的戰場不僅在歐洲本土,而是延申至西半球和印度半島。

在歐洲大陸戰場上,普魯士和奧地利打成了平手。英國和法國的較量結果是英國佔據了優勢。1763年2月10日,英國和法國簽訂了巴黎和約。此條約的簽訂,確定了英國在海上的霸權。1763年2月15日,普魯士和奧地利簽訂了胡勃圖斯伯格和約,普魯士的大國地位進一步得到了鞏固。

七年戰爭雖然調整了一些大國間的關係和他們各自領土和海外權益,但基本上仍是以保持歐洲大國「均勢」結束。沒有一個大國達到完全稱霸的目的。爭鬥的結果是妥協,妥協的結果就是犧牲小國與海外殖民地利益作為條件和籌碼。

三.18世紀後期的歐洲國際關係

1. 美國獨立戰爭中的外交

1773年波士頓發生傾茶事件,這是北美人民要求擺脫英國統治的先聲。1775年,波士頓附近的列剋星敦正式爆發了反對英國的武裝衝突,並迅速蔓延到其他地區,美國獨立戰爭由此爆發。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通過,美利堅合眾國成立。

受七年戰爭以及巴黎和約的影響,美國獨立戰爭始終有歐洲國際政治鬥爭的複雜背景。從歐洲方面來說,法國其了支持美國獨立的關鍵作用。法國在七年戰爭中損失了大量利益,所以企圖報復英國。1778年2月法美同盟正式在巴黎成立,1779年西班牙也加入對英的戰爭。1780年俄國聚集波羅的海諸侯宣布武裝中立。英國因此在外交上全面孤立。

美國的積極外交不僅為獨立戰爭贏得了國際輿論和物質援助,還練就了一批出色的外交家。1782年,美英達成協議,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2. 俄國、普魯士、奧地利三次瓜分波蘭

波蘭在17世紀曾是一個大國,但到了18世紀後就成了「歐洲病夫」。它完全喪失了大國的地位,甚至無力像奧地利那樣努力維持昔日的光榮。1773-1775年,波蘭王位的繼承戰爭說明了波蘭已無力抵禦外力的干涉。當時只因法國和波蘭有王室聯姻關係,於是法國聯合撒丁、西班牙對奧地利宣戰,聲援波蘭。整個過程中,波蘭只能坐視大國的爭鬥而毫無作為。

俄國:俄國在18世紀與瑞典、土耳其作戰,並且在歐洲和亞洲擴張。為了繼續與土耳其作戰,俄國需要得到波蘭通道。

普魯士:普魯士在從奧地利得到西里西亞以後,加快了版圖的統一。當時的東普魯士還在波蘭王國境內,因此普魯士急於打開通道,使東普魯士和勃蘭登堡連成一片。

奧地利:俄國和普魯士的擴張使得奧地利感到不滿,並且它不能坐視普魯士擴張,因此加入到瓜分行列當中。

在這樣的背景下,俄、普、奧三國曾於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瓜分波蘭。

1772年第一次瓜分:1772年,普魯士為了鞏固西里西亞的佔領來聯合俄國對抗奧地利,開始了對波蘭的第一次瓜分。俄國由於想推翻奧地利和土耳其在1771年締結的防禦同盟,同意奧地利參加。第一次瓜分,波蘭失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

1793年第二次瓜分: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波蘭的愛國主義者受此影響,希望收復失地。1792年,俄國進入波蘭。1793年普魯士以防止法國大革命的蔓延為借口,出兵波蘭並佔領了波茲南。俄國和普魯士締結了瓜分條約,奧地利因沒有參與此過程,便一直找機會復仇。

1795年第三次瓜分:1794年波蘭發生起義,俄國立刻進行武裝干涉。普魯士向華沙進軍。葉卡捷琳娜二世秘密與奧地利簽訂了瓜分波蘭的條約,然後通知普魯士。

這三次瓜分波蘭的行為,是歐洲強國在擴張中玩弄強權政治和秘密外交,犧牲弱國利益的典型例子之一。

3.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時期的國際關係

1789年7月1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拉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帷幕。「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很快席捲整個歐洲。整個歐洲為之驚動。1792年,普魯士和奧地利率先組成同盟進攻法國,兩個於9月進攻法國失敗;1793年,第一次反法聯盟成立,法國遭到了英國、普魯士、奧地利、西班牙、荷蘭等多個國家的圍攻。此時,法國國內的雅各賓派取代了吉倫特派執政,扭轉了局面。1794年,熱月政變發生,雅各賓派被推翻。法國和普魯士、西班牙分別簽訂巴塞爾和約,普、西退出戰爭。在拿破崙的指導下,法國相繼擊敗了撒丁、奧地利的軍隊,第一次反法聯盟失敗;1799年,第二次反法聯盟成立,同年11月,拿破崙發動霧月十八日政變,執政法國。1801年,奧地利與拿破崙簽訂呂內維爾和約。1802年,法國和英國、西班牙、荷蘭簽訂了《亞眠和約》。第二次反法聯盟失敗;1805年4月,英國和俄國在聖彼得堡簽訂條約,建立第三次反法聯盟。同年12月,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戰役中大勝奧俄聯軍,拿破崙和奧地利簽訂了《普雷斯堡和約》,第三次反法聯盟失敗;之後,英國再次策划了第四次反法聯盟,參加國有俄國、瑞典、普魯士。但拿破崙又一次粉碎了這一脆弱的同盟;在此期間,拿破崙在1804年加冕為法蘭西皇帝,1805年兼義大利國王,1807年和俄國簽訂《提爾西特和約》,並且重建波蘭,改名華沙大公國。這些措施引起了英國的不滿,於是1809年英國再次組織了第五次反法聯盟。1812年拿破崙粉碎了第五次反法聯盟;1812年法國沒有乘勝進攻奧地利,反而是進攻俄國莫斯科,卻得到一座空城。俄國遂聯合普魯士、英國、瑞典,成立第六次反法聯盟。法軍在萊比錫戰役中退卻。1814年3月1日,英、俄、普、奧四國簽訂《肖蒙條約》。1814年拿破崙被迫退位。1815年,拿破崙出逃,發動「百日政變」。英、俄、普、奧立刻組織了第七次反法聯盟。1815年6月18日,滑鐵盧戰役,拿破崙大敗。

在長達十年的拿破崙戰爭中,英國態度最為堅決。當時英國工業革命深入開戰,貿易和交通都很發達。有了強大國力作為後盾,英國的首要目標就是繼續在世界擴張,並保持歐洲大陸的均勢穩定。

俄國在戰爭結束後,已經完全以歐洲大國的姿態在歐洲事務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奧地利在戰爭中幾乎淪為法國的附屬國。奧地利想維持自己的歐洲大國地位,就必須依靠外交。

在拿破崙戰爭結束時,反法聯盟已出現重重矛盾,這使法國在不利的條件下有了一定的迴旋餘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右望 的精彩文章: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

TAG:右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