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個日本人的五丈原之旅

一個日本人的五丈原之旅

原標題:一個日本人的五丈原之旅


日本對中國的三國歷史有一種特別的執念,面對秋風五丈原和渭水岐山,熟稔中國歷史的日本旅人又會品出怎樣的味道?


自從我在中學時讀到吉川英治的《三國志》(譯者註:日語版小說,非正史)後,即對諸葛亮去世的秋風五丈原無限相思,希望此生能實地探訪。


諸葛亮臨終場景,《三國演義》中第一〇四回有詳細描述,即諸葛亮持病體遍觀各營。都說《三國演義》七分史實三分虛構,雖無法求證,但我想大體屬實。蜀軍駐紮在五丈原台地,從那裡可以俯視司馬懿軍陣。秋風吹面,巡視營中,當時的諸葛亮到底思考何事?我希望身處其地,能領悟一二,此為我探訪五丈原之目的所在。


得到忘年交小張的安排,65年後的2015年6月,我終於如願以償。這是我第一次踏上中國大地。前晚從上海飛到西安,當天一早,我們從西安乘高鐵到達岐山站,轉乘計程車到達五丈原諸葛亮廟前廣場。那裡是五丈原台地的最北側,下車後,三兩步的距離就走到了五丈原台地邊緣。


天空飄著薄薄雲彩,炎熱的空氣有些灼人。雖不是絕佳天氣,但從五丈原台地俯瞰的風景,與我想像中的畫面完全吻合。渭河雖被高層建築及樹木遮擋,看不到全景,但渭水盆地和遠處的山脈一覽無餘。諸葛亮率十萬大軍在五丈原台地軍屯,與駐紮在台地下的司馬懿二十萬軍隊對峙。台地非常陡峭,且灌木叢生,距台麓高約數百米,下面的士兵從此登坡攻營是難上加難。


諸葛亮廟建於元朝,現存建築是清朝修復的。建築內外色彩鮮艷,有鐘鼓樓、獻殿、八卦亭等建築,還有姜維、楊儀等蜀國名將的塑像。獻殿的牆壁上,鑲嵌有清朝遺留的南宋名將岳飛揮毫的前後《出師表》的字碑約四十塊,其書法著實漂亮。廟後有小賣部,我買了《諸葛亮誡子書》拓本和《岳飛書前後出師表》小冊。與店員聊天中,得到了諸葛亮軍陣遺迹的信息,而且租借到了電動摩托車。我們便從廟裡出發,小張駕駛,我坐在後面。那是剛收完麥子的季節,橫穿麥田的水泥路,像藍天上的飛機雲一樣筆直。我們一路向南。



出發後大概半小時,我們找到了貌似遺迹的地方。那裡沒有紀念碑等任何標示,道路兩側各有一個長滿了野草的土堆。土堆旁還有一個輸電大鐵塔。通過觀察四周地形,我堅信這就是蜀軍的軍帳所在地。那裡靠近連接棋盤山和五丈原的地峽,地方很狹窄,寬僅約30米。之後得知,我們去的遺迹就是諸葛亮軍帳區入口,附近村莊叫落星村,軍帳遺址所在地叫豁落城,名稱都來源於諸葛亮逝世時紅尾流星隕落此地的傳說。


劉備三顧茅廬發生在建安十二年(207)諸葛亮27歲時。當時的年輕人大概在20歲左右出仕。為何他一直沒有出仕?我認為:第一,諸葛亮跟隨叔父諸葛玄從故鄉琅邪郡陽都縣到豫章途中,觀察或體驗到了人間地獄。由於戰亂,當時人口從6000萬銳減到1000萬,其悲慘,無須贅述。第二,受周圍名士的影響。比如,其姐夫龐山民之父龐德公淡泊名利,未接受劉表招其為荊州太守之邀。與諸葛亮私交甚篤,並稱其為「卧龍」的名士司馬徽也很恬淡。諸葛亮的「不求聞達於諸侯」的思想,應是受到這些人的較大影響。

諸葛亮接受劉備的三顧之禮,並提出天下三分大計,是為了救庶民於亂世,實現經世濟民之志。劉備順應其志,促成三國鼎立。自赤壁之戰至蜀國佔領荊州,尚且順利,但是荊州失守後,蜀國從荊州北上進攻洛陽之策卻成空想。要想進攻魏國,只有從蜀國漢中出發佔領渭水盆地,從而窺視中原的策略。諸葛亮於建興十二年(234)布陣五丈原時,魏軍規模是蜀軍兩倍,魏國的曹叡與司馬懿知道蜀軍的糧草不足而求速戰這個弱點,於是堅守不出。然而諸葛亮並沒有乾坤一擲進行決戰。其原因應是,諸葛亮率領的蜀軍是只有90萬人口的蜀國的大部分軍隊,如果此役戰敗,則意味著蜀國滅亡。



諸葛亮布陣五丈原的同年五月,吳國出兵三面圍攻魏國。當曹睿率水軍準備迎擊,吳國立即撤兵。這次吳國出兵,表面上是配合蜀國北伐的行動,但實際上,孫權僅是做樣子,並沒有拿國運去信守「吳蜀滅魏,平分天下」的承諾。因此,「蜀國攻西吳國攻南」的戰略以失敗告終,我想此時的諸葛亮已經悟到天命。加上年邁和眼前的強敵,不難想像他漸漸食慾衰減、心勞成患。然而,站在五丈原台地俯瞰膠著的戰線,他的腦海里肯定想到了與劉備約定的天下一統的夢想已經觸不可及。這時的他,是以何種心境去面對死亡的臨近?《後出師表》里寫道:「鞠躬盡瘁、死而後己。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我想,他本身問心無愧,已盡其所能力圖扭轉乾坤,然也悟到人智之極限、天命之難違,想必應是安靜地咽下最後一口氣吧。浮想此刻諸葛亮的心境,不由自主地感嘆人之宿命。這也許是我這種凡人的人性使然吧。



歷史經1800餘載,走到21世紀,80歲老者終於有幸從遠方的日本踏上心儀一生的五丈原。此時此刻,想到劉備周邊聚集如此眾多英傑,讓人無限羨慕。烈日中坐在輸電鐵塔的塔影下,思緒如潮,眼前呈現出三國爭霸的浩蕩場景,彷彿身臨其境。這是沒有盡頭的白日夢,它讓我忘卻了時間的流淌。

我來到諸葛亮軍帳遺迹時已是中午時分,本想平心靜氣地在腦海中「神遇」秋風五丈原中的諸葛亮,但是烈日的炙熱和周邊的嘈雜讓我勉為其難。然而,能實地拜訪諸葛亮的臨終之地,已經讓我心滿意足。彷彿有人拽住我的頭髮,希望我在遺迹多待一會兒。然而強烈的紫外線把臉和手臂烤得火熱。不便久留,我們轉回諸葛廟。



再次站在五丈原台地北端,眺望渭水盆地。諸葛亮當時肯定也是從此俯瞰司馬懿陣營的。初秋晚間的敵軍陣營,應該是燈火通明。因為沒有可託付的英才,他與劉備約定的天下一統理想漸行漸遠,體力衰竭、已知天命的諸葛亮念此,是否暗自潸然淚下?還是會感嘆或默禱上天如果再給自己十年,不,哪怕是五年的陽壽也好?作為異國的80歲老者,我沒有信心推測出諸葛亮的心境,然而,聯想到54歲的諸葛亮死後魏國禪讓給西晉,以及西晉的八王之亂,讓人無限惋惜。


咬牙拂去心中的留戀,歸還電動車後,我們踏上歸途。和古都西安的現代化比較,岐山地區還殘留著鄉村氛圍。探訪的五丈原台地,既有清代修復的朱紅鮮艷的諸葛亮廟,又有現代鋪設的水泥路。雖然諸葛亮去世時的3世紀場面已無蹤影,但現存情景,足夠讓我緬懷往昔。

山崎正《五丈原風情》,張東輝譯


刊於光明日報《博覽群書》2018年第5期,略有改動


(編輯:蘭橈)



?【日】山崎正許雲鷹 譯


? 2018年1月


? 本書以一個外國人的視角,精心刻畫了春秋至西漢時期的50多個主要人物,旁及近1000個次要或不知名姓的小人物,或簡敘其事,或僅記其言,筆墨雖少,亦得其神。走出成王敗寇的歷史慣性,立足人文關懷,剖析人性隱幽,構築了形形色色、各具性格的《史記》人物畫廊,演繹出可歌可泣的人性哀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書局聚珍文化 的精彩文章:

張國剛教授講史| 鴻門宴
中國古建知多少 | 問答

TAG:中華書局聚珍文化 |