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融科技將進入生態合作共贏新時期

金融科技將進入生態合作共贏新時期

編者按

中國工商銀行投資銀行部研究中心近期將陸續發布「2018下半年宏觀金融與行業策略系列報告」,請在「工銀投行」微信公眾號主界面下方「研報精選」菜單欄中點擊「2018中報」進行查閱,或者在公眾號對話框中回復「中報」獲取全部已發布報告。敬請關注!

核心要點

2018年,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大勢是強監管、防風險。監管層面,國家多措並舉,促進行業健康穩定發展。技術層面,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進展迅速,助力行業規範發展。資本市場層面:金融科技已成風口。

互聯網金融行業各主要參與主體紛紛探索新的發展模式。股份制銀行颳起金融科技公司成立潮,傳統金融機構尤其是國有大行設立獨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或將成為趨勢。互聯網巨頭紛紛回歸技術本源,主打賦能業務。未來,生態合作共贏將是金融科技未來發展最重要的模式之一。

從投資角度看,支付、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AI等領域仍值得投資者關注,監管科技未來或將成為金融科技應用新的焦點。

正文

2018年金融行業的關鍵詞是「防風險」、「嚴監管」。互聯網金融是金融業中風險較高的領域,2018年上半年,圍繞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多項措施落地和基礎設施建設進展迅速,力促行業健康規範發展。在這個大勢之下,互聯網金融行業各主要參與主體紛紛探索新的發展模式,互聯網金融行業進入開放融合新時期。

為更好地掌握互聯網金融發展動態、洞察互聯網金融未來發展趨勢、探尋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投資機會,本文首先從政策和監管、技術、投融資三個維度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現狀進行梳理;接著,從企業層面出發,對互聯網金融行業主要參與者的最新動向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出互聯網金融新的發展模式特點,並對未來演進趨勢進行預判;最後對互聯網金融6大熱門投資領域的投行業務機會進行分析和探討。

1

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現狀

1.1

政策層面:多措並舉嚴監管防風險

1.1.1 互聯網金融五入政府工作報告

2018年3月5日,「互聯網金融」再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強化金融監管統籌協調,健全對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監管,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

2014年,互聯網金融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此後,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有互聯網金融相關內容。2014年,「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2015年,回顧2014年工作時,提到「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部署2015年工作時,再次提出「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2016年,「規範發展互聯網金融」。2017年,「對互聯網金融等累積風險要高度警惕」。2018年,「健全互聯網金融監管」。從最初的「促進發展」到「規範發展」,再到「警惕風險」,然後是2018年的「健全互聯網金融監管」,措辭變化的背後反映的是行業發展歷程。2014年,在國家的鼓勵和支持下,互聯網金融獲得了爆髮式增長。2015年,在國家創新監管、包容監管的總基調下,互聯網金融高速發展的同時,監管也在路上。2016年,e租寶等惡性風險事件頻出,監管政策轉向,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大幕拉開。2017年,嚴監管防風險成常態,網聯、信聯等行業基礎設施加快建設,長效機制逐步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行業步入規範發展階段。2018年,隨著監管的健全,互聯網金融行業進入穩定發展階段,行業洗牌加速,不良企業逐步出清,合規頭部企業將快速發展,圍繞市場份額的爭奪、服務和產品的不斷創新有望成為新的常態,未來各種資源會進一步向頭部企業集中,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2018年上半年,我國資產證券化市場延續火爆的發行,根據資產證券化信息網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29日(6月最後一個工作日),市場上累計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2001單,累計發行總額4.21萬億元人民幣。2018年上半年,資產證券化產品累計發行299單,總金額達到6620億元,金額同比增長28.12%,延續了快速發展的勢頭。具體分類方面,企業資產證券化累計發行3354億元,佔2018年上半年總發行額的比例超過50%,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金額總計2901億元,佔比為43.82%。

1.1.2互聯網金融納入MPA

2018年5月,中國央行等多部委印發《「十三五」(2016-2020年)現代金融體系規劃》(下稱《規劃》),內容包括積極穩妥防範處置近中期金融風險,推動同業業務回歸流動性調節本位,清理整頓影子銀行,對線上線下各類業務實施穿透式、全覆蓋監管等。

《規劃》由人民銀行牽頭,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農業部、商務部、銀保監會和證監會等九部委共同編製。《規劃》中與互聯網金融相關的要點主要有6個:

第一,清理整頓影子銀行,對線上線下各類資管業務實施穿透式、全覆蓋監管,建立複雜金融產品審批或備案制度,加強現場檢查和聯合風險監測,強化風險準備金計提要求,限制槓桿比例、多層嵌套,嚴禁開展資金池業務。

第二,嚴厲打擊亂辦金融、非法集資、非法證券期貨活動等非法金融活動。出台處置非法集資條例,甄別並打擊以各類合作金融組織為名的非法集資活動,遏制農村,校園高利貸多發勢頭。

第三,加強金融監管問責。在強化對金融機構監管問責的同時,建立健全對監管者的問責制度,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對金融管理部門和地方政府進行業務監督和履職問責,有關部門按程序核實並依法依規問責。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對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的問責機制。

第四,逐步擴大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的覆蓋範圍,探索將影子銀行、資管產品、互聯網金融等更多金融活動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實現宏觀審慎管理和金融監管對所有金融機構、業務、活動及其風險全覆蓋。

第五,逐步將金融市場加槓桿行為、金融機構流動性風險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統籌監管金融控股公司和重要金融基礎設施,統籌金融業綜合統計。建立覆蓋所有金融機構、金融基礎設施和金融活動的金融業綜合統計體系,實現對金融機構和金融活動的全流程、全鏈條動態統計監測。

第六,發展穿透式監管新技術。在各類跨行業、跨市場複雜金融產品不斷擴張,金融市場資金流動複雜性空前提高,監管真空和監管套利在行業交叉領域不斷滋生背景下,充分發揮金融基礎設施數據監控功能,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對複雜金融產品全鏈條、金融市場資金流動全過程實施穿透式監管,以整體資金流動和風險狀況及其在各環節、各主體之間的分配情況為重點,重在落實全鏈條投資者適當性監管,完善全鏈條真實資本、槓桿率和風險計提等監管工具及其使用。

《規劃》將互聯網金融納入宏觀審慎監管範圍。對於互聯網金融金融機構而言,如被評定為系統重要性機構,將面臨相比一般機構更加嚴格的監管,比如更高的資本要求,更嚴格的流動性限制、業務規模限制等等。從這個角度來看,系統重要性互聯網金融機構的野蠻式發展模式將受到較大的限制。但從行業整體發展角度來看,互聯網金融的本質仍然是金融,將互聯網金融納入宏觀審慎監管範圍有利於金融行業整體健康規範發展。

1.1.3 上調備付金交存比例意在管住資金通道

2017年12月29日,人民銀行下發《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於調整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的通知》,要求自2018年起調整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通知明確要求,2018年1月仍執行現行集中交存比例,2018年2月至4月按每月10%逐月提高集中交存比例,最終交存比例提升至40%至54%之間。

2018年6月29日,央行發布《關於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決定將交存比例逐步提高至100%,並明確給出時間表:自2018 年7 月9 日起,按月逐步提高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交存時間為每月第二個星期一(遇節假日順延),交存基數為上一個月客戶備付金日均餘額。跨境人民幣備付金賬戶、基金銷售結算專用賬戶、外匯備付金賬戶餘額暫不計入交存基數。

所謂備付金,是支付機構為辦理客戶委託的支付業務而實際收到的預收待付貨幣資金。備付金不屬於支付機構自有財產,所有權屬於客戶,但不同於客戶本人的銀行存款,不受《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也不以客戶本人名義存放在銀行,而是以支付機構名義存放於銀行,並由支付機構向銀行發起資金調撥指令。

客戶備付金交存比例上調,將帶來以下兩個方面的直接作用:第一,引導支付機構回歸支付本原、創新支付服務、不以變相吸收存款賺取利息收入;第二,減少支付機構在備付金合作銀行的大額存款,降低銀行與支付機構直連的利益動機。央行的最終目的在於切斷銀行與支付機構直連,管住資金通道管,將遊離在監管視野之外的資金納入監管範圍。

1.1.4 螞蟻金服等入選首批監管試點

中國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三大審慎監管的基本制度包括:《非金融企業投資金融機構監管指導意見》《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和《金融控股公司管理細則》。目前,這三大審慎監管的基本制度已經出台兩份——《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和《非金融企業投資金融機構監管指導意見》。據彭博社2018年5月7日報道,中國監管機構正在起草金融控股公司管理細則,將首次要求金融控股公司必須獲得中國央行頒發的金融控股公司牌照。中國監管當局擬定挑選包括中信集團、螞蟻金服、光大集團、招商局、蘇寧集團五家機構作為金融控股集團監管首批試點。之後,該試點計劃可能會擴大到約20家公司。按照央行方面的分類,我國在實踐中發展形成了兩大類具有金融控股公司特點的機構:第一類是由金融機構通過投資其他行業金融機構形成綜合化金融集團;第二類是由非金融企業投資控股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金融機構,也具有金融控股公司特徵。螞蟻金服是新興的金融科技巨頭,事實上也代表了互聯網公司背景的金融控股集團。螞蟻金服等互聯網金融巨頭被納入金融控股集團監管範圍,填補了此前的監管空白,未來將會有更多的互聯網金融巨頭被納入監管。

1.1.5 央行啟動金融廣告治理,重點監測互聯網金融

2018年2月,央行下發了《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於開展金融廣告治理工作的通知》,加強金融領域廣告行為管理,治理金融產品違法違規廣告行為。當前,「防風險嚴監管」已成為金融行業尤其是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關鍵詞。金融廣告起著「傳播」和「背書」作用,是金融風險尤其是互聯網金融風險防控的重要切入點。此次治理工作突出對重點區域、重點機構、重點行為的集中治理,嚴厲打擊金融產品違法違規廣告行為;同時,強化金融廣告行業管理,意在建立並完善金融廣告治理長效機制,為金融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央行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廣告治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要求各地要繼續按照《開展互聯網金融廣告及以投資理財名義從事金融活動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工商辦字(2016)61號文印發)的要求,在前期互聯網金融廣告專項整治的基礎上,加強與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協作,配合開展線索甄別及案件核查;加強與銀監局、證監局、保監局和地方金融管理部門等的協作,加大案件查辦力度。

第二,按照「將規範從事金融業務的持牌機構廣告宣傳行為與打擊非持牌機構違法違規發布金融廣告的行為相結合」的思路開展工作,遏制違法違規金融廣告亂象,整肅金融市場的違法違規廣告和宣傳行為。針對持牌機構,排查其在營銷推介環節中的可疑線索,重點關注持牌機構利用新媒體渠道發布廣告和進行宣傳行為的合規性;針對非持牌機構,以金融廣告監測為切入點,結合金融消費者投訴和舉報線索,依託監管協作機制開展治理工作,重點打擊非持牌機構違法違規發布金融廣告行為。

第三,央行將開展互聯網金融廣告監測和區域性金融廣告治理工作試點。央行要求各分支機構要積極探索能夠適應大數據時代的金融廣告管理手段,繼續將金融廣告治理納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中,重點加強對涉及互聯網金融的廣告開展監測及管理。同時,央行在浙江省、深圳市開展區域性金融廣告治理工作試點,探索建立從廣告監測到處理、處置全領域全流程全鏈條工作機制,為全國範圍內開展金融廣告全面治理工作提供經驗和示範。

1.1.6 央行發文規範互聯網黃金業務

2018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發布《互聯網黃金業務暫行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辦法明確了黃金產品的定義,強調了開展黃金業務的金融機構和互聯網機構的資質要求、和職責範圍。根據辦法,黃金產品是指除實物黃金買賣外,以黃金賬戶記錄黃金持有人持有黃金重量、價值和權益變化的產品,以及以黃金為基礎資產的資管產品和衍生品。辦法明確指出:黃金產品僅限金融機構、國務院和金融監管部門批准成立的黃金交易場所向市場提供;黃金賬戶作為黃金產品的簿記系統,在互聯網黃金業務中,由金融機構提供黃金賬戶服務,互聯網機構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黃金賬戶服務;委託互聯網機構代理銷售其開發黃金產品的金融機構,應具備上海黃金交易所銀行間黃金詢價市場做市商資格(含嘗試做市商);金融機構應在各項風險可控的範圍內選擇互聯網機構,並對互聯網機構的資質負責;互聯網機構對其代理銷售金融機構的黃金產品,可提供產品展示服務,不得提供黃金清算、結算、交割等服務,不得提供黃金產品的轉讓服務,不得將代理的產品轉給其他機構進行二級或多級代理。此前一段時間,貴金屬投資領域騙局頻發,尤其是在披上了「互聯網金融理財」的外衣後,迷惑性更強,涉及範圍和涉案金額更大。

央行發文規範互聯網黃金業務,將有助於治理互聯網貴金屬理財的亂象,對於維護市場秩序、防範黃金市場風險、保護投資者權益意義重大。黃金是貴金屬的一種,除此之外,還有白銀、鉑金、鈀金等。繼互聯網黃金業務之後,互聯網白銀等業務也將被納入規範範圍。

1.2

技術層面:基礎設施建設進展迅速

金融領域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運行的神經中樞,金融業務高度依賴金融網路和信息系統。央行層面高度重視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行,基於技術變革和創新,加強對重要金融基礎設施的規劃,穩步推進技術在金融業的應用,助力行業規範發展。

1.2.1 個人徵信行業進入新的整合期

2018年5月23日,百行徵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行徵信)在深圳正式掛牌營業。百行徵信是中國人民銀行批准的全國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擁有個人徵信業務牌照的市場化個人徵信機構,是專業從事個人信用信息採集、整理、保存和對外提供信用報告、信用評分、反欺詐等各類徵信服務的機構。根據徵信業發展總體規劃,百行徵信主要採集個人和企業的借貸及其擔保信息、個人負債相關信息等,為依法開展放貸業務的市場主體和其他主體提供徵信服務,與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形成「錯位發展、功能互補」的市場格局,以在全社會範圍內實現個人徵信服務的覆蓋。

百行徵信獲批成立於2018年1月4日,註冊資本為10億元,主要股東為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持股36%,芝麻信用、騰訊徵信、深圳前海徵信中心、鵬元徵信、中誠信徵信、考拉徵信、中智誠徵信以及北京華道徵信8家首批個人徵信牌照試點機構各持股8%。百行徵信開業後,這8家市場機構雖然不再直接從事個人徵信業務,但其作為百行徵信的主要股東,將通過百行徵信實現信息共享,共同參與個人徵信市場。對於百行徵信而言,這8家機構,既是上游,即『報數機構』,提供自有平台的數據,成為數據的提供者,又是下游,與其它機構共享百行徵信平台上的數據。百行徵信秉持開放的原則,未來將根據市場發展需要逐步吸納其他擁有穩定數據資源、成熟信息處理技術的大型市場機構加入。

百行徵信的成立填補了我國個人徵信市場化合規機構的空白,或將我國個人徵信行業帶入一個新的整合期。

1.2.2 一季度網聯平台試運行正常

2018年5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清算平台(以下簡稱「網聯平台」)試運行正常。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網聯平台已接入並啟動遷移340餘家銀行以及100餘家支付機構,成功交易金額近3萬億,最高單日交易筆數處理規模超過1億筆。

網聯指的是網聯清算有限公司,主要處理支付機構發起的涉及銀行賬戶的支付業務,提供統一、公共的清算服務。早在2010年,央行就開始醞釀建設網聯,最終於2016年開始籌建。2017年3月31日,網聯平台啟動生產環境試運行,完成首筆跨行資金交易驗證,開始進行「白名單」交易驗證,並於同年6月30日正式啟動切量。

根據網聯發布的《關於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清算支付平台渠道接入工作相關事宜的函》的要求,2018年6月30日起,非銀行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路支付業務將全部通過網聯平台進行處理。切斷第三方支付機構與銀行直連,有利於第三方支付行業正本清源和健康規範發展。

1.2.3 統一身份核驗平台啟動試運行

2018年6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互聯網金融統一身份核驗平台啟動試運行。該平台通過整合各身份核驗渠道主流數據資源,作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統一入口,為從業機構提供客戶身份核驗的一站式接入,著力解決當前互聯網金融機構在實名驗證方面存在的驗證渠道不一、效率差別大、成本高、多點接入等問題。

目前正在試運行的互聯網金融統一身份核驗平台一期,已具備公民身份信息核驗、銀行卡賬戶信息核驗、通信運營商信息核驗、數字證書核驗、人臉識別等5個模塊共13種介面的核驗能力,已接入的機構包括商業銀行、第三方支付、網路借貸等,待接入的機構包括證券、保險等其他機構。下一步,平台將不斷豐富系統功能,擴大數據源接入範圍。互聯網金融統一身份核驗平台是互聯網金融協會組織行業力量共商共建的互聯網金融行業基礎設施,將在助力從業機構合法合規經營、行業規範健康發展方面發揮重大作用。

1.2.4 國內首家金融廣告監測中心正式成立

2018年3月,人民銀行廣州分行依託廣州商品清算中心(廣清中心)正式成立廣東省金融廣告監測中心(以下簡稱「監測中心」)。監測中心旨在建立健全的金融廣告准入、監測、預警及處理機制,實現對全金融行業線上線下各類金融廣告的全面實時監測,及時掌握金融廣告總體態勢,準確鎖定違法違規廣告,發現金融風險,為相關監管部門提供有力依據,形成創新的金融廣告監管模式。檢測中心已於2018年1月開始進入試運行階段。統計數據表明,截至2018年3月1日,監測中心累計監測到150968條信息數據,經判定疑似違法違規金融廣告宣傳信息共計47條,疑似違法違規廣告主體覆蓋10個行業範圍,主要集中於P2P、銀行和其他(投資諮詢、投資管理類)行業。

監測中心的問世填補了國內金融廣告監測工作的空白地帶,有效提升了我國金融廣告監管的效率,對於進一步規範相關機構的營銷宣傳行為,保障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防控金融風險,促進金融行業健康平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2.5 國家隊推區塊鏈技術平台

2018年3月26日,在全球金融科技(杭州)峰會上,央行旗下中鈔信用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杭州區塊鏈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發布了中鈔絡譜區塊鏈登記開放平台(以下簡稱「中鈔絡譜」)。這是央行旗下核心技術企業首度發布的區塊鏈技術平台。

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隸屬於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核心企業之一的中鈔信用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是央行體系內最早研究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技術的團隊。目前該研究院已申請了22項區塊鏈技術發明專利,在「2017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排行榜」中位列第18位。2016年,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團隊承接並組織開發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票據平台,並在2018年1月在票交所成功上線。此次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發布的中鈔絡譜是國內首個由「國家隊」打造並發布的區塊鏈平台,可面向各行業應用提供技術服務。中鈔絡譜通過聯合各合作方對數字身份、可信數據、數字憑證進行可信登記,向調用這些信息的第三方提供存在性、完整性、身份、時間戳、數據關係和憑證登記等信息。這些信息具備可驗證、可審計、可追溯、不可篡改等特性。各參與方不僅自己可以使用,也可以通過機構認證和流轉,實現各參與方之間的互信協作。各行業能夠通過區塊鏈技術降低信任成本從而讓複雜的協作更簡單,為用戶提供更高效、低成本的工作環境。中鈔絡譜的一大特點是能夠提供較為簡單易用的區塊鏈服務,合作方無需打造自己的區塊鏈系統,也無需了解區塊鏈的技術細節,藉助中鈔絡譜提供的面向開發者的平台服務,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行業場景中。目前,中鈔絡譜已與多方機構進行合作和探索,這些機構有: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信息產業部電子科技情報研究所、國家金融IC卡安全檢測中心、江蘇廣電集團、杭州銀行、中鈔國鼎、西正印製、貴州食品安全雲、上海儀電溯源、浙江數秦科技、杭州安存、安安專機等。

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存儲、多方共識和交易可追溯的特性,在很多行業有著廣泛的應用潛力。目前國內區塊鏈應用尚處於起步階段,「國家隊」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面向各行業打造、推出區塊鏈技術平台,或將能更快速地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

1.3

資本市場層面:金融科技已成風口

2018年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產業融資再創新高,共發生569筆融資事件,融資金額合計達到2760億元。中美印三國金融科技領域投融資熱度最高,區塊鏈倍受熱捧。

1.3.1 全球範圍內金融科技投融資熱度持續高漲

自2016Q4開始,全球金融科技領域投融資金額持續增長,2018Q1首次超過500億元,2018Q2達到2247億元,創歷史新高。融資筆數也由2018Q1的265筆大幅提升至2018Q2的304筆。整體來看,大額融資事件增多。

1.3.2 中美印金融科技融資額佔全球94.8%

從筆數上看,2018年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領域至少發生569筆融資事件,其中,中國投融資事件有329筆,佔57.8%;美國和印度分別為80和70筆,中美印三國的融資筆數佔全球總數的84.2%。從融資金額上看,2018年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領域融資總額約為2760億元,同比增長346.3%,環比增長208.1%。其中,中國約2300億元,佔83.3%;美國和印度分別為199億元和117億元;中美印三國的融資金額佔全球總數的94.8%。

從2018年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資TOP20榜單來看,14家中國平台上榜,其中螞蟻金服以140億美元的融資金額排名第一;4家平台來自美國,榜單中其餘2家平台來自印度和德國。

1.3.3 區塊鏈應用前景廣闊但仍面臨諸多問題

從投融資領域看,區塊鏈最受熱捧,2018年上半年,區塊鏈領域共獲222筆164億元融資;其次是網貸領域,2018年上半年共計有78筆108億元融資;理財、大數據、支付和互聯網保險領域的融資筆數緊隨其後;綜合金融和汽車金融領域融資筆數較少,但融資總額分別高達1821億元和130億元,大額融資較多。

在國內,2018年以來,區塊鏈概念關注度持續上升,並在股票市場上引領了一波行情。

區塊鏈是一個分散式自治賬薄系統,可以作為防篡改的共享賬本,利用智能合約自動處理和結算交易,無需第三方驗證機構,被譽為「價值互聯網的基石」。區塊鏈作為一種新興技術能夠解決社會發展中的一些痛點,在政府、民用等領域都有著較為廣闊的應用前景。例如在金融領域,區塊鏈以其能夠顯著降低金融業務成本、提高效率受到世界金融巨頭的關注和青睞,正逐漸被應用在跨境支付、供應鏈金融、保險、數字票據、資產證券化、銀行徵信等方面。但目前除數字貨幣外,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其它應用尚處在初級階段。從A股市場相關上市公司近期披露的公告來看,大多數公司區塊鏈業務處在探索期或研發投入期,涉及業務領域主要集中在金融、遊戲、版權等方向,未來業務發展有一定不確定性。

長期來看,區塊鏈技術在行業領域應用潛力巨大;但由於區塊鏈技術的演進,相關標準、法律和監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都需要時間,因此短期而言,還需要冷靜看待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發展。

2

互聯網金融行業主要參與者動向

2.1

金融科技創新加速重構銀行發展模式

近年來,金融科技的不斷創新正在深刻改變客戶的金融消費行為,也在加速重構銀行經營發展模式和市場競爭格局。

2.1.1 金融科技已成銀行的「兵家必爭之地」

在2017年年報中,A股上市銀行幾乎都提及要加快金融科技創新發展,加碼對金融科技的投入力度。如招商銀行在年報中明確表示,2018年將營業收入的1%專門成立金額科技創新項目基金;中國銀行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2018年對科技的投入不會低於集團營業收入的1%;光大銀行強調從2018年開始每年拿出凈利潤的2%投入科技創新,建立科技創新實驗室,並在集團層面成立光大科技,帶動光大銀行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作為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工商銀行聚焦建設智慧銀行,加快金融科技創新,通過組建網路金融部、建立「七大創新實驗室」、加快實施e-ICBC 3.0戰略升級、啟動智慧銀行信息系統(ECOS)建設工程等一系列措施,加快金融科技的落子布局,致力於更好地發揮銀行服務經濟社會的金融「主力軍」作用。金融科技已成銀行的「兵家必爭之地」。

2.1.2 國有大行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或成趨勢

2005年興業銀行成立業內首家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以來,股份制銀行率先颳起一股金融科技公司成立潮,平安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陸續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2018年4月,建設銀行也打響國有大行成立金融科技公司「第一槍」,成立了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建信金融科技)。2018年5月15日,民生銀行發起成立民生科技有限公司,也是業內第六家銀行系金融科技公司。

建信金融科技註冊資本16億元人民幣,由建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通過旗下全資孫公司全資持股,法定代表人由建行副行長龐秀生擔任,建行信息技術管理部總經理朱玉紅擔任副董事長;總部位於上海浦東新區,初期規模3000人,經營範圍包括軟體科技、平台運營及金融信息服務等,以服務建行集團及所屬子公司為主,同時開展科技創新能力輸出。建信金融科技由建行體系內直屬的7家開發中心和1家研發中心整體轉制而來,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設立的第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也是國內商業銀行內部科研力量整體市場化運作的第一家。在定位上,建行將建信金融科技稱為「賦能傳統金融的實踐者、整合集團資源的鏈接者及推動銀行轉型的變革者」,將構建新的組織架構、新的運營機制及新的人才戰略,充分發揮既有優勢,在金融與科技的各細分領域不斷深耕融合,以創新的產品,支撐建行集團;以共享的平台,重塑同業生態;以普惠的服務,造福社會大眾。

建信金融科技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傳統金融機構在與互聯網企業的競爭與合作中,對如何利用和管理科技資源已有全新的判斷。建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邁出了傳統銀行信息科技部門由服務行內到服務行外更多合作夥伴轉變的重要一步。預計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傳統銀行邁出這一步。傳統金融機構尤其是國有大行設立獨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或將成為趨勢。

2.2

互聯網巨頭回歸技術本源,主打賦能業務

2018年金融行業的關鍵詞是「防風險」、「嚴監管」。在這個大勢之下,新興的互聯網金融巨頭紛紛進行戰略轉型,強調回歸技術本源和為傳統金融企業提供技術服務。

2.2.1 螞蟻金服引領「生態共治」新時代

2018年3月29日,在螞蟻金服開放日北京站上,螞蟻金服開放平台宣布正式啟動「生態合伙人」的招募。

據了解,螞蟻金服第一期合伙人招募集中面向出行、教育、醫療三大行業的ISV和服務商,要求公司的創始人或CEO在行業里具有持續創新能力和影響力,符合條件的ISV和服務商均可自行在螞蟻金服開放平台報名。截止到目前為止,與螞蟻金服合作的ISV和服務商已達2.5萬家。螞蟻金服「生態合伙人」計劃把更多直接服務商家的空間和機會留給ISV、開發者、服務商等眾多生態夥伴,讓ISV、開發者直接參与到生態建設中來,由他們來根據自身對於行業的洞察、體悟,提出能力要求,從而開發出更符合行業需求的解決方案,而螞蟻金服將專註於打造基礎能力開放平台,賦能生態夥伴,幫助生態夥伴建立自己的小生態、服務好他們自己的商家,最終實現科技跟行業的深度融合,共建新時代下的新商業基礎設施。目前,螞蟻開放平台已經推出安全、信用、金融等不同類型的能力。螞蟻金服希望合作夥伴們都能參與到各個能力的不斷改進過程中來,而這些能力的改進、政策的完善最終會讓生態內所有的合作夥伴都能享受到益處。

藉助「生態合伙人」計劃,螞蟻金服至少可以有三個收穫:第一,強化了服務B端的能力;第二,進一步擴大了生態服務範圍,進而拓展了更多客戶,積累了更多數據;第三,更多的增值業務機會。

從行業層面看,螞蟻金服踐行「生態共治」,正在構建一個良性循環的生態基礎能力開放平台,在這個平台上,合作夥伴成為構建和治理垂直細分領域生態的主角,擁有政策制定權、話語權,在相互依存的生態系統中分享權利。

未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技術應用的深入,傳統的單向平台治理模式向「生態共治」模式演進或將成為趨勢。

2.2.2 京東金融通過技術優化金融市場

京東金融早在2015年就提出了「金融科技」的業務戰略定位。京東金融認為,金融科技的內涵包括四個方面:一是以數據和技術驅動金融服務;二是提升金融行業效率、降低成本;三是做傳統金融不能做或做起來成本很高的業務;四是輸出科技能力,服務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在這種理念指導下,京東金融致力於金融業務底層基礎設施建設,搭建了包括企業金融、消費金融、財富管理、支付、眾籌眾創、保險、證券、農村金融、金融科技、海外事業、城市計算在內的十一大業務板塊,希望通過技術服務優化整個金融市場。

例如,2018年3月,針對中小銀行面臨的獲客難、審批效率低、資金利用效率低等問題,京東金融推出了業內首個貫穿零售信貸業務全流程的產品「北斗七星」產品。

「北斗七星」產品向銀行業務全流程提供服務:不僅能幫助中小銀行及新興民營銀行從零啟動零售信貸,將籌備期從至少半年縮短到一個月,而且能增強銀行的獲客和活客能力,幫助中小銀行將零售信貸規模最高提升40%。

目前,「北斗七星」已經接入近30家銀行,其中零售信貸平台模塊已有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包商銀行等機構入駐,上線以來平台交易規模保持195%的月複合增長率,為合作銀行零售信貸用戶量帶來近300%的增長。

京東金融發布「北斗七星」,也意味著其B2B2C商業模式的落地——不僅能夠為銀行提供數字化服務,幫助銀行實現人、貨、場的貫通,而且能夠為銀行帶來場景和客戶,特別是銀行想要接觸到的大量移動互聯網時代下成長起來的95後、00後客戶。

在推出「北斗七星」產品的同時,京東金融還宣布了「京信計劃」:京東金融希望通過「北斗七星」等一系列創新產品,幫助每個合作夥伴在一年內增加一百億零售信貸放款規模,三年內實現一百億餘額增量。

2.2.3 騰訊定位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助手

繼阿里、京東回歸技術本源、主打賦能業務之後,騰訊也重新定位自身在數字經濟時代的角色。

2018年4月12日,馬化騰對於騰訊在數字經濟時代的角色定位給出了最新和系統性的描述。他說,騰訊做「互聯網+」,首先要做減法,首先要「互聯網-」,才能「+上」別人。他表示,騰訊不是要進入各行各業取而代之,而是要做好助手。比如,近幾個月騰訊在零售領域有很多布局,但騰訊不做零售,而是要做零售業的數字化助手。對此,馬化騰用「一三五七」四個數字,分享了他對「互聯網+」的進一步思考,即:一個目標,三個角色,五個領域,七種工具。其中,「一個目標」指騰訊要成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助手」,助力各行各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三個角色」指騰訊要專註做三件事:做連接、做工具和做生態,即為各行各業進入數字行業提供介面;提供最完備的工具箱;生態共建,成為共建數字生態的共同體;「五個領域」是過去兩年內,數字中國在五個領域擴展和推進:民生政務、生活消費、生產服務、生命健康和生態環保,騰訊希望能夠助力「五生」的數字化轉型升級;「七種工具」包括:公眾號,小程序,移動支付,社交廣告,企業微信,雲計算、大數據與人工智慧,以及安全能力等數字化工具。

中國數字化進程的主角是眾多的經濟實體和公共服務機構,騰訊希望成為企業或機構轉型數字化過程中起到幫助性的數字化助手。騰訊此舉順應了數字時代發展的要求,一方面為自身進一步發展打開了更廣闊的空間,另一方面,在客觀上對於促進中國數字社會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3

互聯網金融行業未來展望

3.1

金融科技公司與傳統金融機構聯手合作

從需求角度看,隨著互聯網技術應用的發展,消費者的行為已經被互聯網科技公司徹底地改變了,消費者消費路徑的改變,對便利、個性化、更高服務體驗要求的增加催生了金融科技公司的繁榮,也讓傳統金融公司去思考在新時代下他們應如何去服務消費者。傳統金融機構被動或主動進行轉型升級,對速度和成效的要求又為金融科技公司開拓金融科技賦能業務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從供給角度看,近年來,金融科技的進步為提升金融服務體驗提供了可能。以數據科技,前端交互技術,卓越運營技術,基礎設施增強為代表的四大類技術,已經在助力金融服務提供者向消費者提供更加個性化、便捷、體驗流暢、滿足消費者高預期的服務。在數據科技方面,大數據分析已經成功運用在精準營銷獲客服務、風控等領域;在前端交互技術上,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明顯提升了用戶購買金融產品的體驗,提高了客戶轉化;在卓越運營技術應用方面,智能化,實時響應的客戶聊天機器人也已經風靡一時,迅速解決客戶難題的同時,降低了呼叫中心的成本;在基礎設施增強方面,金融科技公司已經推出了平台化,雲端化和開放API等全面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服務,大大降低了IT運維成本。

隨著時間推移,以及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金融科技公司與傳統金融機構都看到了對方身上有自己所欠缺的優勢和資源,於是合作與互補成為成就彼此的選項。新興的金融科技公司在於靈活性,用戶體驗,新產品開發,現有產品和服務的創新能力,成本節省,提升數據管理等方面具有明顯競爭優勢。傳統金融機構在獨特的價值交付如風險管理,強大的分銷基礎設施,用戶信任,品牌知名度和監管合規方面明顯更勝一籌。

金融科技公司與傳統金融機構的聯手協作是個能力互補的雙贏格局。這種格局已經在國內外呈現。在國外,英國智能投顧公司Scalable Capital就與全球排名第11大的資產管理公司ING荷蘭國際集團開展數字財富管理的合作,目的是向ING的德國零售客戶提供全數字化的投資解決方案,從而創造個性,無縫和相關性的差異化客戶體驗。法國富通銀行(BNP Paribas Fortis)則與瑞典金融科技公司Tink合作,在其手機銀行APP中引入Tink的銀行綜合服務,個人理財服務,支付服務等,目標是打造更佳用戶體驗。在國內,阿里巴巴及螞蟻金服與建設銀行、百度與農業銀行達、京東金融與工商銀行、騰訊也與中國銀行都各自達成了戰略合作。

未來,在新金融生態中,金融與科技將深度融合,互相促進。科技助力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提升風控能力、洞察用戶需求。金融業務的創新發展將吸引更多客戶、做大流量,進一步促進平台提升技術水平、改進用戶體驗。

3.2

生態合作共贏是金融科技發展的重要模式

展望未來,生態合作共贏是金融科技未來發展最重要的模式之一,即具有技術輸出能力的金融科技企業,致力於打造綜合技術解決方案,為金融機構提供全流程一體化的服務,逐步回歸科技公司的定位,專心用科技能力澆灌金融生態土壤。簡單來說,就是用科技解決金融的問題,再把金融的業務還給金融機構,實現「金融回歸金融,科技回歸科技」。

對於金融科技公司而言,一方面是通過向金融機構乃至其他行業提供服務,在外部合作中延展生態系統;另一方面則是回歸自身,強化與自身生態系統其他部分的融合和互動,推動生態系統的升級。

對於傳統金融機構而言,無論是國有大型金融機構,還是眾多的中小金融機構,在未來銀行轉型發展的過程中,科技所扮演的角色將越來越重要,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不僅可以更好的運營存量業務,挖掘更深的用戶價值,還可以開拓新的業務。

金融科技公司與傳統金融攜手共建開放與融合的金融新生態,正在讓多方共贏的美好發生。金融科技公司拓展了生態系統的邊界,提升了競爭力;B端金融機構藉助金融科技公司力量得以更好觸達C端消費者;更多的消費者獲得了更優質的金融服務;資本市場則在金融科技公司的高速成長中獲得了不菲的投資回報;國家層面也樂於看到金融行業整體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4

互聯網金融投資機會分析

在2018年下半年,金融科技領域仍將為投資者帶來興奮和希望,支付、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智能投顧、消費金融6大熱門投資領域仍將成投資者關注焦點。

第一,在支付領域,包括移動支付在內的數字支付正在成為使用率非常高的主流支付方式,在2016至2017年間,全球通過數字支付達成的交易額達到了3.6萬億美元,這個數字同比增長了20%,並且未來幾年,這個數字會只增不減(據:國外諮詢公司Opus報告數據)。中國是全球支付領域裡當之無愧的領跑者,建議關注中國支付企業在國際市場拓展業務帶來的投資機會。

第二,在大數據領域,隨著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發展,源源不斷產生的更多的數據可以用來做更好更精確的需求分析、客戶營銷和風險評估,會有更多更好的服務和產品被開發出來,消費者的需求將得到進一步的滿足和釋放。建議關注有豐富場景資源或者能夠吸引到場景資源的大數據分析平台的投資機會。

第三,在區塊鏈領域,近年來,由於低風險、低成本和透明度高等優勢,區塊鏈技術和相關產業發展日益受到重視,越來越多的產業機構開始參與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方面。建議關注為金融機構提供商業區塊鏈解決方案的企業的投資機會。

第四,在雲計算領域,行業整體處於高速發展時期,技術趨於成熟,競爭日益激烈,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建議關注云計算領域的併購業務機會。

第五,在智能投顧領域,未來智能投顧有望成為財富管理行業的標配,建議關注為傳統財富管理機構轉型升級提供解決方案的的企業的投資機會。

第六,在消費金融領域,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消費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推動力,建議關注消費升級和消費金融生態圈建設帶來的投資業務機會。

除此以外,監管科技正在得到越來越多地關注,未來或將成為金融科技應用新的焦點。

對投行而言,可重點關注IPO、併購、股權投資、ABS等業務機會。

近期重點研究報告鏈接

重 要 說 明

本報告所涉及資料、數據均來自於公開披露資料,但不保證所載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報告中的信息或觀點並不代表工商銀行的觀點,所構成具體的操作建議,僅供參考。本報告閱讀者據此所進行的相關操作,風險自擔。本報告僅供參閱,不得用於盈利性商業目的。未經許可,任何機構、任何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報告的全部或者部分內容進行複製、翻印或將其向其他人分發。

工銀投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銀投行 的精彩文章:

金融科技驅動下,金融信息服務商業模式或將發生改變

TAG:工銀投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