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留美學生拉黑父母,親子關係為何成了這樣?

留美學生拉黑父母,親子關係為何成了這樣?

今天看到一個故事,一個媽媽失手勒死了自己的孩子,令人心痛的事情,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環境,讓母親做出了這樣的事情。而從有限的消息中,可以看到這個孩子成績挺好,鋼琴也彈得很好,不是一個人們常說的「不聽話」的孩子。

親子關係成了越來越讓人重視的關係,但是更多的人還是不曾關注到,一廂情願的認為孩子都應該聽父母的,最怕聽到那句「我都是為了你好」。

這樣的消息從來不是單獨出現的,同一個時段,在一個心理學的群里看到一條轉發,一位考上北大的學霸,留美多年,最後決定與父母決裂,已經十幾年不回家了,對於原生家庭,他至今覺得受到的傷害太多。

他也是一個人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如今父母還是不理解「為什麼孩子還是放不下過去呢?」然而孩子眼裡的是父母從小控制很強,比如穿什麼衣服,後來這個人到外地上學,家裡總會拜託熟人多加照顧。

很多孩子上大學的時候一定會不顧家裡的反對選擇一個離家裡比較遠的學校,那是一種成長,一種尋求獨立。孩子成長到一個階段,自然的會選擇脫離父母的控制,但是這時候很多父母卻流露出了不安,因為發現孩子好像不是什麼都聽自己的了。

有個熱播的電視劇叫做《熊爸熊孩子》,男主角熊雄的觀點,絕對是很多父母的真實寫照,覺得帶孩子是妻子的事情,自己辛苦在外打拚,只要掙錢就夠了。

當這個男主角的妻子離開家裡之後,一個人既要面對工作的失意,又要處理各種親子關係,後來慢慢才發現原來孩子是這麼需要父親和關愛的。

劇中的那個男主角,不管怎樣他依舊在努力尋找怎樣去同孩子更好的相處,現實中的父母卻始終覺得自己是對的,很多時候對孩子的各種「控制」連他們自己都意識不到,意識到了也沒有幾個人敢面對。

每次如果說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總有人會拿出各種理由反駁。是否見過很多父母,自己曾經沒有考上的大學,一定要讓孩子考上。自己在哪裡遇見的挫折,一定想方設法的去提醒孩子。

工作上受了氣,回家就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情緒不好的時候,孩子就承載了所有的壞情緒。如果真的讓一個父母放手,很多人會焦慮,擔心孩子的一切,與其說是不相信孩子有處理事情的能力,更多的是父母承受不那些失去控制的焦慮。

那麼應該做些什麼呢?父母為自己的失敗和情緒負責,不把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強加給孩子。母親可以愛孩子,但是更要愛自己。孩子的世界,父親一定不能缺席。

最重要的是,你真的敢放手讓孩子自己成長嗎?父母應該問問自己孩子於你而言是什麼樣的?

【本文由「千金芳」新媒體原創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葉下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金芳 的精彩文章:

有人說生完孩子後孕婦不能天天刷牙,這個說法是否科學呢?
嬰兒接種疫苗以後,胳膊腫大嚇壞了媽媽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TAG:千金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