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當傳統貨幣與數字貨幣並駕齊驅——傳統和先鋒能否帶來一輪新革新?

當傳統貨幣與數字貨幣並駕齊驅——傳統和先鋒能否帶來一輪新革新?

人類剛開始交易的時候,是物物交換——以自己所有物和他人換取需求物。當這種以物換物的方式發展到一個階段,交易常常由於交換雙方對物品的價值分歧而不成功,沒有統一標準價值度量衡的弊端逐漸顯現。於是,為了適應日趨完善的社會經濟架構,作為價值標準的貨幣應運而生。

在經濟學當中,貨幣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充當等價物。

能夠將一種物品稱為貨幣的最重要的前提條件是在整個交易流通圈裡的人可以達成共識,承認這種物品的特殊價值。

無論是中國遠古時候加工過的貝殼,還是加羅林群島西端的雅浦島民使用的石幣,可以作為貨幣的物品種類從不會被局限。也就是說,任何一種物品都有可能成為貨幣。

時至今日,區塊鏈行業的發展為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猜想:

「加密貨幣能夠替代法幣作為通用等價物進行交易嗎?」

每一個行業在剛剛興起的時候,接踵而至的是風險和亂象,其力量不亞於它強有力的發展前景。區塊鏈行業來勢洶洶,自然也難逃這一規律。

自以太坊推出智能合約,為發幣提供技術便利,代幣的種類如微生物分裂一樣快速繁殖,其中大多數的代幣的發行模式是參考比特幣的發展道路:

比特幣作為加密幣里的軟黃金,一直以來其儲值功能都是大於流通功能,但實際上市場在需要保值物的同時,更需要流通物來運轉穩定。

為了使自己發行的幣增加價值,很多發行人青睞於將加密幣通縮處理。

通縮主要是通過減少市面上某種幣的數量,加強這類代幣的儲值能力,炒出高價。短期內代幣價值的上升看似能給創始人團隊帶來實際效益,但是倘若我們將視野上升一個維度,橫縱觀察整個市場後就會發現:在通縮玩法中,很多創始人團隊給其代幣定位的角色只是一件用來炒價的商品,並不打算以流通的方向發展。假如有大量的團隊都以儲值為第一目標,久而久之,區塊鏈行業的圈子會越來越小,甚至和其它行業間形成壁壘,極大概率會因為滋生出的各種亂象和外界質疑而徹底淪為投機者的世界。如果真的如此,無論是對行業內的投資者還是投機者都將迎來一場由通貨緊縮帶來的災難。

在現實經濟體當中,貨幣通縮曾經在歷史上給整個市場所帶來的傷害依舊曆歷在目。

1929年10月29日,紐約證券交易所,發生了著名的「黑色星期四」。剛一開市,股市就上演了異常的大規模拋售,所有股票的指數直線下跌,整個美國金融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滑鐵盧」。在這場災難里,數以萬計的人一夜之間身家化為虛無。即使是當時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歐文費雪也沒有在這場股市災難中倖存,他創辦的公司的股票一夜之間變為廢紙。這之後的四年里,整個美國陷入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大蕭條。

對於大蕭條的成因來源於許多方面,其主要原因是沒有抑制經濟泡沫的同時,國民盲目樂觀,大規模生產的商品在實際總需求已接近飽和的市場上滯銷。最終,美元流通速度放緩,市場通貨緊縮。

股市災難之後,美聯儲依舊以維持金本位制,保持美元幣值為第一目標,不顧國內的經濟頹勢,於1931年選擇提高稅率,相對從緊的政策使美國經濟持續惡化。

直到1933年羅斯福上台,削弱了金本位制的強勢地位,加強美元的貨幣獨立性,經濟終於有了回升的態勢。羅斯福此舉無疑是寬鬆了對美元的限制,主動選擇通脹的舉措使美元匯率下跌,而黃金卻開始迴流。時至今日,當我們回想起那黑暗的四年,生產者要通過銷毀多餘產品來控制損失:牛奶倒進河裡、瓜果爛在倉庫、牲畜直接宰殺,依舊心有餘悸。

因此,無論是在區塊鏈的世界還是現實世界,通縮玩法只能帶來貨幣儲值方面的短期利益;從長遠角度來看,貨幣的發展需要建立在一個長期穩定的生態圈內。流通量的重要性大大勝過貨幣的價值,如果流通性被儲值性能所替代,所有人都只想著存錢,沒有人願意花錢,無論是法定貨幣還是數字貨幣,在缺乏行業間流通的情況下最終都將崩盤。

許多人把虛擬貨幣和法幣置於水火不容的兩個對立面。然而在大多數時候,一個技術的革新不僅僅只將取代上一代同類型事物作為目的;它更可以作為補充,完善上一代事物在實際應用里的不便和缺點。與加密幣比較,法幣的局限性主要是在中心化的監督機制下,很容易受到政治、市場,和社會輿論等多方面影響。

近期,由於美國的經濟制裁和委內瑞拉國內經濟發展消極,內憂外患的委內瑞拉政府決定通過發行加密貨幣——石油幣,來緩解官方貨幣的貶值壓力。

委內瑞拉石油幣與委內瑞拉石油行業掛鉤,一個石油幣可以兌換一桶委內瑞拉石油。

石油幣是第一個由國家政府官方發行的數字貨幣,原本這一舉措是可以推動飽受爭議的區塊鏈行業漸漸進入主流世界。但當限制石油幣發展的重重因素擺在眼前,大眾對於這個項目的態度開始變得模稜兩可。

對於石油幣的前景,鏈報演算法部研究員鄧劍波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下面S代表本人,D代表被訪談者):

D:「我覺得它以石油作為基礎並不能解決它這些問題,無論是政治上的僵局還是其他國家對它的封鎖。就像這裡發行了一個幣,我作為投資人給你投錢,你告訴我一個石油幣可以換一桶石油,這沒問題。前提是這些石油你是否能拿到或搬走。國際上對它封鎖——就像伊朗一樣,你發幣再多又有什麼用?」

S:「所以你的意思是,即使現在你手裡拿著石油幣也不一定就能夠拿走石油……因為政策上的封鎖?」

D「對,你沒有辦法拿到。如果沒記錯的話美國對委內瑞拉是封鎖的。那基本上就像美國對伊朗的封鎖,伊朗現在有很多便宜的原油,只是世界上任何人都買不到而已。所以,這根本不是一個發幣融不融資的問題……而是有沒有人相信這件事,這件事能不能落地實施。」

S:「也就是說政府作為發行方沒有建立好信任感?」

D「……嗯,也不全是。我不清楚政府的狀況,退一步講,就算它是非常有誠意的,它的想法也不一定能實現,因為太多方的因素會把它卡死在裡面:第一,這個石油幣的發行方只是這一屆政府。委內瑞拉不止一次經歷過政府的動蕩了,如果說換了新政府,下一屆政府不承認石油幣了怎麼辦?其次,你的經濟危機是否能夠保證它的原油產量。第三,其它國家能不能給它解除封鎖:我手上有一大把石油幣,但是我沒有石油資產。所以我個人覺得這個項目是涼涼的。」

由此可見,委內瑞拉石油幣的運營機制本身就是以委內瑞拉政府已經透支的信用做保證。通過政府發行和調控,這和去中心化理念相距甚遠。再者,與委內瑞拉石油幣所掛鉤的石油產業由於缺乏經費得不到充分開採,石油幣發展的生態環境也受到質疑。發行委內瑞拉石油幣為區塊鏈行業發聲,讓更多人了解到通過發行加密幣可以延伸的領域。但由於這個項目本身更像是一場潦倒政府自救式的賭博,只是以區塊鏈的外衣融資,緩解國內形勢壓力。因此,石油幣的投資價值不高。

有人說,區塊鏈沒有被監管,區塊一個接著一個的形成,野蠻生長。

麥克尼斯在《飛天夜叉》里說過:「無限制的生存,也就成為非具體的生存。」

在我看來,非具體的生存,也就成為無限制的未來。

當一個新事物出現,將它全盤套用在相似的已有的事物上理解、發展是慣性思維。就像許多人將加密幣市場看成股市,委內瑞拉將石油幣作為脫離泥潭的跳板,然而這樣具體又傳統的思維恰恰構成了現階段區塊鏈行業的性質。倘若這個世界註定要迎來一場革新,與其質疑不如期待。

到底能不能取代法幣?

你也太無趣了吧。

圖片來源:網路

作者:鏈報 / skye  巴比特資訊經授權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巴比特資訊 的精彩文章:

Thomas Lee:比特幣價格觸底,年底將達到22000美元
美國SEC專員對Gemini創始人比特幣ETF的申請表示異議

TAG:巴比特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