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淮海戰役中,黃百韜的這個計劃,如果能夠執行,或許結局將會不同

淮海戰役中,黃百韜的這個計劃,如果能夠執行,或許結局將會不同

在淮海戰役第一階段戰事當中,國民黨黃百韜第七兵團因為撤退不及時,被重重包圍在了距離徐州以東大約60多公里的碾庄地區,最終在苦苦堅持十幾天之後全軍覆沒,黃百韜被人也死在了戰場之上。其實,淮海戰役爆發之初,在國民黨方面下達讓黃百韜兵團在駐地原地等待的命令之後,黃百韜曾有一個計劃,可是沒有執行。有人說,如果黃百韜的這個計劃能夠執行,或許結局將有所不同。那麼黃百韜到底提出了什麼樣的計劃呢?又為何沒有被執行呢?讓我們接著往下。

1948年11月6日,國民黨方面下達了全軍向徐州收縮的命令,此時在徐州東部的隴海鐵路沿線上,分別有三股軍事力量呈東西向一字排開,分別是駐守在碾庄地區的李彌第十三兵團、駐守在新安鎮一帶的黃百韜第七兵團,以及駐守在連雲港和海州一帶的第九綏靖區第44軍。在上述三股軍事力量當中,黃百韜兵團實力最強,李彌兵團次之,第九綏靖區最弱,只有一個第44軍。

國民黨方面下達撤退命令之後,按照道理來講,黃百韜兵團、李彌兵團以及第九綏靖區第44軍,均應該趕快整頓軍隊即刻開拔。可是令人詫異的事情發生了,蔣介石對戰場形勢出現了嚴重的失誤,他認為第九綏靖區第44軍肯定是首殲目標,因此又給黃百韜兵團下大了一個新命令,讓其在新安鎮一帶原地等待第44軍,待兩部匯合之後,再一同撤向徐州。本來部隊之間互相配合撤退是件好事,可是國民黨方面只給黃百韜兵團下達了原地等待接應命令,卻沒有給駐守在碾庄地區的李彌兵團下發任何新命令。

此時的黃百韜知道自己的處境,稍不留神就會有滅頂之災,在他的心中唯一能夠降低風險的措施就是讓李彌兵團待在碾庄地區,像自己接應第44軍一樣,能夠接應一下自己。於是,黃百韜坐著小汽車就趕到了碾庄,與李彌進行商談,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李彌兵團、黃百韜兵團、第九綏靖區第44軍是拴在一根繩上的螞蚱,三支部隊逐次接應,抱成團一併撤向徐州,對於誰都有好處。

可是,李彌並不贊同黃百韜的這個計劃,原因很簡單,李彌的駐地碾庄與徐州只有60多公里,幾個小時就可以達到,而黃百韜兵團和第九綏靖區第44軍還遠在運河以東。李彌認為,自己沒有必要冒風險在碾庄等待接應黃百韜兵團,而且自己也沒有接到任何在原地等待的命令,於是一口回絕了黃百韜。黃百韜見李彌撤走的想法已經不可挽回,氣的一句話都不說,連夜又坐著小汽車回到了新安鎮。

此後,黃百韜兵團在新安鎮等待了兩天之久,才終於等來了第九綏靖區第44軍,但是也浪費了兩天的撤退時間。最終,當黃百韜兵團勉強渡過運河,行進到李彌原先的駐地碾庄之時,繼續西撤的路已經截斷,只好在碾庄採取固守的策略,十幾天之後全軍覆沒。各位讀者,如果李彌兵團在碾庄接應黃百韜,那是怎麼一番景象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房掌柜 的精彩文章:

淮海戰役,國民黨雜牌軍為什麼讓蔣介石痛不欲生?原因其實在這裡
曾國藩為什麼拒不稱帝呢?一般認為有三個原因

TAG:文房掌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