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潮陽這位木雕大師的書法雕刻獨樹一幟,你見過他的作品嗎?

潮陽這位木雕大師的書法雕刻獨樹一幟,你見過他的作品嗎?

姚克信是一位有著五十多年經驗的手工木雕師傅。12歲的時候,他就跟隨兄長姚克忠學習木雕雕刻技藝,1971年進入當時的潮陽工藝美術廠工作。「最開始在家裡,學雕刻的主要是木製傢具,如花櫃、桌椅、眠床上的一些雕花。」姚克信說。

1981年,他開始獨自加工木雕工藝品,1987年至1989年在東莞外貿出口公司從事桑枝等硬木雕刻。現在,他在潮陽區中山西路一住宅區的樓下,開了自己的手工木雕坊。這一行,他一做就是幾十年。姚克信很樂觀開朗,他日復一日的坐在店裡雕啊、刻啊、修啊。街坊鄰居從店前經過,看著一塊木料從他手中逐漸成為精美的木雕作品,不由地駐足讚歎。然而他卻非常謙虛,和這座粵東小城一樣,務實樸素,鐫刻平凡堅守的舊時光。

記者來到姚克信的木雕坊,只見牆上懸掛著不少半成和即成的木雕作品。一幅貼金完畢正在上色中的金漆木雕《五路財神》,人物表情生動形象,服飾繁複精美,動作如行走帶風,整幅作品雖未完成,卻已呈現喜氣洋洋的感染力。不同大小規格材質的木雕「福」字掛屏亦擺放在各個角落。而擺放在矮工作台上、姚克信手頭正在進行的一件是木刻芳名錄,指甲大小的小楷字體端莊秀麗……

書法雕刻見長 飛白處盡洒脫

如今,木雕加工行業大量借力機械,雖然大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不過,在刻板、千篇一律的同時,傳統的東西也在遺失。手工的「細雕慢活」在作品中流露出的獨特韻味,是機械加工所無法企及的。姚克信喜好書法,沉浸其中,因此對書法雕刻較有研究,也以書法雕刻見長。

姚克信在雕刻書法字體時,能根據字體進行用刀,不同的雕刻技法,使各書法家的字跡,能在木雕上還原各自神韻。值得一提的,是他熟練掌握的「飛白」細節雕刻。行書中的飛白,在宣紙上可揮灑自如,但這一書法形式要在木雕上展現出來,就很有難度。不過,姚克信卻頗有心得。就算在更難雕的硬木紫檀、花梨等木料上,他也運用自如。「我根據書法筆法,適量採用深淺雕法合理展現,如比較小劃的地方採取雙面雕法,使字體顯得立體有力。」他告訴記者,自己非常喜歡陳大羽、梁鼎光、賴少其等書法家的作品。

2012年,姚克信雕贈潮陽民間藝術學會的匾額「群賢畢至」,採用圓凹雕法的篆書字體,觀之線條流暢,極具美感。他還因此獲贈嵌名聯:

克以持恆,運刀如筆雕青史。

信而憑義,刻木似箋鏤赤誠。

姚克信的書法雕刻,深得書法家和客戶的稱讚。他最大的一幅作品有5米長、0.6米寬,小的在方寸之間。目前,他的作品遍及潮汕以及周邊地區,潮陽大北岩心印法師紀念館中,不少書法匾刻,便是出自姚克信之手。

雕流年磨浮躁 傳承木雕技藝

選料、出圖、開鋸、拉花……無論是雕刻文字還是打磨木胚,姚克信都細緻入神,而且經常一坐下去就忘了時間。現由中山市一家知名公司收藏的金漆木雕作品《仙姬送子》,2米X1.05米,從構圖到完工,姚克信用了3個月的時間。潮陽文殊院一整套15、16米長,高4米多的作品,他硬是用3年趕了出來。在平凡中將工作做到極致,這或許就是每一位普通工匠身上自帶的堅守精神。

50多年的沉迷,留給姚克信的還有一身「職業病」,每坐不久,他就要錘打一下腰和頸部。木雕技藝其實是個自我修行的過程,這個過程或許苦不堪言,百無聊賴,甚至會內心迷茫彷徨,但是它同時也是一種洗禮磨練,讓內心浮躁歸於沉靜。在精雕細刻中,他在歷經風吹雨打的木材上,用刻刀的語言去書寫,讓它們變成有生命有情感有故事的作品。

在這個需要耐心的手作行當里,剩下的大都是頭髮花白的資深木雕師,年輕人寥寥無幾。而姚克信除了堅守這一門手藝,還不遺餘力,收徒傳藝,想把潮陽木雕發揚光大。

記者:陳珊娜、袁笙

編輯:笑雲、蔡婷

版權聲明:版權歸汕頭經濟特區報社所有,未經許可,嚴禁擅自轉載、複製、改編本社記者新聞作品,違者將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汕頭特區晚報 的精彩文章:

TAG:汕頭特區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