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新秀雅 恬靜樸實——品味鄭軍里筆下的田園風情畫

清新秀雅 恬靜樸實——品味鄭軍里筆下的田園風情畫

《和諧頌》鄭軍里

鄭軍里是一位優秀的人物畫家,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其工筆人物畫造型準確、形神兼備;寫意人物畫意象造型、筆墨豪放、生動傳神。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不僅僅是一位人物畫家,當不計其數的「田園風光」題材的山水畫擺在我眼前時,我不禁感慨,鄭軍里的繪畫創作能力竟是如此的全面,他筆下的山水畫是如此的精妙,如此的與眾不同,真是讓人嘆為觀止!

《高原女》鄭軍里

他的這批山水畫並不是常規概念的山水畫,畫中並沒有高山大川、江河湖泊,絕大部分無山無水,更多的是描繪田園風光,叢林掩映的老屋、一片松林、一座宅院、一塊芭蕉地、一條老街……這些下鄉採風時日常所見的、不起眼的場景,都被鄭軍里默默地記錄在畫面中,通過他溫婉的藝術語言,緩緩地展現到了大家面前。這一幅幅作品像是在訴說一個個農家故事、輕吟一首首鄉村山歌,把觀眾的思緒從喧鬧吵雜的都市生活指引到充滿回憶、溫馨與鄉土氣息的田園生活,讓觀眾去享受那一份在城市生活中永遠無法體味到的悠閑清爽與平靜恬淡。

《高原之風》鄭軍里

鄭軍里將自己的作品稱謂為「鄉村風情畫」,是因為作品中無山也無水,不能與傳統中國山水畫相攏,是他有意迴避傳統水墨畫的涵養所為,也是他中國畫技法創新的一部分,更是他作品創作講究格調、意境的有意追求。中國畫的本質是文化,文化是中國畫的根本屬性,書卷氣成為宋代以後文人畫家們評價繪畫高低與否的標準之一。書卷氣即文氣,講究娓娓道來、文質彬彬,講究蒼潤渾厚、清新秀雅,講究柔中帶剛、氣韻風骨。鄭軍里深深地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的藝術創作具有這種可貴的品質,追求溫文爾雅與恬靜淡然。他迴避了當前一些畫家盲目追逐「視覺衝擊力」與「力量震撼感」,那是在當代展覽模式下催生出來的審美標準,它基本沒有什麼趣味意境可言,更與傳統書畫的清賞、把玩相距千里,追求的是一種感官與視覺的刺激與震撼,與傳統書畫的文化本質內涵有較大的距離,它只是注重作品的視覺性與外在性。當下,當不少畫家都在講究視覺衝擊力與視覺震撼時,鄭軍里卻反其道而行之,悄悄的在中國畫的內涵與文化屬性上做文章,思考中國畫何以被稱之為「中國畫」,思考中國畫的文化屬性如何構建、如何表現,思考古人清玩式的繪畫創作如何表現當代現實生活……他默默地進行著藝術探索,堅信著自己選擇的與眾不同的藝術之路,正如他自己所云:「我的作品沒有震撼力,也沒有什麼殊世之筆,但是我一直頑固的認為,泱泱藝術王國同樣也需要一種小橋流水般,清新脫俗的水墨小品。」的確如他所說,他的這一批田園風光題材的山水畫,清新自然,有著「小橋流水」般的溫潤與恬淡,也有著濃濃的鄉村那寧靜致遠的風情。當我們細細品味、清賞這些作品的那一刻,我們似乎與古人相通,與繪畫相融,與藝術家相知,與現代鄉村相連……。

鄭軍里鄉村風景這批作品筆墨清雅,用色大膽,色彩清麗而不俗。中國不少寫意畫家不敢用色來表現山色,就是因為色彩運用不好,就會流俗,所以常見的寫意畫大多以水墨為主。其實,色彩本身並不俗,就看如何使用,使用得好,能讓繪畫墨色相融,不僅不會流俗,而且還能為作品增色添彩。鄭軍里無疑是使用色彩的高手,在這批畫中,甚至有部分作品幾乎完全用色彩完成,當然不是一點沒有用墨,他或是將墨融進了色彩之中,或是僅用墨筆勾勒的形式予以點綴畫面,使整幅作品色彩清雅,秀麗脫俗。這些作品沒有一絲的荒寒與孤寂,處處充滿著欣欣向榮與生機盎然,勞作一天回家的村民、卧地休息的看門狗、掃地的老人等等,更為畫面增添了生活氣息與鄉土情懷。

《舞》鄭軍里

鄭軍里的用筆很有特點,靈活多變,以中鋒為主,側鋒、逆鋒兼用,書法行筆,蒼潤厚重。他用干筆蒼勁老辣,濕筆綿里藏針,看似水氣淋漓,實則水墨中有骨力,這個功夫需要長期的練習才能達到,否則就會出現臃腫、困頓的毛病。畫面中畫家根據不同物象的需要進行筆墨處理,用乾擦、濃墨描繪滄桑厚重的老牆、城門,用水氣淋漓的輕色來表現樹木花草……互為補充,互為襯托,互為協調。他在用色的同時,也是用書法的筆法寫出,而不是簡單地罩染,這種方法為色彩增添了光彩與精美,以色淌筆,比起簡單的渲染,這大大增加了畫面的豐富性與藝術性。

《莊周》鄭軍里

這些田園風光的藝術作品是鄭軍里的寫生作品,而且是他第一次對景寫生,他之所以能如此輕鬆、成功地創作與揮寫,一方面是因為他擁有極深厚的人物畫功底,主要是造型能力與畫面把握能力;另一方面就是極強的筆墨修養與人文修養,這些藝術創作的能力綜合起來,其結果必然是觸類旁通,不管面對什麼題材,都可以遊刃有餘,左右逢源。我想這也是藝術創作的規律,也是畫家們都應該具備、追求的全面的藝術素養。

鄭軍里田園風光的藝術作品的呈現,無疑使一些對中國畫筆墨抱著懷疑和困惑的畫家來說,是一種深刻和有力的回應,也是畫家本人對中國畫創作態度的一個宣言。

作者簡介:李永強,美術學博士,廣西藝術學院副教授,《藝術探索》執行主編。

本文載於2018《歌海》第三期「美術評論」欄目,請以紙質版為準

歡迎個人轉載,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如有媒體或其他機構轉載,請發送微信留言,或與我們聯繫,取得授權。

配圖由文章作者提供,部分來源於網路,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微信號不對圖片的原始來源負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歌海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TAG:歌海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