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貝陀羅樹葉為何成為稀世珍寶?因為有了它

貝陀羅樹葉為何成為稀世珍寶?因為有了它

那一天,我在首都博物館遇見了它。

一見之下,驚艷不已。

它是一片樹葉,然而,它又不僅是一片樹葉。它的價值不可估量,黃金珠寶在它面前,只能相形見絀、黯然失色。

它,就是貝葉經,千百年前用梵文書寫在貝陀羅樹葉上的佛經,被認為是最接近釋迦牟尼原始教義的「佛教元典」,屬於世界級珍貴文物。

貝陀羅樹葉為何成為稀世珍寶?因為有了它

拍攝於首都博物館

當時的我看到了很多珍品,目不暇接。

覺得自己歷史地理文化的知識太淺薄,只是覺得好,覺得美,覺得珍貴,卻不知所以然。

然後,在我轉身處,我看到了貝葉經,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隔著櫥窗,我凝視著它。

年代久遠已發黃的底紋、紅黃斑斕的色彩、一排排黑色梵文,有些捲曲的樹葉邊緣,它靜靜地躺在那裡,穿越千年時空,散發著耀眼奪目的光輝。

貝陀羅樹葉為何成為稀世珍寶?因為有了它

展品名為「貝葉梵文彩繪《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經》」,經文墨書彩繪,有佛教故事彩圖,製作精美,字跡工整,保存完好,雖然歷史久遠,但是繪製的圖案依然色彩艷麗,頁面平整,樹葉紋理清晰依舊,顯得極其珍貴。根據經書文字、佛傳題材的插圖及其藝術形式,推斷這部經書形成於公元12世紀前後,其內容為般若經。

貝葉佛經,肇始於釋迦牟尼佛涅槃後其弟子們的五次結集,將佛陀宣講的教法用巴利語刻寫在貝葉(經過處理的貝陀羅樹的葉子)上,是為最早的貝葉經。

這個時候的貝葉經被認為是最接近釋迦牟尼原始教義的「佛教元典」,屬於世界級珍貴文物,在佛弟子心中更屬於極其神聖的法舍利(清代竹禪和尚言「見貝葉真經如見佛面」)是無價之寶。

最初,經、律、論三藏是以師徒相承、口口相授的方式流傳,並沒有見諸文字,至公元前1世紀前後,大乘初興之際,才將口頭的聖典抄寫在貝葉上,成為卷帙浩繁的三藏經典。

公元1至10世紀,古印度佛教徒攜帶大批貝葉經,前往中亞、我國新疆、西藏和尼泊爾等地區弘揚佛教;這些地區的佛教徒也前往印度學習佛教,並帶回大量貝葉經。

唐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去印度取經,帶回多達657卷貝葉經。

貝陀羅樹葉為何成為稀世珍寶?因為有了它

圖片源於影視劇《大唐玄奘》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六載:「丁卯,法師(玄奘)操貝葉開演梵文。」李商隱《題僧壁》詩中寫道:「若信貝多真實語,三生同聽一樓鍾。」

貝葉經,因其材質工藝的稀少、形成歷史的久遠、佛教文化的根本載體而被視為稀世珍寶。

貝葉經研究,對於研究佛學、佛教歷史、佛教繪畫、古印度文化等都有著巨大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不喝心靈雞湯 的精彩文章:

《道德經》:領悟了這四個字,你想不優秀都難
因為重視禮儀,所以古人不發明沙發?

TAG:我不喝心靈雞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