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堅守真實記錄與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初心,《中餐廳》走紅中外贏各方點贊

堅守真實記錄與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初心,《中餐廳》走紅中外贏各方點贊

看電視

《中餐廳》第二季全新的嘉賓陣容、團隊分工和角色定位,產生了不同於第一季的火花,製作上保持品質感的同時又有一定升級。面對更大挑戰,節目依舊堅守真實記錄、推廣中華美食的初心,在國內外都獲得了較好口碑。

文 | 江來

去年,湖南衛視推出的「慢綜三部曲」,成為新節目中的最大亮點,這三檔一反綜藝製作流行趨勢、以慢節奏表達返璞求真的節目的試水成功,不僅成就了又一批品牌綜藝,更在行業內掀起了新的風尚潮流。

其中,暑期推出的《中餐廳》是慢綜藝中一個特別的存在,既最大限度地貫徹慢綜藝還原生活本真面貌的理念,講述清新文藝的治癒系故事,又拓展了慢綜藝的題材疆域,融入經營體驗的元素,記錄明星在異國他鄉從零開始經營中餐廳的勵志過程。

即便慢綜已成為當下綜藝領域的一大重要品類、競品層出不窮,已形成獨特標籤和氣質的《中餐廳》,在這一類型綜藝中依然差異化突出,在業界和觀眾心中的領跑地位難以撼動。

也因此,第二季在籌備階段就備受矚目,選角、選址都牽動著不少觀眾的心。

上周,第二季首播後,不少觀眾反映還是熟悉的味道,美人+美食+美景依舊,而全新的嘉賓陣容、團隊分工和角色定位,又產生了與第一季截然不同的火花,製作上保持質感的同時又有一定升級。

收視表現、觀眾口碑,也在印證第二季對這一慢綜品牌的品質延續和創新突破。連續兩周,《中餐廳》第二季都高居全國網所有頻道收視第一,多個話題登陸微博熱搜前列,在豆瓣更拿下7分的高分。第二季不僅保持住了市場反響上的高水準,更完成從新生黑馬到王牌綜藝的進階。

目前,《中餐廳》第二季已在馬來西亞、汶萊、新加坡等國家以及港澳台地區發行,並獲得了較好口碑,使得節目在文化輸出方面也取得了突破。

人物之間自帶關係,又生髮出更多關係線

嘉賓選擇,是慢綜藝創作的第一步,也被業內視作分量最重的一個關鍵環節,對於這樣一檔不設任務和遊戲、完全依賴嘉賓真實表現的節目,完成了合適的嘉賓選擇和具備更多可能的組合搭配,可以說就已成功了一大半。

第一季節目,店長趙薇領銜的五人組就為人津津樂道,不僅有有著二十年同學情的趙薇和黃曉明再聚首,而且,每個嘉賓的職責和個性都十分鮮明。選人的恰到好處,一定程度上中和了慢綜藝細水長流式平緩敘事的弱點,使得整季節目看點不斷。

而第二季,導演組在選角上更為用心,最終形成的趙薇、舒淇、蘇有朋、王俊凱、白舉綱五人組令人驚喜,人物之間的互動關係更為緊密、多元,搭配起來頗顯巧思。

節目開播時發布的「美味關係」海報,曾揭秘第二季嘉賓之間的各類關係。

趙薇與舒淇是曾共同出演一部電影的「天使姐妹」,生活中也是知心知底的好閨蜜;趙薇和蘇有朋是曾合作《還珠格格》等一系列經典劇的熒屏情侶,更是友情延續了十餘年的知己老友;

趙薇和王俊凱是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有頗多交集的同門師姐弟;同時,這個組合里還有另一對姐弟關係,舒淇和白舉綱曾在某節目中共事數月,關係也十分親近。

除了美食、經營、慢綜藝等鮮明標籤外,《中餐廳》的另一大特質就在於對好友關係的觀照,節目中的明星嘉賓都定位為「餐廳合伙人」,而節目希望展現的也是有著共同興趣和一致目標的老友,在二十天內如何同時兼顧友誼升華和餐廳經營的故事。

第一季趙薇和黃曉明之間的同學情,就頗為打動觀眾,而到了第二季,節目更為注重嘉賓之間本身的關係基礎,邀請來擁有更多交集的明星好友,接受考驗。

節目選擇嘉賓的思路和方向十分清晰,製片人王恬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相比嘉賓的咖位,「彼此熟悉,能夠形成良性互動」更為重要。尤其是對於外部力量干預接近於零的慢綜藝來說,明星嘉賓「自帶緊密的關係」,為趣味性故事的推進提供了動力,也更能反映出不同關係下人們的相處之道。

在這樣蘊含多元人物關係的陣容搭配下,明星嘉賓的相處的確更為自然,相互熟悉和磨合的過程幾乎跳過,從第一期節目起,嘉賓之間就已傳遞出彼此熟悉的老友之間相處的特有感覺。

嘉賓之間的關係線,也帶來了更為豐富、看點十足的故事,從前兩期節目來看,不僅是這些本身便已存在的好友關係愈加清晰,五人之間還碰撞出了更多火花。

如趙薇、舒淇、蘇有朋三位前輩,自然組成了「福祿壽」組合,坐鎮後廚、給年輕藝人以指導與安全感,且三位前輩毫無包袱,互動中笑料不斷;

而王俊凱、白舉綱兩位新生代歌手,也因年齡相仿、擁有共同愛好,迅速打得火熱,本周節目中這個年輕人的故事線已經漸趨清晰,兩人不僅偷偷摸摸地吐槽舒淇,還就如何煮粉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將活潑調皮又執著的少年感傳遞得淋漓盡致。

不同的分工嘗試,強化角色定位和個性塑造

不同於第一季中每個嘉賓在餐廳經營中的功能和角色定位,從開篇就已基本確立並延續全程,第二季中,除趙薇繼續擔任店長、統籌中餐廳經營外,五人組的職責似乎並未進行明確劃分,就連關鍵性的主廚一職也沒有專設一人擔當。

實際上,少了張亮這樣烹飪技能異常突出的藝人,節目開播前,就已有不少觀眾對「誰是大廚」好奇並擔憂起來。

而從前兩期節目來看,似乎有意規避了明確的職責分配,嘗試了全新的分工方式。五人在開張籌備、試菜的過程中,未對各自的職能進行界定,決策更加民主,每人都承擔力所能及的事務,並嘗試製作並敲定了自己的拿手菜。

正式開業後,依舊沿用了這一方式,客人點單後,每人負責製作自己的主廚菜品,其他工作則隨機而定,由其他人配合完成。

全新分工模式的嘗試,使得每個明星嘉賓都不再局限於單一角色和職責,實際上,這也有效避免了嘉賓表現和故事的單調。在這樣看似隨意卻有章可循的安排下,每個嘉賓都有機會體驗各個工種,從後廚料理到服務顧客,均有所涉足,而這也利於他們展現自己更為多元的特長和性格。

取消明確職責與個人的全程深度綁定後,嘉賓們將發揮出更多樣化和立體化的功能,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慢綜藝常見的人物和故事線平淡、戲劇性持續力較弱的問題。

本周播出的節目中,王俊凱便通過廚藝的展示、與顧客的溝通等不同工作,令人刮目相看,圈了不少粉。

他的乾貝蛋白炒飯成為首日最受歡迎的菜品之一,而在忙完後廚工作後,王俊凱又嘗試邁出服務員的第一步,用英文為顧客推薦菜目、成功解鎖點單技能,提供從前到後的全方位優質服務,堪稱中餐廳新一屆小能手。

而雖然五位合伙人沒有從開業階段進行明確分工,但從第二期節目來看,他們的配合愈加流暢、默契值愈來愈高。

從一開始的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經過一天的磨合,整個流程便已理順清晰,配合起來有條不紊,從點單到上菜的時間持續縮短,效率明顯提升。而伴隨著後續五人的磨合過程,每個人物的成長也將刻畫、傳遞出來。

同時,職責界限的模糊,並不意味著嘉賓個人形象和定位的不盡明確。播出的兩期節目,已經將五人的形象塑造得十分到位。這些鮮少在真人秀中露面的嘉賓,都釋放出了更為本真的自我,展現出了大眾所不熟知的一面。

趙薇依然是中餐廳的主心骨,掌控全局氣場十足,舒淇的女神外表下還有點二,耿直、愛演、愛撒嬌,是中餐廳人見人愛的「駐店之寶」;不老男神蘇有朋竟然也是梗王,除了為三人取名「福祿壽」,他還貢獻了不少金句和笑點,是氣氛調節的擔當;

王俊凱則出人意料地全能,有著一手好廚藝,還善解人意;白舉綱看上去大大咧咧、直率得過分,但也有暖心的一面,是「福祿壽」的好幫手。

這個橫跨不同年齡段、將各個年代的偶像一網打盡的新鮮組合中,每個人都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五人將各自優勢和特質有機結合,形成了中餐廳的「黃金搭檔」。

挑戰與品質升級之下,堅守真實記錄、推廣中華美食的初心

選擇法國科爾馬小鎮作為第二季的拍攝地,節目的製作難度和內容都面臨著不小程度的升級。首期節目就已經交代了在法國開中餐廳所要接受的語言交流、經營標準、衛生標準等多方面的挑戰,而嘉賓們在克服這些難題中的種種表現,也帶來了更多戲劇性的故事。

在慢綜藝的製作中,導演的不干預、忠實記錄全程,是基本法則,然而,本就缺乏明確環節劃定和任務推動的慢綜藝,在不做人為設計的情況下,如何講述出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一直是此類節目創作者面臨的一大考驗。連續兩年,《中餐廳》團隊也在持續探索中。

而在第二季中,主創團隊遵循的依舊是真實性高於一切的原則,在21天里進行無台本、不間斷的記錄,所有意外狀況都由嘉賓自行處理、解決,節目組只負責客觀記錄。

第一期節目中蘇有朋發現行李無人幫忙搬運、只能自己尋找時,大呼「太真實了吧」,就已從側面反映了這檔真人秀對真實記錄的恪守。

而在錄製過程中的全程跟蹤記錄外,導演組的工作大多做到了前面。例如,頗為重要的嘉賓選擇,以及情境的建構。

實際上,主打治癒系慢綜藝的《中餐廳》的敘事性並不弱,餐廳的經營成果如何、合伙人能否從容應對各種突髮狀況,都成為節目的懸念所在,從每期節目甚至到每個版塊,都有其相對完整的敘事結構和重心。第二期,就由開業首日的營業狀況和嘉賓表現構成了整期節目的懸念。

素人,是《中餐廳》的重要組成,第二季,顧客的來源有所不同,明星嘉賓不再需要主動拉人,而是採用訂餐制。在節目錄製前,法國當地最大的報紙公布了訂餐電話,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都可進行預定。

這也得益於法國政府相關部門和主流媒體的支持和協助。據悉,在法國媒體的關注和推廣之下,法國當地市民、包括華人在內的外地遊客都紛紛預定成功,中餐廳生意火爆,造成一席難求的局面。

而節目中,大多數中外顧客都對明星合伙人烹飪的美食讚不絕口。合伙人身體力行做中華美食文化的傳播者,讓法國人更加了解中國、愛上東方味道的訴求,也有所實現。

近日,法國旅遊發展署還發布微博,為《中餐廳》第二季促進兩國文化交流點贊,法國駐華大使館也隨後轉發了該條微博。從顧客和官方的反饋來看,《中餐廳》第二季的確在推廣中華美食文化、促進中法兩國文化交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製作上,第二季在編劇、攝像、後期等方面均實現了一定突破。為了將21天內發生的故事更有效地傳遞給觀眾,技術手段上進行了全新升級,據介紹,第二季的攝像機位達到了66個,比上一季增加了三分之一,每集素材量就超過16T,更豐富的錄製素材,使得節目在後期敘事中更得心應手。

後期方面,《中餐廳》第一季的質感得了延續並再度提升。無論是精準解讀嘉賓狀態和心理的花字和動畫,還是與《哈爾的移動城堡》巧妙融合的驚艷特效,都提供了精緻、唯美的視覺體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視 的精彩文章:

《明日之子》多元與極致的決心:建立全新的音樂偶像輸出通道

TAG:看電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