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CP不夠用,節奏不夠快,套路不夠深,觀眾口味變了,爆款劇變模樣

CP不夠用,節奏不夠快,套路不夠深,觀眾口味變了,爆款劇變模樣

導演、編劇白一驄曾經說過,「其實是抓不到的,我們都不知道熱點在哪裡、爆款在哪裡」。話雖如此,但梳理這些年激起大眾追劇熱情的劇作,通過梳理那些被熱捧的橋段,通過觀眾悄然發生改變的口味,最接近爆款劇的模樣或可以從中管窺。

播出20集《延禧攻略》就創下了10億播放量的好成績,在眾多的古裝劇中脫穎而出,一躍成為近期爆款電視劇。

短平快的節奏 打怪升級的快感

和以往的慢節奏的大劇不同,現在的爆款電視劇的節奏越來越快。近期熱播的電視劇《延禧攻略》就打破了傳統大女主古裝劇緩慢的劇情節奏,基本是一集打一個怪,無疑大大提升了劇情節奏。

每集的劇情集中,矛盾點足,不會對後來劇情而做過多的鋪墊,這與前兩年大火的《甄嬛傳》有很大的不同。《甄嬛傳》無論是從台詞對白,還是劇情設置上面都較為緩慢,而《延禧攻略》則是以一種「打怪升級」的節奏,呈現著宮斗的劇情,激烈的矛盾衝突,並且將背後深藏的含義訴諸於口,給了觀眾最直接的追劇體驗。

古裝劇如此,現代劇的節奏也同樣有所變化。《獵毒人》的劇情並不拘泥於傳統犯罪劇冗長的鋪墊和單一的劇情,在呂雲鵬為兄報仇的過程中,他與警方一同參與緝毒行動,不斷結交知情人,並在一次次錯綜複雜的事件中不斷掌握情報,每一集出現的新問題,和分支小劇情,這就讓這部劇變得更加能夠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增加了觀眾的追劇慾望。

傳統的現代愛情電視劇,總是花費大量的劇集介紹男女主角關係的確立,而近期熱播的《一千零一夜》則有所不同,男女主角在第一集的時候就已經確立了關係,省去了兜兜轉轉的情節,這部愛情劇也變得更加「純粹」。

而電視劇節奏之所以有這樣的變化,其實也是觀眾觀劇口味和習慣變化的產物。從原先上星電視劇的每天一播,到現在網劇的每周更新,電視劇播出的頻率在下降,這也就意味著,過於緩慢的劇情在長時間的間隔後會讓觀眾失去記憶點,而這樣豐滿的劇情在填補記憶點空缺的同時,也更容易讓觀眾追下去。

劇情角色反套路

灰姑娘與王子的故事屢見不鮮,英雄救美也成了家常便飯,同質化嚴重的劇情也很難突圍,倒是很多反套路的電視劇成了最大的贏家。拿去年熱播的《將軍在上》來說,男女主角性格反轉,男主撒嬌賣萌,女主硬朗帥氣,這種反套路的人物設定,打破傳統劇情,獲得了較高的口碑和播放量。

《我和兩個他》也是這樣一部角色設置反套路的電視劇,雖然是青春校園劇,但是並沒有傳統青春校園劇中的三角戀,而劇名中的「兩個他」也不是兩個男生,而是同一個男生擁有兩個截然不同的性格。劇情的設定也並不是完全真實,因為一部奇怪的相機而產生的變化,也讓這部青春校園劇有了一些科幻的色彩。這與去年大火的《柒個我》有異曲同工之妙。

也正因為這些反套路劇情的存在,讓觀眾對於已有題材的有不一樣的認知,緩解了長時間以來的審美疲勞。

除了劇情反套路,主角也開始反套路,傳統的大女主顯然已經失去了觀眾市場。聖母人設、黃金助攻,既不切實際,也較為乏味,也正是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的電視劇從普通人入手,劇情也更加真實、貼近生活。

據看電視報道,《歲歲年年柿柿紅》這部以農村女性為題材的電視劇,在央視播出以來,直播關注度多次破2,CSM52城收視也突破1.5%,在眾多電視劇中異軍突起。而這樣高的收視率與其中的人物設定有著很大的關係。女性不依靠男人和爭鬥,通過自己的雙手改變生活,這對於廣大普通女性來說更能夠引起共鳴,而不是看過電視劇之後產生更加強烈的情感落差。

強強互懟 組cp

此外,劇情不夠,CP湊,也成為了電視劇市場的一個新亮點。一強一弱的角色關係已經成為了過去式,無論是都市言情,還是古裝玄幻,強強聯合成為了近年觀眾喜歡的角色關係之一。去年的《外科風雲》,今年的《甜蜜暴擊》男女主雙方並不存在較大的懸殊,而是在不斷的「互懟」之中產生情愫。

她經濟的崛起,女權思想的普及,讓電視劇在編排的過程中也更加註重女性角色的塑造,從傳統的「被保護」,到現在的勢均力敵,這種角色關係的變化,也是思維的變化,觀眾對於「勢均力敵」情感的呼喚也從生活中,映射到熒幕上。

年初播出的諜戰劇《和平飯店》人物設置及劇情設置上都有濃郁的網路感。雷佳音飾演的王大頂,貧嘴又惜命,陳數飾演的陳佳影所組成的CP,人設反差大,提升了這部劇的的調侃氣質,並大大提升了該劇在社交網路的話題度。

觀眾口味的變化也催生了雙男主、雙女主、群像戲的出現。單一的男女主角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複雜的角色關係也讓組cp成了電視劇的趣味之一。

女性作為影視劇消費的主力軍,對於男性為主導的電視劇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近期熱播的《沙海》和《鎮魂》都是雙男主設定的電視劇,而組cp作為耽美文化的一部分,也已經從二次元走向了三次元,捆綁銷售的雙男主、雙女主設定,也從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喜好耽美的觀眾。

「綠葉襯紅花」的主配角設定過於保守,一群戲骨飆戲讓觀眾大呼過癮,這也就催生了群像劇的出現。《人民的名義》和近期熱播的《面具》兩部劇,雖然沒有特定的主角,但是環環緊扣的劇情和戲骨之間的飆戲也成功晉陞為爆款電視劇。

電視劇變化的背後,是觀眾審美的變化,而電視劇之所以能夠成為「爆款」,也是因為在傳統電視劇上做了很大的突破,更為豐滿的劇情,更立體的人物形象。

然而,這種探索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能成為爆款的電視劇畢竟是少數,能不能真的被大眾所接受,這是一個未知數。而當探索成功後,會不會出現扎堆拍攝,再次引起觀眾的審美疲勞,也是值得關注的事情。

無論何時,影視劇發展之路的探索都將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深挖作品本質,打破傳統拍攝格局,關注作品質量,才能夠真正的創造出適應時代的好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史通鑒 的精彩文章:

陳學冬深夜哭訴「我是一個孤獨的人」,父母離異對他影響很大
王洛勇 你讓我流了不少眼淚

TAG:娛史通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