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只生孩子不結婚能行嗎?日本少子化向法國取經,「非婚子」出生政府管養!

只生孩子不結婚能行嗎?日本少子化向法國取經,「非婚子」出生政府管養!

少子化現象一直是最讓日本政府最頭疼的事,撥款、福利、呼籲、收單身稅,能使的招都試了,可就是提不起年輕人對結婚生子的興趣。不過前倆月,日本政府又找到了一個突破口,這一劑強心針下去,不怕你不心動!

日本人不想結婚的很大一個原因,坦白說,就是沒錢

談戀愛不得花錢?結婚不得花錢?養個孩子,優質的奶粉、教育那都是大把的真金白銀啊。

誰不想「定得一心人」?但關鍵是成本太高,犧牲太大,被壓得夠嗆。

所以日本政府一再讓步,又是免幼兒園學費,又是撥2億育兒款,現在乾脆,得,你們可以直接跳過結婚的步驟,只管生娃,生出的孩子政府幫著養!

這可不是日本政府一拍腦袋天馬行空想出來的,這種不婚育子的模式在法國、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早有實踐。

尤其是法國,截至2017年,法國的出生率已達到1.88,在西方發達國家之間位居前列,其中,將近六成的孩子都是非婚生。

黃線法國;紅線日本;虛線英國;藍線瑞士

而日本出生率不僅只佔人家的一個零頭,還持續走低,因此政府才想到再退一步,只要能保證有新生人口,婚可以不結!

山浦氏(左)和酒井氏(右)

5月上旬,兩個橫濱議員還專程跑到巴黎去考察,看看人家法國是怎麼在不結婚的大環境下把生育率搞上去的。

不過考察一圈下來他們就發現,這不僅是制度上的問題,更是對社會倫理觀念的挑戰。

首先,法國法律上的支持,為不婚群體提供了有力的後援。

比如,法國出台了准結婚法,非婚同居者可以到當地政府機構登記領證,登記在冊的未婚同居者可享受醫療、死亡、住房等各方各面的權益;

而且,只要孩子是法國公民,不管雙親是單身、失業還是移民,與先結婚才有孩子的家庭一樣享有同等育兒福利。

這說明,法國的育兒政策以孩子為軸心來制定,而日本以及其它大多數國家,在這點上恰恰相反,都是圍繞著父母來制定政策,讓兩位議員感到汗顏。

其次,法國人本身的婚姻愛情觀也十分開放。

實際上,公元5世紀以前法國是一個非天主教國家,那時候人們的生活就比較「放蕩形骸」,壓根兒就沒有結婚這件事兒!

後來法國成為天主教國家,婚姻才成為了情侶能夠合法生活在一起的必須條件。

所以在法國,婚姻更偏向於一種宗教形式,感情才是決定兩人是否會在一起的唯一理由。

而且,自1968年學生運動以來,法國社會心態發生急劇變化,擺脫種種物質枷鎖而追求愛情與性成為一種時髦。

自波伏娃的著作《第二性》問世以來,法國女權主義思潮上升,導致女性結婚推遲、生育推遲、未婚同居現象大大增加。

此外,離婚手續繁瑣也是很多人寧願同居生孩子也不結婚的一個原因。

花花世界幾重山,誰敢拍著胸脯說自己永遠就愛一個人?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彼此也都不藏著掖著,離婚這種事情要在婚前就考慮清楚。

也許正是因為考慮到法國人自由奔放的性子,所以在法律條文中結婚容易離婚難

依照《民法典》對婚姻的規定,辦理離婚手續必須通過法庭,需要付出大量時間、金錢;

家庭財產、子女監護權的分割也是讓當事人焦頭爛額,因為離婚而喪失大量財產的大有人在。

而另一方面,同居雙方的財產,不受夫妻財產共有的法律限制,除非事先有約定,否則各歸各有,到時候一別兩寬,輕鬆沒煩惱。

因此為了避免離婚手續的麻煩,同居成為人們的最佳選擇。感覺對了再生個寶寶,對方跑了,還有政府兜著,也不怕自己沒著落。

綜上三點可以看出,在法國,婚姻和生子界限分明,互不干涉,因此人家不結婚也能保證出生率。

戀人之間不結婚,但有共同的小孩,且共同支撐生活一輩子這種情況,在法國不僅不驚世駭俗,反而是一個非常正常、普遍的現象。

他們的理由大抵相同,年輕時心大,所以咱們騎驢看賬本,說不定走著走著,就發現誰也離不開誰了。

而等到漸漸老去,都廝守了一輩子的兩個人也真的沒必要專門結個婚了。

所以繞了一大圈我們發現,熾熱奔放的法蘭西民族和內斂保守的日本民族不僅文化不同、社會風氣也是大相徑庭。

想讓日本民眾立馬放下結婚的包袱,直奔主題生孩子,不僅制度上需要時間優化,如何能讓民眾實現觀念上的順利過渡也是一個大課題呢。

另外,對於不結婚直接生子,更需要建立在民眾對政府抱有極大信任的基礎之上,否則,恐怕會人們的顧慮會遠遠大於期待。

每日正午十二點,和日美醬說一句:「生活美學

會為您推送一條生活物語,我們相約正午,不見不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式生活美學 的精彩文章:

這個日本女生在母親離世後,開了家店收留了只貓,賣著經典的日式料理
這個77歲核彈老人,兒子智力殘疾,妻女精神分裂,他的故事讓董卿和全場觀眾落淚

TAG:日式生活美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