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創檢測大腸癌,通過腸內菌群變化提前知道

無創檢測大腸癌,通過腸內菌群變化提前知道

眾所周知,提前發現大腸癌是提高癌症患者生存期的重要因素。國內一般提倡50歲開始進行腸鏡檢查,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我國的適齡人士腸鏡檢查率不到15%,而美國的腸鏡檢查率是60%。

腸道科學的發展,可能將無創檢測大腸癌的技術提前用於臨床,這對畏懼腸鏡的人士來講,的確是個好消息。

中山大學團隊在Clinical Chemistry上發表的最新研究,發現糞便中的具核梭桿菌與雙歧桿菌屬的比值可以較高的敏感性及特異性檢測結直腸癌,而結合具核梭桿菌與柔嫩梭菌群的比值,可進一步改善診斷結果。

結直腸癌患者糞便中常見具核梭桿菌;

用qPCR評估包括具核梭桿菌在內的4種細菌的相對丰度,發現具核梭桿菌與雙歧桿菌的比值升高可作為結直腸癌的標誌物,該方法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與目前使用的其他基於糞便的篩查方法相當

腸鏡仍是金標準,基於糞便的篩查檢測或許同樣有效

具體實驗數據:

選取2個隊列共903名個體,利用qPCR檢測糞便中具核梭桿菌(Fn)、柔嫩梭菌群(Fp)、雙歧桿菌屬(Bb)、乳桿菌屬(Lb)的相對丰度

在結直腸癌檢測中,Fn與Bb的比值(Fn/Bb)的敏感性為84.6%,特異性為92.3%,AUC為0.911

結合Fn/Bb及Fn/Fp,可顯著改善診斷結直腸癌的效果,AUC可達0.943

結合Fn/Bb及Fn/Fp,可以60.0%的敏感性及90.0%的特異性(AUC=0.804)檢測I期結直腸癌

在結直腸癌患者群體中,Fn與Fp的丰度呈負相關。

出門去健康認為:防止大腸癌,要從腸道健康著手,保證人體菌群平衡,攝入營養均衡是關鍵。目前對於人們對胃腸道健康越來越重視,首先做好生活習慣的改變:如營養結構的調整,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紅肉,保持運動,加強腸胃的蠕動排毒,另外增加腸內有益菌群,調節腸道健康。對於慢性腸炎,單一服藥對於病症很難控制,不是簡單服藥能夠解決的。增強身體機能和免疫能力是關鍵。

但是,如何加強慢病、按症患者的營養治療,這需要專業管理機構針對個體制定一個個性化的臨床營養、運動、心理干預、自然、食葯療等整體健康管理,如飲食結構、營養補充、運動模式,食葯療法等,調理恢復健康。由營養師、健康師、醫師先綜合調理治療,達到預期效果後再確認的慢病管理模式。

歡迎索取相關視頻學習了解。 關注 出門去健康 我們將送出一套腸道、健康狀況測試表,以及保護及調理慢性腸胃炎的營養治療資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腸癌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大腸癌一發現就是晚期,只因大便發出的四個信號未重視!
身體出現這幾種情況,可別不當回事,可能是大腸癌在發出警告

TAG:大腸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