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神了!三角洲特種部隊大戰鬼魂軍團,遺憾未在中國上映的科幻佳作

神了!三角洲特種部隊大戰鬼魂軍團,遺憾未在中國上映的科幻佳作

【軍武次位面】作者: 無限建制

幽冥大軍降臨,這不是演習!

科幻戰爭是好萊塢電影中一個長盛不衰的題材,美國大兵在把全世界的強敵打敗了之後,總需要再找點厲害的對手。所以像《獨立日》、《洛杉磯之戰》、《超級戰艦》、《明日邊緣》這樣講述美軍大戰外星人、怪獸的科幻戰爭大片就大行其道了。

美軍:「和幽冥打完咱們就回家」

不過看多了美國大兵打外星人,難免會產生些審美疲勞。軍武菌這裡就不推薦這些千篇一律的老片了。本期軍武電影,要為大家講講美國特種兵與一個新的超自然對手作戰的故事,這個對手就是——幽靈。

本片名為《幽冥》(Spectral),由曾在美劇《太平洋戰爭》中有不錯表現的詹姆斯·戴爾領銜主演。於2016年8月12日在北美上映,在IMDB上獲得了6.3分的評分,在國內豆瓣上更是獲得了7.1分的高分。對於一部成本不高的科幻/戰爭片來說已經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成績。

本片繼承了美國戰爭片簡潔敘事的風格,故事並不複雜:未來東歐某國,由於該國發生內戰美軍乘勢介入。在一個已經成為廢墟的城市裡遭遇了不明生物兵器「幽冥」的襲擊死傷慘重。

「幽冥」只要碰到人體就是必殺

美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PRA,很多超級武器的都市傳說來自於這裡)下屬的科學家克萊恩博士(技術宅,詹姆斯·戴爾飾)奉命與三角洲特種部隊精銳小隊一起進駐該城調查,在付出慘重傷亡後,最終找到擊敗「幽冥」的方法,將其徹底消滅。

DAPRA的未來武器項目之一——X-37空天飛機計劃

在劇本、音效、敘事方式等方面,該片與傳統的科幻戰爭電影相比並無太大亮點。亮點在於和主角一行戰鬥的敵人,從看得見摸得著的異形巨獸換成了殺人於無形之中,需要專用儀器才能捕捉到的「幽冥」,這就為本片添加了幾分神秘、驚悚的色彩。

男主最後摧毀控制中樞將幽冥徹底消滅

配合上這幅頗具恐怖與末日氣息的海報,給觀眾的第一印象就與其他科幻片大不相同。所以有些觀眾評價其為「一部披著靈異外衣的科幻片,也是一部披著科幻外衣的靈異片」,這樣的說法並不無道理。下面軍武菌就為大家說說《幽冥》的驚艷之處。

看海報第一眼我就想起了這個老兄

既然是科幻戰爭片,首先戰鬥場面與特效質量就要過關。《幽冥》以較少投入做出這樣的戰鬥場面已經非常不錯了。在特種兵用常規武器作戰的本片前半段,對三角洲特種部隊的槍械裝備、武器火光聲效、鏡頭切換的表現都很貼合實際。

標準的CQB戰術隊形

三角洲小隊在進入廢墟調查時的據槍、破門、搜索等戰術動作,以及四人一組的戰鬥隊形,也完整複製了現實中特種部隊、反恐部隊CQB作戰的細節。

因為普通輕武器槍彈對「幽冥」沒有任何效果,在發現「幽冥」的弱點後士兵們只能用灌入鐵屑的榴彈滯緩「幽冥」們的衝擊。三角洲小隊帶著獲救倖存者穿梭於城市的廢墟中,前有殘垣斷壁堵截,後有「幽冥」大軍窮追。

士兵們只能一邊狂奔一邊用步槍下掛榴彈發射器發射榴彈…給觀眾營造出一種刺激而驚險的場面,也再次證明戰術配件對戰鬥的重要性:「手裡大炮」關鍵時刻能救命啊。

可以說主角這幫人的命是M320救下來的(誤)

本片的特效主要集中在了反派「幽冥」們身上,畢竟是無影無形的「靈能士兵」,不像怪獸外星人什麼的,真人假扮或者模型再後期合成一下就搞定了。這種虛無的敵人必須要用大量的CG、3D、人臉捕捉技術來展現。單在這一點上本片就值得點贊。

鐵屑可以滯緩幽冥行進速度

粒子效果表現的很不錯

拿這麼一點經費就把「幽冥」這種幾乎已經超出人類認知的東西表現如此形象,實屬不易。在片末美軍用新型高能電離子槍與「幽冥」進行的大戰,更是特效全開,讓人血脈噴張。

打響人類反攻的第一槍

本片另一個優秀之處,就是做到了科幻與現實的完美結合。最直觀的表現就是本片既有現實中已經廣為人知的武器、特種兵裝備,也有外形炫酷的電離子槍、具有科幻的單兵盔甲,故事背景又是對於觀眾並不陌生現實城市廢墟,這些道具與場景布置使得本片在科幻與現實之間取得了平衡。

不過在軍武菌看來,本片科幻與現實結合最完美之處,是「幽冥」這些看似根本就是腦洞大開的敵人,是具有現實科學理論基礎的。通過倖存者對這些「幽冥」的描述,給予觀眾這些「幽冥」是超自然力量、是鬼神的暗示。

當觀眾逐漸消除對「幽冥」來歷的懷疑時,男主克萊恩博士通過分析與觀察得出了科學的結論:這些「幽冥」是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一種接近絕對零度(-273.15℃)、稀薄的金屬原子氣體團。這些人形氣體團流動速度極快且肉眼難以發覺,所以被士兵認為「遇到了幽冥」。

知識就是力量又是理工男拯救世界

片中士兵被凝聚態氣體團擊中後內臟冰凍是因為被絕對零度的氣體穿過身體而導致,而死者皮膚被燒蝕則是因為凝聚態在接觸皮膚時發生摩擦產生了電流。

曾經鮮活的人已經是只剩大腦與神經的「人形兵器」

對這些凝聚態的控制則以將人體通過X光掃描,再3D列印其大腦神經來實現遠程操控,而這些人在經歷這些之後,變成了沒有肉體,在培養皿中苟延殘喘,只剩大腦和神經的「人」。

《心理測量者》中的大腦神經遠程控制

這個更厲害,因為它們控制了一個國家...

這個設定讓軍武菌想起一部早在2012年就播放的動漫《心理測量者》,它設想了一個被一個稱為「西比拉」系統管理的反烏托邦社會,這個系統就是由只保留大腦和神經的永生「人類精英」們組成。

至於3D列印技術早就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了

看完電影查閱資料後才知道,無論是構成「幽冥」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還是3D列印技術、大腦神經遠程控制,在現實中都已經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實現。不得不佩服導演大大,科幻片最怕的就是科幻過頭,說白了就是「圓謊圓不回來」。

美國科學家早在2013年就進行了人腦遠程控制實驗

而本片則成功實現了在「科學理論的刀尖兒上跳舞「,在合理的範圍內將腦洞做到了最大。這一點是很多科幻大片都沒有做到的。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其中存在一些科學理論BUG,不過無傷大雅,科幻片有BUG是難免的。

本片想傳達的東西並不止這些,它不但通過描述諸如人工智慧、人腦遠程控制等先進科技為未來兵器發展指明了一些方向;也通過劇情安排,表達了反戰的思想:在美軍士兵看來,「幽冥「是可怕的超自然怪物,而在倖存的小孩口中,他們是」戰爭的死難者「,」被困在生與死之間「,淪為落魄的靈魂……

小孩說的沒錯,負責操控這些「幽冥」的,是一具具躺在冰冷培養皿中靠營養液度日的「大腦神經組合體」。他們曾經是鮮活的人,但戰爭讓他們不再是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戰爭就是這樣殘酷。

當本片末尾,女主希望將製造「幽冥「的實驗室與樣本保留以供美國軍方研究。男主果斷拒絕,將每個「幽冥」控制設備挨個摧毀。

男主認為這種違背人倫的武器,不應該存在於世上,更不能落入任何政府手中。他在最後說了一句話「也許科學確實無法回答一切問題」。

的確,科學可以造出強大的武器,卻無法限制它如何被使用,科學可以贏得一場戰爭,卻無法評判戰爭本身的對錯。這是科學家的無奈,也是科學要設立「禁區」的原因。

被困在生與死之間的「幽冥」

在軍武菌看來,科幻片並不單單要做好特效和場面,更要傳達一種思想、一個價值觀,讓觀眾在享受槍林彈雨與異形怪獸帶來的視覺盛宴後,看到那個閃閃發光的點,這才是科幻片應該做到的。因為再牛的特效,充其量也只是輔助的手段而已。

希望這種殘酷的戰爭不會在未來出現

這是一部令人震撼的科幻戰爭片,震撼的不僅僅是視覺,更是思想。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使用迅雷磁力鏈接下載觀看。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次位面 的精彩文章:

8年前今日殲-6正式退出現役,曾創空軍史上多個第一記錄
中國95步槍多少錢一把?價格只需一個月工資?

TAG:軍武次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