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字繪本怎麼讀?這幾個問題你需要知道
之前我曾經推薦過陳志勇的繪本《抵岸》,包括前幾天為大家列的無字繪本書單。
很多媽媽都很費解:這個適合多大年齡的寶寶?
這大概是我聽過最多的問題。不管是有字繪本,還是無字繪本。
無字繪本在英文里的意思是wordless picturebook。但其實真正來講,他不是一個字沒有的繪本。而是說一本繪本里,他的意思表達,不完全或者說不是大部分依賴於文字來傳遞信息。
孩子從來不是通過文字去閱讀繪本的
大家想一想,我們的孩子喜歡讀繪本,是從文字開始愛上繪本的?還是通過閱讀圖畫?
自在一歲多的時候,很喜歡小豬佩奇的繪本和青蛙弗洛格。你讓他幫你哪一本小豬佩奇之《喬治的氣球》,他決不可能拿一本《青蛙弗洛格》或者小豬佩奇系列的其他繪本,比如《看牙醫》或者《第一次在朋友家過夜》。
他不識字,依靠什麼去分辨要找哪一本繪本呢?
對,就是圖畫。
現在,自在三歲了,雖然會一些英文,但僅限會說一些簡單的句子,童謠、還有26個英文字母。單詞一個都不認識。
我曾經試著當我買回來一本繪本之後,先讓他自己看,我不會去講。但是幾次之後,他能夠給我描述出一些簡單的故事梗概和情節。
比如,他有一套An Elephant and Piggie Book,其中有一本 should I share my icecream.
那套書的其他幾本我都講過,唯獨這本,還真是沒講過。有一次,我問他,這本書在講什麼啊?他用自己的語言把每一頁都講給了我。跟故事的內容和大意沒有太大的出入。
我這才恍然大悟:大量閱讀(讀圖)之後,孩子已經掌握了通過繪本中的圖畫來理解故事的內容。不僅是理解單幅圖畫的內容,他們還要把前後的圖畫內容結合起來,用自己的想像力去拼出完整的故事拼圖。
「
只要故事內容在插圖中被表現出來,孩子們的眼睛就能發現它們。
——兒童文學理論家李利安·H·史密斯
」
從那之後,我深深懂得,即使不識字,孩子也會成為優秀的讀者。
孩子是如何讀懂無字繪本的?
來自英國的字體設計師邁克爾·特懷曼(Michael Twyman),他把語言分為聽說語言和視覺語言,視覺語言又分為記錄式語言和非記錄式語言。
在記錄式語言裡面就可以分為文字、繪畫、圖式。那麼無字繪本呢,其實就是在缺少文字輔助的情況下,傳遞給讀者書面信息、背後情感等表達的一個過程。
有的無字繪本比較簡單,孩子們一看就一目了然,一個蘋果、月亮、藍色、一個小朋友玩滑梯……
但是還有一些意圖或者信息,是在這個圖畫背後的。
比如前天咱們的書單里推薦的《雪人》,孩子們要通過繪本里的主人公跟雪人一起做這個一起做那個,來透露一個信息就是,他們兩個感情太要好了。而當故事的結尾,雪人融化了,孩子愣愣地站在那裡。我覺得不用說,孩子都有自己的判斷和感悟。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個不是很好理解的-------連續圖像的信息表達。
比如前天我們的書單推薦里的《夢幻大飛行》。
檯燈、毯子、旁邊半掩著的盒子,都是一個連續性的線索。每一頁都能變成一個長鏡頭,環環相扣。
包括剛剛提到的《雪人》,其實也是用無數分鏡頭連接起來的。
這些分鏡頭連貫起來,其實我們就能明白故事裡的這個男孩在做什麼,整個敘述是很連貫的,不會有跳躍感。
一本好的無字繪本,他的跳躍性其實是很有分寸感的,太跳躍,或者跳躍太大,讀者不容易理解;但是跳躍度太小,就會顯得局促,缺少在思考上的留白。
其實無字繪本在閱讀上是特別開放性的、包容性的。
孩子不認字,但是對於一幅圖畫的觀察,他在很小很小的時候就會。
有的媽媽擔心的是,自己的孩子還小,這本繪本太深奧,他看不懂啊。
其實這就是「刻板印象」,能不能看懂?其實翻譯一下就是,「能不能get到標準答案。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比如之前我推薦的那本繪本《歸來》,自在的理解跟我理解的就不一樣。那你能說他理解的不對嗎?作者又沒標註標準答案,你怎麼知道你一定是對的?他是不對的?
不要設限,就跟以前我跟大家講主動學習、講親子遊戲計劃的時候說的,「不對結果設限」一樣。
自在對《歸來》理解是,」這個人看望奶奶,然後變成她小時候了」, 而我,讀到的是鄉愁。甚至有人讀的是對童年的眷戀,你能說我們誰讀的對,誰讀得不對嗎?
這種多重解讀,就是無字繪本的包容性和開放性,為什麼一定要有標準答案呢?
不僅如此,這也是為孩子反覆閱讀打下基礎,無字繪本的主要功能是讀圖。我們每讀一次,可能都會有不同的角度,也會有不同的發現。
無字繪本,它跨越了國界(不同文字元號)、跨越了不同年齡、跨越了不同文化。如果一定要用分齡設置、太深奧了孩子看不懂作為一把衡量的尺子,這是對無字繪本包容性與開放性的抹煞,更是對孩子想像力、閱讀能力的人為限制。
你可能還想看
今天推送的第二條是我們的團購活動哦,分別是janod農場拼圖、美國經典思維訓練書雙語版本、貓頭鷹時鐘、消防員情境故事盒,別錯過哦。
講座預告
※如何選擇幼兒園?聽聽身為幼兒園教師的媽媽以及一位轉園媽媽怎麼說
TAG:瘋帽子FunMoreF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