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唐詩:李商隱《蟬》
聽著窗外艷陽下比賽似的的蟬鳴,再讀一首寫蟬的詩,也算是應景吧。
蟬
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這首詩和虞世南的《蟬》以及駱賓王的《在獄詠蟬》合稱為唐詩中的「詠蟬三絕」,三位大詩人在寫法和抒情方面各具特色,令人嘆服。正如清人施補華評論所說:「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
前面已經領略了「清華人語」和「患難人語」,今天,我們且看這「牢騷人語」是如何一步一步展開的。
先了解一下詩人,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又號楚南生,懷州河內(河南沁陽)人。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又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
李商隱早年多次科舉考試失敗,直到文宗開成二(837)年,才中了進士。後因牽扯進「牛李黨爭」被人排擠,終生抑鬱不得志。
境遇潦倒的詩人卻在文學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著名的「無題詩」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佳作。這首《蟬》雖然不太引人注意,但其在情感表達和寫作手法上的鮮明特色,卻很值得我們仔細品味。
詩中沒有太難懂的詞,只需注意一下「梗猶泛」的解釋。這個典故出自《戰國策·齊策》,土偶人對桃梗說:「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刻削子以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將何如耳。」後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無依。梗,指樹木的枝條。
全詩大意如下:你棲居高枝之上,才難以飽腹,悲鳴傳恨只是白費功夫。到五更的時候,你疲憊的鳴聲已經非常稀疏,而樹木卻依然碧綠,絲毫沒有同情之心。我的職位卑微,猶如漂泊不定的樹枝,故鄉田園長期荒蕪,雜草早已長成一片。煩勞你的鳴聲提醒我,我一家人的生活也和你一樣清寒。
全詩用蟬來抒發自己清高、清貧、不得志之情,抓住蟬的特點,結合作者的情思,為情而造文,詩中的禪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首二句起興,由蟬鳴產生聯想。「高」指蟬棲居在高樹上,暗喻自己的清高。為什麼「難飽」呢?原因就是你高居樹枝飲露啊!你一個勁地鳴叫喊冤訴苦,又有誰會理會你呢?更別說給你提供有用的幫助了。蟬兒啊,你不免由哀怨而生恨!
在這裡,蟬的「難飽」、「徒勞」困境與詩人自己的身世遭遇暗合,表面寫蟬,實際寫詩人自己。李商隱為人清高,所以生活一直清貧困頓,雖然也向有能力者申訴陳情,希望獲取幫助,但最終卻是徒勞。
蟬本無「難飽」和「恨」之說,詩人借蟬抒情,故賦予它和自己一樣的感受。這正如虞世南借蟬「居高聲自遠」來寫自己本身品性高潔,不藉助外力來使聲名遠播一樣。兩首詩雖然所抒之情不同,但同樣都用托物寓意的手法,讓蟬與人渾然一體,情感的抒發也就更加順理成章了。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因為「恨費聲」,所以「五更疏欲斷」,進一步使蟬人格化。喊累了,說不動了,聲音卻欲斷未絕,令人哀憐。詩人感應到了蟬的悲哀,一樹的葉子卻還是那樣碧綠精神,一點不因蟬「聲疏欲斷」而哀傷憔悴,未免顯得太無情了。
實際上,蟬的「疏欲斷」與樹的碧綠毫無關係,但「一切景語皆情」,「境由心造」,詩人自己心裡悲苦,便將一切外物籠上一層情緒之霧。蟬竟會責怪樹的無情?這種看似無理的表現,正是詩人寄託身世遭遇的借語。本來那些他陳情過的有能力者可以幫到自己,但他們卻無情的不予理睬,真讓人憤憤難平。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這兩句轉到詩人自身,李商隱在各地當幕僚,屬於小官,故稱「薄宦」。經常輾轉無定,好像木偶在大水中到處漂流,這樣漂泊不定的生活,很容易就引發詩人思鄉之情。
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中有過這樣一句:「田園將蕪胡不歸」,李商隱在此化用陶詩,表達了自己迫切的思鄉之情。家園的荒草已經長成一片了,我卻還在外流浪,什麼時候能回去啊?
這兩句用「薄宦」暗合一二句的「難飽」和「恨費聲」,正是因為官小祿微,所以才滿腹辛酸,處境堪憐。
「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這兩句,「君」和「我」相對,詠物抒情,緊密結合,而且首尾呼應,渾然圓合。蟬的鳴聲,勾起詩人對自己境遇的清醒認識,不免想起「故園蕪已平」,賦歸之心油然而生。
蟬是在提醒詩人嗎?蟬本無意,詩人有情。皆因詩人境遇不堪,鬱郁不得志,遂借蟬發揮傾吐罷了。
讀完此詩,心中是惆悵的。為詩人?為禪?抑或為生活中耳聞目睹親身經歷的相似體驗?說不清,道不明,只能長嘆一聲,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讀林語堂《人生不過如此》:何為理想的女性?
※讀國學:《論語》學習筆記
TAG:芸窗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