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羽:我一個武將怎麼就成了財神爺?

關羽:我一個武將怎麼就成了財神爺?

關羽:我一個武將怎麼就成了財神爺?

作者:程澄


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八月,荊州樊城的漢水邊,關羽、于禁雙方圍繞襄樊的爭奪戰已經趨向白熱化,與此同時,暴雨傾注,天空都彷彿從藍色永遠變成了深灰。

這一天,駐紮在低處的于禁軍營,終於再也遮擋不住被人為集聚的滔滔洪水,徹底崩盤。面對敵人潰不成軍的慘狀,我們的關二爺大概正輕撫美髯,自得於這威震華夏的赫赫武功。

此刻的他一定設想不到,一千多年後的自己竟從如此勇武的一員大將變成了滿面油光、和和氣氣的財神爺。

01

在中國古代的神祗里,財神的數量不少,地位也很突出,其中比干、管仲、白圭都是理財有方的官員,范蠡、端木賜(子貢)則是做生意發過大財,而民間很有名氣的趙公明原型是道士,成仙后專門保佑買賣公平,這些都很好理解。 唯有關羽,明明生前是一員徹底的武將,奈何被尊為了財神? 莫非關羽真像民間故事裡寫的一樣,在早年靠賣紅棗綠豆發了一筆?

關羽:我一個武將怎麼就成了財神爺?

▲相比94版《三國演義》里關羽戴真·綠色帽子的設定,說他在寒微時以賣綠豆為生更不靠譜

其實,關公從一個武夫變成財神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他首先要做的是從中國古代燦若星辰的名將里脫穎而出,先起碼成為一個神,其後才談的上「財神」。

不過,關羽邁向神的第一步並不順利。

我們知道,關將軍在兵敗麥城被殺後,由蜀漢朝廷贈給的謚號叫」壯繆「,按照《謚法解》的解釋這可不是個好稱呼,所謂 「名與實爽曰繆;傷人蔽賢曰繆;蔽仁傷善曰繆」 。

關羽當然沒有「傷人、傷善」這樣的劣跡,但即使是取「名與實爽」的解釋,也不太光彩。中國古代歷來都認死者為大,謚號也一般較其生平多所溢美,因此公然用」繆「這個字眼已經很嚴重。可見,在關羽死後,蜀漢集團中的很多人對他並不滿意。

總的來說,剛剛離世的關羽不失為一位趨向「武力值max」的武將,這也應了謚號里「壯」一字,但這樣的人物在三國及之前並不乏其人。單純從歷史上看,關羽此刻還並不顯眼。 舉個例子,南朝梁代著名的道士陶弘景編撰《真靈位業圖》,將數百名俗世的帝王將相神格化,其中有劉備、曹操、諸葛亮、司馬懿,甚至有徐庶,但唯獨不見關羽。可見直到南北朝,關羽在世人心目中地位根本不高,更別談什麼神仙。

關羽:我一個武將怎麼就成了財神爺?

▲在唐代,關羽被佛教徒「重新發現」上升為佛家的"伽藍護法神」,但這還充滿了民間淫祀的意味,遠未被主流社會承認

02

關羽作為神的地位得到國家承認並且地位不斷上升,始於宋朝。

宋神宗時,傳說宋軍在遠征交趾時關羽曾顯聖幫助宋軍,因此政府出資加建專門的顯烈廟,後來宋哲宗還親自題寫「顯烈」二字作為顯烈廟的匾額。從此,關羽成為護佑宋朝軍隊的「軍神」。到了徽宗崇寧年間(1102年),關羽被封為「忠惠公」,宣和五年(1123年)更是再加封「義勇武安王」,宋徽宗還親自跑去顯烈廟題寫了「神勇」二字匾額。

從人到神、從公到王,變化的主要原因在於宋代意識形態領域的巨大變遷。

整個兩宋時期,由於相較北方強敵總體都處在一種弱勢地位,因此作為整體國家的心態自然需要尋求一種慰藉,在這樣的情勢下,史書里昔日蜀漢獨自面對北方曹魏的典故就自然而然的被類比到兩宋自己。尤其到了南宋,伴隨著金、蒙元異族政權的相繼崛起,伴隨著朱子學的持續滲透,」正統「的概念被更加固化,於是蜀漢代替了曹魏,成為官方敘事中的正統象徵。

由此,關羽這個隸屬於蜀漢、擁有一定戰功又誓死不降的武將,文化地位便巨幅躍升,這背後正是這種講求堅貞節氣並改換正統的心理機制。

關羽:我一個武將怎麼就成了財神爺?

▲關羽夜讀《春秋》和儒化關羽的形象都折射了兩宋意識形態變遷對民間文化的巨大影響

話又說回來,關羽雖說在宋代真成了神,但是他又是怎麼和財富掛上鉤,變成財神爺的呢?這裡的原因和著名的晉商和解州鹽池有關。

解州鹽池即解池,又稱河東鹽池,位於中條山北麓,正面對黃河由北向東的轉彎處,其面積約132平方公里,約相當6個澳門這麼大,而世界上有兩個內陸鹹水湖,一個是以色列的死海,另一個正是解池,其重要價值可見一斑。

關羽:我一個武將怎麼就成了財神爺?

▲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鎮今池鹽生產基地,背景即中條山

更重要的是,宋朝時鹽政收入一度佔全部財政收入的一半以上,而其中佔據鹽產量很大部分的便是解池,這樣一來,解池產鹽能否可持續,便成為動輒關乎國運的大事了。


03

關羽和解池能扯上關聯,關鍵就在於關羽的籍貫(「關羽字雲長,河東解人也」——《三國志·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第六》)

這裡的傳奇故事是這樣展開的:話說宋真宗在位時某年,解州地方官員突然奏報,解池自去年以來水少鹽減,發生災變,嚴重影響了國家的鹽稅收入,當地說法是鹽池遭遇了邪神蚩尤作祟。皇帝在沒鹽吃的不得已之下,請龍虎山張天師解救,天師召來解州本土大將軍關羽,關公大戰蚩尤,這才使鹽池得以修復。當地人為此還謅了一段《關雲長大破蚩尤》的劇本,繪聲繪色地勾畫出關羽神跡: 「未幾,一美髯武人現於空中-----霹靂震地-----五日,鹽池水如故。 」

這段話誠然怪力亂神之至,但在《續資治通鑒長編》、《宋史》等公私史籍中都有類似記載,因此,至少這個傳說代表了山西群眾對持續吃上鹽這種美好生活的嚮往。

然而,民間傳說里的關羽要進一步神格化,僅靠口口相傳是不夠的,必然要有幕後推手,這就好比今日我們pick流量網紅,看似有行動自由,其實決定誰紅誰不紅的根本只是金主的錢砸向不砸向誰。

砸給關羽這筆大錢的正是著名的晉商。 晉商勢力自宋初因參與征討北漢而出現後,在整個明清時代都發展迅速,這其中的關鍵也在於鹽。明帝國建立後,長期在北方邊境集結重兵,設置「九邊」以防禦蒙古殘餘勢力的反撲。然而,邊境屯兵所需的糧草從千里之外運來,成本驚人,國家財政也不堪重負。

關羽:我一個武將怎麼就成了財神爺?

▲明代「九邊」與長城防禦體系局部,其中山西鎮和大同鎮位於今山西省境內

在此情形下,山西地方官員楊憲提出「開中法」,具體方法是:各地客商可自行運送糧草到駐軍所在地,每上繳一石糧食得「鹽引」一張,在國家指定的鹽場,憑鹽引可以領鹽,再按照規定還可以銷售到指定區域。當時用鹽引還可以用來換米、鐵、馬等緊俏物資,用於銷售。晉商在這不斷的食鹽—商品交換中賺取巨量貿易差額,財富快速積累。

關羽:我一個武將怎麼就成了財神爺?

▲喬家大院晉商鼎盛時期建設的著名山西民間建築

所以概括來說,關羽之所以為財神,第一步是作為鹽池開採的保護神而受到晉商擁護,這之後,伴隨著晉商業務範圍在清代的大規模擴展以至遠及海外,這些身在異鄉的晉商便建立了祭祀關羽的關帝廟,並在關帝廟裡團結同鄉、商議生意。

關羽:我一個武將怎麼就成了財神爺?

▲末代晉商們合影

最後,由於商貿活動必須有基本誠信這一特點、由於關羽所具有的忠義精神是普適價值,「關帝—財富」信仰逐漸超出了晉商一家之隅,成為了中國傳統商人共同遵循的道德準則。國外很多唐人街這類華人聚集地都以此建設了關帝廟。比如日本橫濱中華街,據說雛形就是一位商人抱著一尊關羽小木像建起的小廟,慢慢才發展為今天的富麗堂皇。

歷經數次複雜的文化構建,鹽—關羽—財富之間的邏輯鏈條終於被打通,我們的關二爺也終於從威震四方的武將化為了一尊悶聲大發財的財神。

關羽:我一個武將怎麼就成了財神爺?

▲日本橫濱關帝廟,已經作為財富保護傘的關羽形象


尾聲

近百年前,顧頡剛先生在對民間廣泛流傳的孟姜女傳奇進行仔細檢討後,將它的淵源流變一一考訂清楚,確認了這一故事正是不同地域、不同時代人群思維的「大雜交」,雄辯地證實了「層累地造成古史」觀點的正確性,堪稱問題發現意識和以小見大研究的典範之作。

一如孟姜女故事,如果我們今天再仔細回顧關羽形象的歷史變遷:從一個普通武將到雖敗尤榮的著名將領;從一位軍神到第一次與財富掛上鉤,直到最後成為護佑發家賺錢、顯示人間正義的「真·全能神」,幾乎每一次升華的背後都有著小到私人民間,大到帝王國家的不斷尊崇、不斷追加。從這個意義來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倒也有一點合理性。

那麼,下次再給我們關二爺燒香的時候,就默默念一句「我可算是知道你的底細」吧!

?註:本文開篇對」水淹七軍「的描述部分參考《三國演義》。關羽是否利用暴雨人為蓄洪以致於禁龐德的敗亡,學界還有爭議。

參考文獻:

[1]劉永華. 關羽崇拜的塑成與民間文化傳統[J].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5(2):78-84.

[2]郭正忠. 中國鹽業史[M]. 人民出版社, 1997.

[3]胡小偉. 華夏文明起源與河東池鹽——兼及晉商與關公廟祀問題[C]// 三晉文化研討會. 201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