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入手小米MIX 2S,對比一加6
買這個MIX2S的原因有三個:
1,媳婦需要一台手機,本想買iPhone 8P,但現在買好像有點49年入國軍的情況,而且據稱新款都是劉海屏幕,以後再說吧,再用用安卓的看;
2,不要劉海屏,不要黑色的。沒錯,本來我想把評測的一加6給她的,但主要因為黑色的原因,被嫌棄了。
3,之前我們一起用過MI 2S,所以對小米的感覺還可以,加上白色的MIX2S還是比較討人喜歡,而且三圍相對較小,所以最後選擇了這個MIX 2S。
MIX 2S VS MI 2S
二,購買
MIX2S也有一些優惠活動,但是頂配256GB的沒有任何優惠,128GB的還是有一些優惠的。
三,外觀設計
屏佔比雖然相較第一代的91.3%縮水了不少(第一代屏幕6.4寸,之後的是5.99寸),但是體積也相對小了一些,屏佔比和第二代MIX2的全陶瓷尊享版是差不多的,說明了技術成熟了,不過下巴我覺得還是有點寬了,為了放攝像頭而已,下巴就不能做的再窄一些么?我量了一下,大約有1cm寬,已經是第三款機型了,而下巴還是沒有什麼大變化,看樣子沒啥「黑科技」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啊。但是1+6的下巴我大概量了一下,是7.5mm左右,還是要窄上不少的。
黑邊問題,本來我還是有點擔心這個黑邊太寬難看的問題,就如同當初小米5發布時說黑邊跑馬一樣(所以我選擇了黑色,沒敢買其他顏色),但實際發現這個黑邊還是相當的窄的,完全可以接受。
前置相機在底部,這個確實有些不方便,面部識別解鎖還可以,但是要注意右手持握可能會有遮擋的問題;如果是自拍,這個我倒是覺得問題不大,倒過來而已,相機按鍵倒轉也是比較快的,但相對於正常的頂部相機來說,還是稍微繁瑣了一些。這個問題在選擇的時候我們也考慮了,忽視的原因是:媳婦很少自拍(媳婦顏值不高(沒錯,我也是「不知妻美俱樂部」成員,希望她看到後能理解我的意思。)),所以前置攝像頭其實是無所謂的,要不然喜歡自拍的話也不會選擇前置只有500W像素的MIX2S了,肯定等小米8了。
三圍、重量、手感:150.86 x 74.9 x 8.1 mm,相比較同期的驍龍845手機而言,長寬是最小的,
- 一加6
:
155.7 x 75.4 x 7.75 mm,177g - 小米8 : 154.9 x 74.8 x 7.6 mm,175g
- 堅果R1 : 153.3 x 74.5 x 7.9 mm,170g
- 三星S9+: 158.1 x 73.8 x 8.5 mm,189g
- Find X : 156.7 x 74.2 x 9.6 mm,186g
- NEX旗艦: 162 x 77 x 7.98 mm,199g
- iphone X:143.6 x 70.9 x 7.7 mm,174g (比不了這個)
本想媳婦這樣的女性手小好拿,而厚度稍大應該不會太影響,但是到手後發現其189g重量並不輕,這個重量只是比我的iphone 6SP略輕了那麼3g,比iphone X重了15g,已經不少了,和1+6的177g相比還是巨明顯得,特別是用了一會MIX2S之後再拿起1+6,感覺好輕。
耳機音頻口,不存在,這個可以有但是這個真沒有,附送一個type-c轉3.5音頻口的線,可惜不是集成充電和耳機一起用的,,所以我又另外買了一個可以一邊充電,一遍用3.5耳機的轉接線。不過現在藍牙耳機已經很普遍了,應該不算太大的問題。
手機殼和屏幕膜,隨機附贈一個白色的手機殼,質量不錯,很貼合,而且手感也很好,雖然不喜歡用手機殼,但是我還是要給這個殼好評。但是出廠沒有像1+6那樣已經貼了保護膜,而是需要自己另外買,這個差評,都接近4000大洋的產品,這點細節都沒有注意到么?自己又不是不賣保護膜。
四,性能
其實我個人覺得,都是旗艦驍龍845了,還有什麼性能上的懷疑呢?各大友商都還在拼跑分,有意義么?各自OS的定製也基本上大同小異,我相信對與一些跑分軟體肯定是有優化的,但是不管如何,平時應用絕對是性能過剩的,其實我個人覺得驍龍835已經是能滿足99%消費者的需求了,同樣的比如牙膏廠,第八代牙膏被逼的擠的有點多,但是要說實際應用,我覺得第四代的CPU在絕大部分人使用來說都是足夠的,所以後面幾代就是擠牙膏了。話又說回來,不滿足促使技術的進步,總是一件好事,現在性能過剩不表示以後OS升級後也過剩啊,所以我們還是在追求「旗艦」。我這裡極其不想跑分,反正是自己買的,就用文字表達一下我個人對其的看法吧:
遊戲發燒友,這個也足夠你玩耍了!
高清發燒友,這個看也綽綽有餘了!
五,拍照
相信很多人關注這個拍照效果的問題,我個人覺得手機拍照日用足夠,好壞看個人喜好,下面我就之前評測一加6、以及大法微單A6000的拍照效果做一下對比,正好帶家人去帝都溜達了一圈,拍了一些照片,給大家做參考。
前置攝像頭
小米MIX2S的前置攝像頭是500W像素的,這個怎麼說呢,我是無法理解,早幾天發布的紅米NOTE5前置是1300W像素,之後發布的小米6X、小米8/8SE都是2000W像素,我覺得研發階段應該都是不會相差太大的,但是MIX2S定位在小米數字系列之上(至少價格上是如此),但是前置攝像頭居然只有500W像素,由此可見,第一代MIX發布之後,小米的創新基本上就停滯不前了。而相機,都是在小米8發布前後放出單獨成立了部門。
X,名不副實!
MIX2S前置攝像頭我沒有找到型號,不排除是為了增加屏佔比而定製的,不過我看下巴也不窄啊。小米的相機不管前後,調教的偏亮,色彩偏濃,而1+6相機的顏色更類似於iphone的偏向於實際顏色,討喜我覺得還是小米的偏亮比較討喜,不過這個像素嘛,下午四點左右拍攝的,夏天天還是很亮的,但是噪點很嚴重,下面1+6的稍微好一點。
MIX 2S 前置500W相機
1+6前置1600W像素Sony IMX 371感測器
前置的拍的不多,其實我個人不自拍,前置攝像頭除了所謂「面部解鎖」時會用到,其他基本上不用,反而後置攝像頭用的會比較多一點,拍娃啊,工作啊,有的時候懶得拿A6000,也會用手機拍一些曬單的東西。說到後置攝像頭,
MIX 2S:主攝像頭為1600W像素的Sony IMX363感測器,副攝像頭是1200W的三星S5K3M3+感測器;
1+ 6:主攝像頭為1600 萬像素Sony IMX 519感測器,副攝像頭是2000 萬像素的Sony IMX 376K感測器;
1+6 dxomark.
我覺得小米的攝像頭型號參數有點藏著掖著的感覺。從上面dxomark評分和評價可以看出兩者的後者攝像頭差距不大,前者目前排第九,後者排第十。當然了,雷布斯也說了,MIX2S的後者攝像頭和排第五的小米8是一樣的,調教可以跟上,綜合99分差距也不大,看看友商的106分差距才是有點大了。下面就是我實際拍攝對比的順序是:MIX2S、1+6、A6000,先看一下拍攝照片的屬性,Sony A6000的文件最大、解析度最高、像素點數(350DPI,以前沖照片一般要300DPI以上)也手機相機的四五倍,畢竟是2400W像素的准專業相機,其次是1+6,不知道是不是副攝像頭的像素更高還是像素點數的原因(我猜後者),其解析度比MIX2S要高一些,文件也要大一些,但是像素點數卻是最低的,我猜是感測器的體質決定的(對畫質影響不大,一般顯示器是72DPI的,對列印照片的畫質有些影響,越高越好也越小)。
照片文件大小
照片的相關信息
除了A6000拍攝的照片我按照80%壓縮了一下外,要不然文件太大穿不上,MIX2S和1+6的我都沒有壓縮,原圖上傳,大媽網站統一壓縮,包括後面的細節圖我原圖截取的就是500x500解析度後沒有壓縮,直接上傳,應該在尺寸上不會被大媽的網站壓縮,但是體積上可能會被壓縮。
MIX 2S
1+6
SONY A6000
看一下放大的細節,我覺得MIX 2S算完敗1+6了,當然了,和SONY A6000還是有些差距的。1+ 6的噪點很嚴重,細節看不見,都糊成了一片;MIX 2S的色彩過於濃艷,但細節表現的還是不錯的;A6000,嗯,2014年發布時5K買的,我覺得還能再戰三年。如果朋友讓我推薦相機,我都是推薦的這個A6XXX系列(其實我現在想買黑卡5了,6太貴,哈哈哈……)
MIX 2S
1+6
SONY A6000
再來一組,在這個帝都福地我多拍了幾張。
MIX 2S
1+6
SONY A6000
細節,應該看不清臉吧,我就不打馬賽克了。同上面拍出得效果基本上差不多,1+6的噪點還是比較嚴重,糊了。
MIX 2S
1+6
A6000
調教不一樣,拍出來的差距還是有些明顯的,這就是大概所謂的AI相機的個性所在吧。
1+6 VS MIX 2S
夜景拍攝
左MIX2S 右1+6
在室外拍攝的室內情況,這裡我覺得MIX 2S的細節不如1+6,看海報上的文字,感覺過爆導致不清晰。
MIX 2S
1+6
再來一組
左MIX2S 右1+6
同樣如此,看門牌樓上的金色龍鳳,1+6更清晰,細節體現的更好一些,拍攝出了立體感,但是噪點就是MIX 2S控制的比較好了。
MIX 2S
1+6
最後,我選擇了SONY A6000. 哈哈哈……開個玩笑,小米MIX2S的相機方面,前置500W應該是最大的敗筆了,以至於我在朋友圈說買了MIX2S之後,就有說渣相機的,我猜想應該是指前置吧,我覺得後置還是可以的。
六,寫在最後
手機硬體發展到現今階段,處理器方面我覺得已經不是瓶頸,蘋果手機的6S以上,以及安卓手機的驍龍660以上我覺得都不會有什麼瓶頸,相機的瓶頸我個人覺得也沒有,目前的手機相機畫質我也能接受,不能接受的肯定得上專業相機才行。硬體上最大的問題我個人覺得應該就是電池續航能力了,這其實除了前置攝像頭的短板之外,也算一個缺點,續航能力大概不到一天,旗艦刷網頁比較多,也玩一下吃雞遊戲,中午充滿,到第二天早上就差不多快要沒電了,如果省一點也能勉強用一天。充電的速度還可以,用原裝快充從18%到充滿大約用時87分鐘,如果用無線充電器的話,那從20%到充滿需要147分鐘,快翻倍了。
無線充電曲線
這裡我要再扯一下我對手機的設想了:
1,「真|全面屏」也就是說整個屏幕只有邊框,沒有額頭也沒有下巴,這個才是我心目中的全面屏,前置攝像頭方案友商有提出了機械結構,但是這樣也導致了手機的更厚和更重,而我個人並不看好機械結構,而且我覺得以後可能電源鍵、音量鍵都會取消,全部靠觸摸或者感應來解決操作上的問題。
想想手機的發展史,翻蓋/滑蓋的流行和沒落、實體鍵盤的九宮和全鍵盤的消失、home鍵機械變觸摸、電池的可換到整合,整塊玻璃就是手機 或者 空氣投影 不久就能出現。
2,硬體發展到現階段,手機開始增加電腦的功能,比如類似於三星的S8+擴展塢,連接顯示器就能當電腦操作,還有鎚子的R1和TNT工作站,以後出門就是手機,到家或者公司連上顯示器就是電腦(類似於THINKPAD擴展塢,我一直在用,感覺蠻方便),語音方面可以通過藍牙耳機(3.5音頻口消失也是趨勢,藍牙耳機確實方便)。
我相信,這些並不會太遠。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